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謊還是有效果的,楊素回到家跟兒子們談起李密,對兒子們說:“吾觀李密識度,汝等不及!”
這就便是李密給後世留下的“掛角”典故,綜合來看,“負薪掛角”,“懸梁刺骨”,“囊螢映雪”都是苦讀,精神可嘉,方法不可取,包括我本人借著月光看書,都很傷眼睛,不科學,不可取。
李密的苦讀不僅僅是出於個人誌向,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受到了一個人刺激,這個人就是隋煬帝楊廣。
李密家族世代為官,他的曾祖叫李弼,西魏的八柱國之一,與李弼並列為八柱國的還有宇文泰以及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等人,李弼後來做到了司徒,位列三公。
李密的父親李寬在北周以及隋朝奮鬥的也不錯,官至隋朝的上柱國,封蒲山公,從一品。
到了李密這裏,他借助祖上的餘蔭走上了仕途,關於他起步時擔任何種職務,《隋書》和《舊唐書》發生了矛盾。《隋書》說他被授予親衛大都督,而《舊唐書》則說他被授予左親衛,不過無論哪種職位,他都沒有做多久,便辭職而去。
《舊唐書》裏描述的辭職過程很是有趣:
李密被授予左親衛以後,曾經出現在隋煬帝的儀仗隊裏,儀仗隊裏那麼多人,楊廣偏偏看到了李密。
活動結束後,楊廣便問親信宇文述,“儀仗隊左邊一個長的比較黑的年輕人是什麼人?”
宇文述回憶了一下,對答道:“哦,他是蒲山公李寬的兒子,名叫李密!”
楊廣說道:“這個年輕人眼神有些異常,以後別讓他參與宿衛了!”
一句話,楊廣覺得李密的眼神中充滿了風暴,這樣的疑似危險分子還是不留在身邊為好!
不久宇文述便去做李密的工作,告訴他當兵是沒前途的,還是回去讀書吧,想要繼續祖上的輝煌還得靠讀書,而不是刀槍!
李密當場謝過宇文述,便以有病為由辭職而去,就此開始了苦讀的生涯。
宇文述盡管很有藝術的將李密辭退,但李密心裏知道,自己這個樣子是不受皇帝楊廣待見的,既然此處不留人,還是到書中找留人的地方吧!
不過,從此以後,李密與楊廣結下了一個死結。
時間走到隋煬帝大業九年,李密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個機會。
這一年,楊素的兒子楊玄感發動叛亂,矛頭直指皇帝楊廣。與楊玄感一向友善的李密聽到起兵的消息後,不請自到,他要跟楊玄感一起做這件大事。
然而起兵造反不是振臂喊口號那麼簡單,楊玄感這個公子哥喊口號可以,起兵造反卻是十足的外行。李密給楊玄感出了三套方案:第一方案,占領涿郡郡城所在地薊縣,堵住楊廣從高麗回軍的咽喉;第二方案,直撲關中,攻取首都大興;第三方案,占領洛陽。
李密的三套方案,第一套方案最險,同時收獲也將是最大,三套方案,風險依次降低,收獲也依次降低,目光短淺的楊玄感選擇了第三方案,然而即便是第三方案他也沒能實現。
撒謊還是有效果的,楊素回到家跟兒子們談起李密,對兒子們說:“吾觀李密識度,汝等不及!”
這就便是李密給後世留下的“掛角”典故,綜合來看,“負薪掛角”,“懸梁刺骨”,“囊螢映雪”都是苦讀,精神可嘉,方法不可取,包括我本人借著月光看書,都很傷眼睛,不科學,不可取。
李密的苦讀不僅僅是出於個人誌向,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受到了一個人刺激,這個人就是隋煬帝楊廣。
李密家族世代為官,他的曾祖叫李弼,西魏的八柱國之一,與李弼並列為八柱國的還有宇文泰以及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等人,李弼後來做到了司徒,位列三公。
李密的父親李寬在北周以及隋朝奮鬥的也不錯,官至隋朝的上柱國,封蒲山公,從一品。
到了李密這裏,他借助祖上的餘蔭走上了仕途,關於他起步時擔任何種職務,《隋書》和《舊唐書》發生了矛盾。《隋書》說他被授予親衛大都督,而《舊唐書》則說他被授予左親衛,不過無論哪種職位,他都沒有做多久,便辭職而去。
《舊唐書》裏描述的辭職過程很是有趣:
李密被授予左親衛以後,曾經出現在隋煬帝的儀仗隊裏,儀仗隊裏那麼多人,楊廣偏偏看到了李密。
活動結束後,楊廣便問親信宇文述,“儀仗隊左邊一個長的比較黑的年輕人是什麼人?”
宇文述回憶了一下,對答道:“哦,他是蒲山公李寬的兒子,名叫李密!”
楊廣說道:“這個年輕人眼神有些異常,以後別讓他參與宿衛了!”
一句話,楊廣覺得李密的眼神中充滿了風暴,這樣的疑似危險分子還是不留在身邊為好!
不久宇文述便去做李密的工作,告訴他當兵是沒前途的,還是回去讀書吧,想要繼續祖上的輝煌還得靠讀書,而不是刀槍!
李密當場謝過宇文述,便以有病為由辭職而去,就此開始了苦讀的生涯。
宇文述盡管很有藝術的將李密辭退,但李密心裏知道,自己這個樣子是不受皇帝楊廣待見的,既然此處不留人,還是到書中找留人的地方吧!
不過,從此以後,李密與楊廣結下了一個死結。
時間走到隋煬帝大業九年,李密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個機會。
這一年,楊素的兒子楊玄感發動叛亂,矛頭直指皇帝楊廣。與楊玄感一向友善的李密聽到起兵的消息後,不請自到,他要跟楊玄感一起做這件大事。
然而起兵造反不是振臂喊口號那麼簡單,楊玄感這個公子哥喊口號可以,起兵造反卻是十足的外行。李密給楊玄感出了三套方案:第一方案,占領涿郡郡城所在地薊縣,堵住楊廣從高麗回軍的咽喉;第二方案,直撲關中,攻取首都大興;第三方案,占領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