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桃花扇(2)(1 / 2)

再說蘇昆生別了香君,來河南尋找侯方域,不料正碰上大軍潰敗,他被人推到河裏,整個人都要被淹沒了,還高舉著包裹,生怕包裏的扇子被水浸濕。幸好有一條小船過來,把蘇昆生救起。救他的不是別人,正是香君的媽媽李貞麗,原來李貞麗嫁到田家,起初還頗受田仰寵愛,但卻被大老婆所不容,把她趕出來,她就嫁給了一個老兵,跟隨老兵來到這裏。故人見麵,倍感親切,李貞麗談了自己的情況後,又詢問香君怎麼樣了,蘇昆生一一告訴她別後的情形。兩人正談論著,迎麵又過來幾條船,相互靠在一起,其中一條船上有人探出頭來搭話,竟是侯方域。原來侯方域那天被高傑氣出軍帳,到一處鄉園裏住下,半夜裏聽到清兵渡河,他也隻好跟著出逃,躲到這條船上。他聽到隔壁船上有人說話,細聽十分耳熟,就出船艙探問一下。真是無巧不成書,沒想到三人竟在這裏相遇。蘇昆生把香君如何為他守節,誓死不嫁田仰,碰破額頭,李貞麗如何替香君出嫁,楊龍友又如何把宮扇上的血跡描染成桃花的事,對侯方域詳細地說了一遍,並拿出扇子讓侯方域觀看。侯方域望著扇上那朵朵桃花,知道都是香君的鮮血染成的,不禁落下淚來,哭著說:“香君啊香君!你這一片癡情,讓我今生今世如何報答呀!“三人又談論了一會兒,等到外麵稍微安定了,侯方域就急著回南京找香君。李貞麗留下來仍跟著老兵過日子,蘇昆生則又隨他一起趕回南京。

兩人奔波數日,終於回到南京。侯方域急匆匆趕往媚香樓,卻沒想到那裏已是人去樓空,早已不見了香君的蹤影。他望著滿院盛開的桃花,不禁悲從中來。媚香樓仍在,秦淮水空流,情景依舊,卻已物是人非,他不知道他和香君,什麼時候才能再相逢。侯方域正暗自悲歎,楊龍友聞訊趕來,向他訴說了香君的情形。

原來弘光帝即位,全然不把社稷安危放在心上,隻知道吃喝玩樂,聲色犬馬。馬士英、阮大铖等人為討皇帝的歡心,選了一班歌妓,進宮為皇帝唱戲。香君雖然躲在樓上,但也沒能逃過他們的羅網。這天馬士英、阮大铖命人把搜羅來的歌妓帶到跟前,他們要逐個挑選,選些漂亮的進宮排戲。他們倆挑來揀去,隻看中了一個,這就是李香君。馬、阮二人隻知道香君其名,但沒有真正見過她,所以並不知道眼前這人就是那個曾被他們逼嫁給田仰的李香君。兩人見她頗有姿色,就想先享受一番,讓她唱曲給他們聽。香君見這兩個狗賊湊在一起,就借唱曲把兩人痛罵一頓,馬、阮二人大怒,要拿她當東林黨一派治罪。當時,楊龍友也在旁邊作陪,他怕香君吃虧,急忙打圓場。而香君毫無懼色,說:“是東林黨人又怎麼樣?東林英雄,我們青樓女子也知道敬重,不像你們這幫幹兒子重新起用,沒絕了魏家的種!“一句話正戳到阮大铖的痛處,他跳起來把香君推到積雪裏,又踢了她幾腳,楊龍友趕忙把他拉開。馬士英也非常生氣,但他不想像阮大铖那樣沒身份,更不想讓人說他堂堂宰相,竟然殺了一個妓女,他讓人把香君送入宮中,揀最苦最累的角色讓她演唱。從此香君進入宮,更難與侯方域見麵,但她仍企盼有朝一日出宮,能和她的侯郎重逢。

侯方域聽了香君的遭遇心疼不已,對香君的氣節,也更加敬重。他不知道他的香君還要遭受多少磨難,傷懷感歎一番,他隻好離開媚香樓。楊龍友又勸他不要在南京久留,因為馬、阮等人正在尋機報複,若被他們發現,恐怕性命難保。侯方域和蘇昆生難以在南京立足,就商量著到宜興陳定生家裏去。兩人走到一條街的門前,正巧遇到陳定生和吳次尾。原來陳、吳二人繼續在這裏辦著複社的事業。故友見麵,真是大喜過望,四個人正高興地談論著,沒想到冤家路窄,阮大铖也正好從門前路過,他在轎裏看到”複社“字樣,就叫人落轎,進門抓人,結果侯、吳、陳三人都被他抓住,送進大牢。阮大铖終於得到了報仇的機會,他是絕不肯放過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