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為指導,繼承創新中國古代文藝批評理論優秀遺產,批判借鑒現代西方文藝理論。在當下文藝評論環境裏,馬克思主義文藝評論聲音微弱,文藝評論標準混亂,有的文藝評論套用西方文藝理論剪裁中國人的審美,以西方文論為標準思考問題、解析文本,挪用西方話語解釋中國的創作實踐,強製闡釋中國的文藝作品和文藝經驗。有的遠離文藝現場,對當下文藝作品、思潮、現象關注不夠,出現缺席和失語的現象。有的故作艱深、術語晦澀,為理論而理論、為批評而批評。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文藝觀始終是我們文藝評論的主心骨。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文藝領域的指導地位,推進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文藝思潮、剖析文藝現象,防止觀察問題片麵性、絕對化以及碎片化、淺表化,引導人們認清和堅持文藝發展的主流和方向。
不能套用西方理論來剪裁中國人的審美。中華文化史上留下了很多經典的文論著作,以及大量詩話詞話、書論畫論、評點序跋,像曹丕的《典論·論文》、劉勰的《文心雕龍》、鍾嶸的《詩品》、陸機的《文賦》、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嚴羽的《滄浪詩話》、葉燮的《原詩》、劉熙載的《藝概》、王國維的《人間詞話》等。近現代以來到改革開放的今天,也湧現了大量優秀的文藝理論著作,這些文藝理論立足中西文化互動的背景,與中國特色的文藝實踐緊密結合,在吸收借鑒的基礎上,依然保持了中華文化的底色。文藝評論工作者應當深入探究中華文論寶藏,研究梳理、傳承弘揚中華美學精神,學習和挖掘思維、表達、韻律等方麵的精髓,豐富評論話語,改進評論文風,實現美德、美學、美文相結合,實現傳統文論的現代轉換,展現中華審美風範。
不能用簡單的商業標準取代藝術標準。今天,在市場經濟、商業文化的影響和衝擊下,人們的價值觀、利益觀發生了很大變化,文藝評論也不免受到影響。一些文藝評論受商業利益驅動,用簡單的商業標準取代藝術標準,把文藝作品完全等同於普通商品,對評論對象的選擇,不是從藝術的立場出發,而是從商業的立場出發,哪些作品在市場上受到熱捧就追蹤哪些作品。這不僅對文藝評論生態是有害的,而且也會誤導文藝創作和文藝發展。麵對市場,文藝評論負有堅守藝術品位、抵製藝術生產低俗化的責任,而不能成為市場低俗化的附庸和幫閑。文藝評論工作者的責任是培育和引領,而不是迎合和屈就。要認真履行社會責任,堅持文藝評論的思想標準、藝術標準高於商業標準,在海量的文藝作品中披沙揀金、去蕪存菁,將思想性、藝術性高度統一的精品佳作淘選出來,推介給人民大眾,造就良好的市場環境和積極健康的時代風尚。
要以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為指導,繼承創新中國古代文藝批評理論優秀遺產,批判借鑒現代西方文藝理論。在當下文藝評論環境裏,馬克思主義文藝評論聲音微弱,文藝評論標準混亂,有的文藝評論套用西方文藝理論剪裁中國人的審美,以西方文論為標準思考問題、解析文本,挪用西方話語解釋中國的創作實踐,強製闡釋中國的文藝作品和文藝經驗。有的遠離文藝現場,對當下文藝作品、思潮、現象關注不夠,出現缺席和失語的現象。有的故作艱深、術語晦澀,為理論而理論、為批評而批評。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和文藝觀始終是我們文藝評論的主心骨。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文藝領域的指導地位,推進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文藝思潮、剖析文藝現象,防止觀察問題片麵性、絕對化以及碎片化、淺表化,引導人們認清和堅持文藝發展的主流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