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中國的婦女(2)(2 / 3)

此恨人人有,

百年能有幾。

痛哉長江水,

同渡不同歸。[本詩為辜鴻銘為愛妾吉田貞子所作。]

這首詩用英語來說,意思差不多是這樣的:

This grief is common to everyone,

One hundred years how many can attain?

But tis heart breaking,o waters of the Yangtze,

Together we came,but together we return not.

詩中的感情是如此深摯,即使同丁尼生的詩相比,如果不是更加出色,至少也毫不遜色;而且所用字數更少,語言更簡潔。丁尼生的詩是這樣的:

撞啊, 撞啊, 撞啊,

撞在冰冷灰色的岩石上,哦,大海!

……

哦,雖然你手的撫摸已消失不見,

然而,你的聲音卻依然在耳邊回蕩!

但是現在,在中國,妻子對她丈夫的愛又是怎樣的呢?我認為不需要任何證據來證明這一點。確實,在中國,按規矩,新娘和新郎直到結婚那一天才能互相見麵,然而,新娘和新郎之間仍然有愛,從唐代的一首四行詩中我們就可以看到這一點:

洞房昨夜停紅燭,

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問夫婿,

畫眉深淺入時無。[本詩為唐代詩人朱慶餘所作《閨意》(又名《近試上張水部》)。]

上麵這首詩的英文意思差不多是這樣的:

In the bridal chamber last night stood red candles;

Waiting for the morning to salute the father and mother in the hall,

Toilet finished,in a low voice she asks her sweetheart husband,

“Are the shades in my painted eyebrows quite à la mode?”

不過,在這裏,為了理解上述這些,我必須告訴你們,在中國,婚姻是有講究的。在中國,在每一樁合法的婚姻中必須具備“六禮”。首先,問名,即正式提婚;其次,納彩,接受絲織的禮物,即訂立婚約;第三,定期,定下結婚日子;第四,迎親,即迎娶新娘;第五,奠雁,在大雁之前奠酒祭神,即盟誓婚姻,據說,這是因為大雁被公認是所有配偶之愛中最忠貞的動物;第六,廟見,在祭祀的廟殿裏舉行宣告儀式。這六禮中的最後兩項最為重要,因此,我會在此更詳細地描述一下它們。

第四禮,迎娶新娘,現在,除了在我的家鄉福建省還保持著這種古老的風俗之外,別的地區通常都省卻了,因為它使新娘的家庭必須承擔很多費用,也造成了太多的麻煩。現在,新娘是被送到新郎家去的,而不是被迎娶的。當新娘到達那裏,新郎在門口迎接,親自打開新娘花轎的門,領著她到家裏的堂屋中。在那兒,新娘和新郎拜天地,也就是說,他們麵朝堂屋的大門跪下,在蒼天麵前,一張桌子上擺著兩根點燃的紅燭,然後丈夫把祭神的酒倒在地上,倒在新娘隨身攜帶的一對大雁麵前(如果沒有雁,也可以用普通的鵝來代替)。這個儀式就被稱為奠雁,在雁的麵前奠酒祭神;在男女之間盟誓婚姻——他發誓對她忠誠,而她也發誓對他忠誠,就像他們麵前看到的這對大雁一樣忠實。從這一刻起,可以說,他們就順理成章地變成了自然親密的夫妻了,此時他們僅僅受約束於道德律,即君子之法,他們彼此已經互許了榮譽的承諾,但還沒有受到公民法律的約束。因此,這個儀式可以被稱作道德的或宗教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