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一方麵要加強內部管理,防範各類風險;另一方麵則應當研究政策性金融的職能及工具,防止過度商業化。
繼續推進農村信用合作社的改革。到2005年底,中國還有607家城市信用合作社和27
000餘家農村信用合作社,其中有不少已經失去了合作的性質,而且由於所有者缺位、體製不健全、管理不善、政策不到位等原因,曆史上形成了大量不良的貸款和虧損掛賬。為此從2003年開始對農村信用合作社進行改革,國家給予適當政策支持。通過試點取得經驗,逐步把農村信用社改造成為農村社區服務的地方性金融企業,其產權結構可采取股份製、股份合作製和合作製三種方式,但由於存在問題較多,積重難返,要真正完成改革,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係尚需較長時間。
2.發展多種類、多層次的金融市場,拓寬直接投資渠道
2005年1月末,中國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突破12萬億元;5月末突破13萬億元;12月末,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為28.72萬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達到141
050.99億元。造成儲蓄迅速增長的一個主要原因是中國直接投資渠道過窄,中國股市市值僅約占GDP的20%,還有不少非流通股,債券餘額僅約占GDP的30%,都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期貨市場隻有商品期貨,而且品種很少;貨幣市場、外彙市場及保險市場也還欠發育。為此需要發展多種類、多層次的金融市場,並在它們之間建立有機結合、協調發展的機製,適應不同投資者的偏好,努力拓寬直接投資的渠道。
推進股權分置改革,努力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中國股市的股權分置改革正在順利推進,截至2006年1月9日,滬深兩市已完成或者進入改革程序的上市公司共434家,占1
350家應改革A股上市公司的32%,對應占市值比為37%,預計到2006年底可以基本完成此項改革。
股市是一個具有耗散結構的係統,隻有在與外界不斷有資金及信息交換的情況下,才能維持其相對的穩定。社保及保險資金的入市、QFII的實行及允許戰略投資者的進入,必將為中國股市的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但是股市治本之策還是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根據筆者的分析,在中國目前上市公司中,隻有大約400家(約占30%)有較高的投資價值,可以向投資者提供合理的回報,其餘的上市公司投資價值較低,有近300家(約占20%)上市公司基本沒有投資價值。例如根據2005年第3季度還在交易的1
353家滬深上市公司提交的報告,有36家淨資產小於0,調整後淨資產有62家小於0,淨利潤小於0的有235家,分別占2.66%、4.58%和17.37%。為此應當努力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製度,加強內部管理,提高盈利能力,同時應當建立並健全退市製度,通過摘牌、協議、購並等方式使基本沒有投資價值的上市公司退出股市,並允許有較高投資價值的企業上市,逐步形成中國股市的“藍籌”股。還要建立做空機製,允許信用交易、融資融券、買空賣空。此外,還應穩步推進金融衍生品市場的建設,可先從股指期貨開始。
大力發展債券市場,規範並擴大企業債券的發行。目前中國的債券市場分割為銀行間債券市場及交易所債券市場,前者規模要比後者龐大得多。2004年銀行間債券市場累計發行債券26
548億元(其中國債4
413.9億元、中央銀行票據17
037.3億元、政策性金融債券4
348億元、商業銀行次級債券748.8億元),累計成交13.3萬億元(其中現券成交2.5萬億元,債券回購成交9.3萬億元)。2004年末,銀行間債券市場托管債券總額為4.6萬億元,而交易所債券市場2004年底的國債托管市值僅為4
388.4億元,未到期國債回購量為1
081.6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