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娘子的故事,千古流傳!人們走到雷峰塔前,都會懷念這位對愛情堅定不移、情義深重的白娘子。
【賞析】
方成培,字仰鬆,別號岫雲,徽州(今安徽歙縣)人,是清朝乾隆年間的一個平民。他自幼聰明好學,興趣廣泛,青年時就博覽經、史、子、集及諸子百家的著作。方成培對調曲音律很有研究,著有《詞塵》五卷、《詞榘》、《誦詩記疑》、《鏡古讀錄》等,也寫過不少詞,有《聽奕軒小稿》,另寫有傳奇《雙聚記》、《雷峰塔》。
《雷峰塔》,後人也稱《白蛇傳》,是流傳於民間的一個美麗傳說。白蛇變人的故事,最早可追溯到唐朝文言小說《李妻》(《太平廣記》)。而早期的白蛇傳形象是醜的,可憎的,充滿了蛇性妖性,她們變成美女誘惑男人,然後吸幹人血,害其性命,這些形象是說女人是禍水、是災難。到了中期,在《白娘子永鎮雷峰塔》(《警世通言》)、清代《雷峰怪跡》、《雷峰塔傳奇》等改編的劇作中,白蛇形象已變成了以”人性“為主,具有勇敢、善良等美的品質,但同時仍保留著不少的“妖性”,具有醜的一麵,是一種美醜摻雜的形象。
後期,到了清朝乾隆中葉,方成培在前人的基礎上,增加《端陽》、《求草》、《水鬥》、《斷橋》等情節,寫成《雷峰塔》。在峨嵋山修煉千年的白蛇,偶動凡心,化為美麗的白衣女子,來到杭州西湖尋找有緣人,時人稱她白娘子。她與同樣有千年修行的青蛇為爭奪地盤打鬥起來,青蛇輸了,甘願做她的隨從,化身丫環小青,兩人一起到西湖岸邊尋覓意中人。當時正值清明時節,遊人如織,她們在人群中看上了一個風度翩翩的年輕人,此人名為許宣,因為父母早亡,寄住在杭州姐姐家。白娘子略施小計,結識了許宣,並在小青的撮合下,兩人互生愛意,定下了婚約,但中間經過一番官銀失盜波折,許宣和白娘子才在蘇州成親。為了以後的生計,白娘子幫丈夫開了一家藥材店。一開張就非常紅火,他們樂善好施,救濟了不少窮人,日子過得很和美。期間,許宣曾聽信妖道的蠱惑,懷疑自己娘子是妖怪,並拿了能收服白娘子的靈符回家,幸虧此事被白娘子識破,用計平息了這次小風波。端午節到了,家家喝雄黃酒,而蛇類最怕這酒,沾上一點就會現出原形。過節那天,許宣發現娘子懷了身孕,很高興,非讓娘子喝兩杯慶祝酒不可。白娘子推托不下,隻好喝了一杯,但喝下後就現出原形,把許宣嚇死。白娘子為救夫君,前往嵩山求取還魂仙草,與眾山神打鬥,身受數傷,最後求回仙草,救活了許宣。她和小青又百般解釋,千般關愛,才消除了許宣心頭的陰影。後來金山寺的法海和尚把許宣騙到山上,強行把他留住,並告訴他白娘子和小青都是蛇妖所變。許宣起初不信,但經不住法海的再三“點悟”,最終還是信了法海的話,留在了山上。白娘子為救許宣回家,又和小青與法海展開搏鬥,最後水漫金山,也未見到許宣,隻好敗走,但卻因此傷了無數生靈,犯下天條。而此時許宣完全相信白娘子和小青是妖怪,對白娘子變了心,他受法海指使,下山找白娘子完成最後的宿緣。三個人又在西湖斷橋上相遇,小青痛罵許宣負心薄情,要殺之而後快,而白娘子也恨他負心,但又舍不得往日夫妻恩愛,見他求饒心就軟了,最後還是原諒了他。三個人又來到許宣姐姐家暫住,白娘子為腹中的孩兒著想,與姐姐的女兒指腹為婚。後來她生下了一個兒子,取名為士麟,半個月後,負心的許宣找到了法海。法海來到許家,將因生育而身體虛弱的白娘子擒住,壓在雷峰塔下。小青也被他捉住,鎖起來受牢獄之苦。許宣出賣了自己的娘子,失魂落魄,上金山寺出家。二十年後,許士麟長大成人,中了狀元,前往雷峰塔祭母。佛祖感念他們母子情深,放白娘子出塔,並讓人放了小青,母子、主婢團圓。後白娘子和小青同登仙界。許士麟仍年年到西湖岸邊祭塔,表達自己一片孝心,從此白娘子的故事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