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牡丹亭(1)(2 / 3)

兩天後,麗娘帶著春香來到花園。她沒想到花園竟然有那麼大,風景那麼美。東風吹麵,楊柳拂地,香草花樹掩映著亭台樓閣,粼粼湖水飄蕩著煙波畫舫,兼有成雙成對的鶯兒燕兒在樹上婉轉啼鳴。麗娘從未見過這麼明媚的春光,她不禁有些陶醉了。可又看到園裏那倒坍的院牆,失修的廢井,麗娘的傷春情緒又湧上心頭。可歎這良辰美景卻付與那斷壁殘垣,大好的春光無人賞它,它空自年年開遍這姹紫嫣紅,世人把春光看得也太輕賤了!麗娘傷春,又想到自己,韶光自是難留,青春也是易逝,自己這般美貌無人問津,不也是早晚要付與那流水般的歲月嗎?她越想越悲,竟怔怔地流下淚來,好像瞬間花兒也謝了,鳥兒也飛了。而春香正在一旁玩得高興,她一會兒追蝴蝶,一會兒捉蛐蛐,來回跑得忘乎所以。忽然一轉身,見小姐在那裏發愣,她便上來打趣。麗娘也不理她,仍是站在原地呆想。春香怕被老夫人撞見,就跑出去察看動靜。花園裏隻剩下麗娘一個人,她又想:自古窈窕淑女,都得遇謙謙君子,那麼多才子佳人都共成風流佳話。而自己年過二八,卻沒有個如意郎君,縱有這如花美貌,卻是命比紙薄。麗娘一邊想一邊垂淚,整個人都陷在傷春、懷春的情緒中,一時覺得昏沉困倦,便倒在一塊石頭上睡著了。

恍惚間,一個風流俊雅的書生從花徑深處走出來,手裏拿著半枝垂柳,笑著對麗娘說:“姐姐,我到處找你,原來你在這裏。“麗娘見了他,又驚又喜,但又覺得不認識他,便滿麵含羞,沒有答話。書生又說:“我剛才在花園裏折了這枝柳條,姐姐你精通詩書,何不作首詩來讚它?“麗娘心裏喜歡這書生,可還是笑而不答。而書生又靠前一步,輕輕把她抱起,繞過欄杆,轉過花徑,來到牡丹亭外的太湖石畔。然後他把麗娘放在一片草地上,進而給她寬衣解帶,共行雲雨之歡。麗娘以前從來沒有接近過男子,書生這樣親近她,她本想推開,可是手腳卻好像沒有一點力氣,隻得任書生摟抱,她心裏既驚慌又有些喜悅。兩人纏綿過後,書生又把麗娘抱到原來的地方,說:“姐姐,你好好休息吧,我要走了,日後再來看你。“說完,轉身就走。麗娘見書生要走,心裏不舍,連忙喊道:“秀才別走,別走……“這時,耳邊有人叫“孩兒醒來”,麗娘睜開眼,見母親站在身旁,她慌忙站起來向母親行禮。杜夫人見女兒大白天睡在花園裏,很是不快,便輕聲責備了幾句。麗娘隻好認錯,然後心神不定地回到繡房,而她心裏麵一直在想剛才那個夢,想夢裏麵那個書生。

杜麗娘自遊園歸來,便精神恍惚,書堂也不去了,女工也不做了,終日躺在床上昏睡,她是在想念夢裏相會的書生,最後竟相思成疾,一病不起了。杜寶從鄉下勸農回來,見女兒成了這個樣子,非常生氣,責備了夫人,打罵了春香,怪她們不該讓麗娘好好地去遊什麼花園。可生氣歸生氣,還得給女兒治病,杜寶叫來陳最良給麗娘把脈。而陳最良因小姐一連幾天沒來上課,正閑居在杜家書堂。他祖上是行醫的,所以他也略懂點醫術,這時聽老爺叫他,他就急忙趕來。陳最良不是專職大夫,自然看不出小姐得了什麼病,他又向杜寶推薦了一個石道姑來給小姐作法。但這樣請醫問卜,麗娘的病卻是一日重似一日,絲毫不見起色。杜寶夫婦急得沒有辦法,又幾次請來別的大夫,仍是沒有效果。眼看著麗娘日漸消瘦,最後竟滴水不進,瘦成一把骨頭了。

杜麗娘輾轉病榻幾個月,終日昏昏沉沉,有時還不省人事。這天,她卻突然清醒過來,趁春香不注意,就偷偷溜出去,又來到後花園,她是想尋找那個夢境,希望那個書生真的能出現在她麵前。可是牡丹亭雖在,花園裏已是一片頹寂,麗娘找不到書生的影子,最後來到一棵大梅樹下。她望著那枝繁葉茂的梅樹,心想:若死後能葬在這裏,也就沒什麼遺憾了。麗娘正抱著那棵梅樹流淚,春香跑過來,嘴裏說著小姐不該再來這裏之類的話,就把麗娘扶回房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