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在回旋浮動,如何可以分明?無底的黑暗生出光明,它們的來曆又從何處?陰陽二氣,滲合而生,它們的來曆又從何處?穹窿〔qionglong窮龍〕的天蓋共有九層,是誰動手經營?這樣一個工程,何等偉大,誰個是最初的工人?(原文:馮翼惟像,何以識之?明明闇闇,惟時何為?陰陽三合,何本何化?圜則九重,孰營度之?惟茲何功,孰初作之?)
請問,關於遠古的開頭,誰個能夠傳授?那時天地未分,能根據什麼來考究?那時混混沌沌,誰個能夠弄清?(原文:曰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懵〔meng孟〕闇,誰能極之?)
女媧治水、補天的神話,堪稱奇瑰宏偉,有深遠的影響。西南少數民族除了有伏羲、女媧避洪水、結婚的傳說故事以外,雲南藏族還有《女媧娘娘補天》。這篇神話傳說幾乎把漢文古籍文獻中女媧造人、製造樂器、治水、補天的事跡都糅進去了。女媧死後,傳說人們為她建造了女媧宮。看來女媧早已成為各族共有的女祖神。
對於宇宙奧秘的探索,並非文明社會人們的專利。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已經產生了強烈的興趣。為什麼天和地是分開的,為什麼有白晝與黑夜,為什麼會有閃電雷鳴、刮風下雨,為什麼會有不同冷暖的四季……他們都想知道原因。“開辟神話就是解釋天地何自而成,人類及萬物何自而生的神話。”屈原的詩篇《天問》一開始便提出了類似的一連串問題:
漢文古籍上有關男女配偶神的記載,因為已有若幹程度的哲學化,是以陰、陽觀念出現的。如說,古時候沒有天地的時候,是無相無形的。深遠幽暗,濛濛不分,弄不清何處是門徑。有陰、陽二神同時產生了,經天營地,那天地廣大得沒有終極,沒有誰知道止息的地方在哪裏……是陰陽二氣相互作用,才形成了萬物。煩雜之氣為蟲,精銳之氣為人。(見《淮南子·精神訓》)這陰陽二神,無疑是男女二神。
上古時,天穹的四周突然坍塌,九州大地開裂,天不能覆蓋大地,大地不能承載萬物;火焰熊熊不滅,洪水浩渺,翻滾不停。猛獸吞食人類,鷙〔zhi至〕攫取老弱。於是女媧鑄煉了五色石去補蒼天,斬下大龜的四足當頂天柱;她為了救中原眾生,殺死了黑龍,用蘆灰湮塞洪水。蒼天補好了,天空的四周穩固了,洪水幹枯,中原平靜,凶禽猛獸都已死去,黎民得以安生。她背負大地,懷抱青天,使禽獸蟲蛇無不藏起了它們的爪牙和毒螫〔shi事〕,沒有心思再攫噬〔shi氏〕人們。女媧的功德,真是上至九天,下至黃泉,名播後世,光照萬物。
根據神話發展的規律,應該是先有女創世神,再出現配偶神,最後被男創世神一統天下。由於漢族形成時,神話時期早已逝去,而是男權的天下,女神已經沒有地位,不是被迫改變性別,便隻好當某一位男神的妻。因此在漢文古籍裏,那種純粹的創世女神已經找不到了。這個時期,即使人類的始祖母女媧,也沒有資格承擔創造宇宙的重任,而是為修補宇宙,為鞏固開天辟地的成果,作出了偉大的貢獻。《淮南子·覽冥訓》與《列子·湯問》都有具體的記述,綜合起來,內容是:
屈原不可能像我們現在這樣曆史地、科學地去認識神話,因此提出了許多疑問。這些疑問確也透露了原始初民曾經塑造過頂天立地的創世英雄。
共創天地的男女二神,在有些少數民族的創世神話裏,均明確是一對配偶神。例如,納西族的名篇《創世紀》說到最初布置萬物的是東神和色神。東神,男神;色神,女神。納西族講的是“布置”,而不是“造”。阿昌族的天公是遮帕麻,地母是遮米麻。男神造天空和日月星辰,女神織出了大地和江河、湖海、山川、各種生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