正文 第22章 長生殿(1)(2 / 3)

而玄宗和虢國夫人一夜歡愛,本有些戀戀不舍,想要她同入後宮,但見貴妃吃醋,虢國夫人再三推辭,弄得玄宗很沒情趣。後來貴妃又撇下他,一個人回宮了,他又氣又惱,一時氣極,便命人用一輛小車,把貴妃遣送回楊國忠的府中。

楊貴妃沒想到皇上會這樣狠心,竟拋下多日的恩愛,將她逐出後宮。她終日以淚洗麵,思量伴君如伴虎,一旦觸怒龍顏,不管多少恩情,都付諸東流。貴妃入宮多日,沒有受過這樣的委屈,玄宗那樣寵愛她,她漸漸把皇上看成她一個人的,覺得愛情不能容第三者插足,即使他是皇上,也不想讓他再去寵愛別的妃子,所以當她看到皇上和姐姐共度良宵之時,她傷心惱恨,忘了他是皇上,忘了他有生殺予奪的大權。此時,遭到這種變故,楊貴妃芳心大亂,一想到以後再也見不到日夜廝守的皇上,便心如刀絞,雖然她有些惱恨他,但心裏還是萬般不舍。而她一人出宮,楊門上下驚恐,生怕貴妃失寵,他們全家的榮華富貴都成為泡影。楊國忠趕緊入宮謝罪,期待事情有所轉機。

而玄宗遣走貴妃,轉身就後悔起來。貴妃一走,西宮院裏冷冷清清的,雖然仍有青草鋪地、繁花滿枝,但明皇總覺得不是滋味,貴妃的千般好處湧上心頭。又聽說她出宮時,滿麵淚痕,哭得很傷心,玄宗心裏更是心疼不已。他想再召貴妃回來,可又想到自己是皇帝,一言既出,怎麼好意思再開口反悔?可貴妃不回來,他的生活頓時失去情趣,不知道以後的日子該怎麼過。玄宗一個人在貴妃的西宮裏踟躕徘徊,沒情沒緒,兩個內侍太監先後來勸他進膳,都被他罰下去各打一百棍,嚇得其他人再也不敢上前說話。

這一切都被近身太監高力士看在眼裏,高力士跟隨玄宗多年,很會揣摩皇帝的心意,玄宗也非常信任他,他說的話比一般大臣都管用。此時,他見皇上逐出貴妃,似有悔意,便悄悄溜出宮來,來到楊國忠的宰相府。

而這時,楊貴妃正在家裏啼哭,一雙眼睛哭得紅腫,頭發散亂,花容憔悴。高力士來到跟前拜見,她如驚弓之鳥,以為又有什麼變故。當高力士說出皇上已經後悔,正在思念她時,她才轉憂為喜。高士力又勸她送給皇上一件能感動聖心的信物,好讓皇上再接她回宮。貴妃一聽,又流下淚來,想到能表明自己心跡的,唯有這千行清淚,但這不能拿絲線串起,送給皇上。她想了又想,看到自己的滿頭青絲,便拿起剪刀剪下一縷,交到高力士手中,說:“把這個送給皇上,說妾身罪該萬死,不能再陪伴左右,就讓這縷青絲陪在皇上身邊吧。“高力士接過貴妃的頭發,轉身回宮了。

高力士回到宮中,玄宗還在惆悵哀歎,他一想到自己發了龍威,讓愛妃受了委屈,便十分心疼。高力士趁機獻上貴妃的頭發,說明貴妃一番悔過依戀之意。玄宗接過頭發,想起多日來同床共枕,這青絲就伴在枕邊,而如今恩情中斷,佳人已不在宮中,他不禁流下淚來。高力士見時機成熟,便提出召回貴妃,給玄宗找了個台階下。這高力士不愧是貼身近臣,皇上寵愛楊貴妃不同於一般的妃子,他非常明白,現在兩人情深意濃而中途出了變故,他自然要從中牽線搭橋,為皇上排憂解難。玄宗聽他提議,自然非常高興,立即下旨召貴妃回宮。

兩人再次見麵,有訴不盡的相思之情。為彌補這次過失,玄宗更加寵愛貴妃,比往日恩情更添百倍,貴妃對皇上也更加溫柔體貼,盡心侍奉。玄宗是個風流皇帝,也非常有才華,他通曉音律,善於聽曲,宮中設有一班梨園子弟,常常讓他們譜曲演奏。以前,皇上最愛梅妃的”驚鴻“舞。梅妃是貴妃進宮之前最受寵愛的妃子,後來貴妃受專寵,她便被貶入冷宮。貴妃為討明皇歡心,打算再譜一首新曲,壓過梅妃的”驚鴻“舞。楊貴妃是個多才多藝的女子,經常在琴、棋、書、畫方麵別出心裁,弄出一些新花樣,每每讓皇上大為驚歎。玄宗固然愛她的美貌,但更愛她的才華,兩人論起才藝來,不相上下,真是互有靈犀,一點就通。宮中的妃嬪,沒有一個比楊貴妃更理解玄宗的,這也是玄宗如此寵愛貴妃的原因。貴妃知道皇上偏好音樂,一般的曲子入不了他的耳目,她便仔細推敲,精心研究,決心譜一首人間未有的仙曲。一日晚睡入夢,貴妃夢到自己來到月宮,見桂樹之下,有一群仙女,身著素衣紅裳,正在演奏一首樂曲,那聲音清高流轉,動人心魄,貴妃非常驚異,自己就不知不覺融入那音樂中。一覺醒來,那仙曲音節宛然在心,貴妃便一一記下來,製成新譜,玄宗一見,讚不絕口,兩人又並肩細加校對,試著按譜演奏一番,竟與那原曲毫無二致。因那月宮仙女盡著霓裳羽衣,貴妃便以”霓裳羽衣“定為曲名,玄宗高興地說:“好個霓裳羽衣,真是曲妙,名也妙,愛妃真是天下第一妙人兒!“貴妃見玄宗高興,自己也很開心,便讓人先抄曲譜,自己親自指授,傳與宮中伶官李龜年等,然後再教習梨園子弟。從此,玄宗與楊貴妃常常在”霓裳羽衣“曲中朝歡暮愛,相攜相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