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步笑百步,李亨和李璘同為皇子,都有不臣之心,誰也不用說誰,隻是成王敗寇,誰讓李璘最終兵敗,因此創業便成了謀反,而李白也成了參與謀反的人。

其實在一開始時,李璘的創業還是有幾分模樣的,而李白則跟李璘一起見證了初始的火紅場麵。

李白從隱居的廬山出發,進入李璘的幕府,得到了相當高的禮遇,在李璘東巡長江的樓船上,大詩人李白參與了高層才能參與的軍事會議。

沿途,李白看到了民眾對於永王的歡迎,這讓他詩興大發:

二帝巡遊俱未回,五陵鬆柏使人哀。

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賢王遠道來。

二帝指的就是“唐明皇李隆基、唐肅宗李亨”,既然二帝巡遊未回,不救河南之地,那麼賢王李璘遠道而來收拾殘局有何不可呢?

詩人總是浪漫的,他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踩上了高壓線。

不久,遠在寧夏靈武的李亨發布詔書,下令李璘返回蜀地,回到老爹李隆基的身邊,然而李璘拒不理睬,他要前往金陵開創屬於自己的基業。

然而開創基業並不是說說而已,常年身居宮城,未曾經曆過風霜的李璘並不是一個適合創業的人,而他的兒子李瑒更是眼高手低,有紙上談兵之嫌。更關鍵的是,李璘和李亨的較量是皇族的內戰,李璘手下的士兵其實也是唐朝士兵,這就注定了他們左右搖擺不定,反正都是皇子,給誰當兵不是當呢?

形勢很快急轉直下,在北方安史之亂烽煙正盛之時,南方一場皇族的內戰也在同步進行。

公元757年二月,永王李璘在丹陽郡(今江蘇鎮江)與李亨的部隊遭遇,從未有過沙場經驗的李璘一看對方的陣勢,頓時慌亂了起來,而他手下的將領們在這時也動了心思。

將領們對比了一下雙方的實力,發現永王李璘的勝算還是沒有已經稱帝的李亨大,而如果一旦李璘失敗,將領們就將變成亂臣賊子,與其這樣,還不如趁沒打之前開溜!

就這樣,仗還沒有打,手下將領已經有很多開了小差,李璘在氣勢上已經輸了一招。

隨後,李璘在膽量上又輸了一招。

李亨的隊伍在夜間對陣時燃起了大量火炬,以壯軍威,李璘的隊伍不甘示弱,也在軍營中點起了火炬,以示對抗。

本來是勢均力敵的火炬對抗,沒想到素無作戰經驗的李璘卻理解反了,他看到軍營中的火炬,居然以為是李亨的部隊已經打進了自己的軍營!

就這素質!

隨即李璘帶著家屬緊急撤離,連夜逃出了丹陽郡。

天亮後一打聽,原來自己的軍營還在,是昨晚看錯了,李璘這才又帶著家屬回了丹陽郡。

然而此時丹陽郡已經守不住了,由於昨夜李璘連夜逃跑,動搖了軍心,屬下士兵大量開了小差,剩下的隻是一幫殘兵,用這些殘兵守城,那是天方夜譚。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李璘帶著殘兵逃出了丹陽郡,沿江東下,沒想到還是被追上了。李璘的兒子李瑒率軍抵抗,被一箭射落馬下,死於亂軍之中。

五十步笑百步,李亨和李璘同為皇子,都有不臣之心,誰也不用說誰,隻是成王敗寇,誰讓李璘最終兵敗,因此創業便成了謀反,而李白也成了參與謀反的人。

其實在一開始時,李璘的創業還是有幾分模樣的,而李白則跟李璘一起見證了初始的火紅場麵。

李白從隱居的廬山出發,進入李璘的幕府,得到了相當高的禮遇,在李璘東巡長江的樓船上,大詩人李白參與了高層才能參與的軍事會議。

沿途,李白看到了民眾對於永王的歡迎,這讓他詩興大發:

二帝巡遊俱未回,五陵鬆柏使人哀。

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賢王遠道來。

二帝指的就是“唐明皇李隆基、唐肅宗李亨”,既然二帝巡遊未回,不救河南之地,那麼賢王李璘遠道而來收拾殘局有何不可呢?

詩人總是浪漫的,他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踩上了高壓線。

不久,遠在寧夏靈武的李亨發布詔書,下令李璘返回蜀地,回到老爹李隆基的身邊,然而李璘拒不理睬,他要前往金陵開創屬於自己的基業。

然而開創基業並不是說說而已,常年身居宮城,未曾經曆過風霜的李璘並不是一個適合創業的人,而他的兒子李瑒更是眼高手低,有紙上談兵之嫌。更關鍵的是,李璘和李亨的較量是皇族的內戰,李璘手下的士兵其實也是唐朝士兵,這就注定了他們左右搖擺不定,反正都是皇子,給誰當兵不是當呢?

形勢很快急轉直下,在北方安史之亂烽煙正盛之時,南方一場皇族的內戰也在同步進行。

公元757年二月,永王李璘在丹陽郡(今江蘇鎮江)與李亨的部隊遭遇,從未有過沙場經驗的李璘一看對方的陣勢,頓時慌亂了起來,而他手下的將領們在這時也動了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