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如果有人問我:“你認為現階段的中國正處於經濟非均衡的什麼狀態?”我將作如下的回答:“由於產權界定和產權明晰工作還有一定的差距,市場主體的地位還沒有完全確立(比如說,好幾億農民還沒有確定產權,不能成為真正的市場主體),所以中國目前仍屬於第二類經濟非均衡狀態。產權改革仍應繼續推進。”
之所以作出這樣的回答,是以中國經濟目前的實際狀況為依據的。盡管30多年來在產權改革方麵有了一定的進展,但由於農村產權改革長期不被重視,也沒有被認真對待,以至於至今農村土地確權工作才剛剛啟動。隻有當土地確權工作深入到農戶,當農業承包戶成為產權清晰的家庭農場主,成為自主經營或聯合經營的市場主體時,中國才能被認為跨越了第二類經濟非均衡而進入第一類經濟非均衡狀態。然後,通過市場的進一步完善,中國經濟也將逐漸由第一類經濟非均衡狀態向經濟均衡狀態靠攏。
經濟均衡畢竟是一種理論的假設,更可能是無法完全實現的。這是因為,信息的不對稱性、競爭的不完全性、資源供給的有限性,以及人們不一定按最大利益原則來從事個人的經濟運作,是客觀存在,而且不可能完全消失。但由第一類經濟非均衡狀態向經濟均衡狀態逐漸靠攏,仍是可以期待的。也就是說,市場越來越完善仍是一個可以實現的目標,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