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人崇拜太陽神,已無不同意見。“楚”字金文為“□”,似太陽照於林中。
太陽從暘(與湯通)穀出來後,在鹹池洗澡,拂曉上扶桑樹,這是晨明。太陽登上扶桑樹以後,開始啟程,天將明。太陽走到曲阿山,天剛亮。走至曾〔ceng層〕泉,該吃早飯了;走到桑野,該吃午飯了;走到衡陽,便是中午時分;走到昆吾山,太陽當頂;走到烏次山,開始偏西;走至悲穀,該吃下午的飯了;走到女紀這地方,太陽西斜了……到了悲泉,羲和駕的六龍車停下了。太陽行至虞淵,已是黃昏;到蒙穀山,便是黑夜。頭晚進入虞淵之濱,次晨又照到蒙穀之岸。太陽途經九州十舍,有五億零七千三百零九裏。
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撫餘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既明。駕龍輈兮乘雷,載雲旗兮委蛇……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操餘弧兮反淪降,援北鬥兮酌桂漿!撰餘轡兮高駝翔,杳冥冥兮以東行!(《楚辭·九歌·東君》)
這位太陽神從東方的扶桑樹升起,騎著馬兒慢慢前行,使皎皎的夜晚轉為明亮。這位太陽神,駕龍車啊乘風雷,上麵載著的雲旗就像彎彎曲曲的長蛇。這位太陽神,青雲為衣,白雲為裳,放出的光芒就像射天狼(星)的銳箭。這位太陽神自稱要舉起弓來除掉災星天狼再下降,要引來北鬥(星),以便共酌名酒桂漿。那時將挽起韁繩,高高地飛翔,穿過那冥冥之境再回到東方。
昆侖山與古代的夏、周、羌幾個民族的活動都有聯係,在古代神話中的地位,類似於希臘神話的奧林匹斯山。提到過幾十座山,昆侖山雄踞為冠。它作為天帝的都城,自然被天帝所統治。據說,這位天帝便是黃帝。黃帝派去管理昆侖山的神叫陸吾,也是半人半獸形,人的麵孔,虎身虎爪,長了九條尾巴。(見《西山經》)
三界指天上、地上人間、冥界。人間是三界的中心,無論是天上還是地下,都是人間世界的仿製品。因此三界之中的神話傳說還是以地上人間最為豐富。
如果說昆侖山還很荒蠻、原始,那麼雲南永寧所在地獅子山之神,則已經完全人格化。此山拔地而起,雄偉壯觀,以形似一頭臥獅而得名。傳說獅子山的女神叫。長得十分美貌,雲霞是她的頭帕,綠樹是她的蛾眉,白霧是她的腰帶,瀘沽湖畔的珊瑚瑪瑙是她的鞋,綠壩子是她的坐墊。鄰近諸山的男山神都慕名前來與她交朋友,並為此引起械鬥。她不僅人材出眾,而且心地善良,常騎駿馬或鹿巡視,庇護永寧一帶人丁興旺,五穀豐登。隻要她一離開,立即樹木枯萎,災荒蔓延,瘟疫流行。她一返回,立即大地複蘇。這樣一位山神兼保護神,恰與瀘沽湖的秀麗景色相映成趣。此神長期享受祭祀,卻是一位生活在人間與母係製相適應的大女神。
月亮神話不如太陽神話那麼多,有些民族的月亮神與太陽神常常在同一種神話中出現。但月亮本身多變,上弦月是一彎蛾眉,猶如玉鉤;下弦月殘輝幽,別有餘韻;滿月則碧空清水,晴時萬裏無雲,如一輪玉盤高懸碧空。無論月缺月圓,不給人間傷害。月亮不管是清亮還是幽明,都帶給人們無限的遐想與溫馨,所以人們對月亮很有親切感。月亮是溫柔的象征。月亮上的陰影又給人種種神秘感。
傳說古代有10個太陽,東方海外的湯〔即暘yang陽〕穀上,有一棵很高大的扶桑樹,10個太陽在那裏洗浴。這個地方在黑齒國的北邊。九個太陽在扶桑樹的下邊,一個太陽在扶桑樹的上邊。(見《山海經·海外東經》)這10個太陽都是女神羲和的兒子。羲和給太陽兒子在甘淵中洗澡,主管兒子們的出入。太陽乘著六條龍的車子時,羲和還給太陽駕車。這些基本情節分散地載入了。太陽之母羲和顯然是企圖用模仿巫術掌握太陽之女巫的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