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7章 錢塘湧潮“無信”之謎(2 / 2)

潮汐既然是海洋水體受天體引力作用而產生的一種周期性運動,那麼它應該是周而複始、永不誤期的。錢塘江湧潮為海洋潮波在錢塘江河口這種特殊地形條件下的特殊表現,當然也應遵守這種規律,可是從唐代以來的記載中看,錢塘潮湧卻多次失期。潮水為什麼該漲的時候不漲,不該漲的時候反而巨浪滔天呢?這裏恐怕跟錢塘江河口的地理有密切的聯係。

錢塘江湧潮既然是東海潮波在錢塘江河剛寺殊地形條件下的特殊表現形式,就必然要受河口地形條件變化的左右。上述湧潮失期現象全部發生在杭州。唐朝以前,錢塘江江道順直,潮頭直衝杭州,故而杭州上下,潮勢強勁。後因杭州灣北岸逐漸北退,南岸則向北淤漲;而杭州至海寧間江道又由南向北移,河道由直變彎,長度增加,湧潮也隨之下移。隨著曆史的發展,江道的演變,杭州的潮勢便有所衰退。另外,錢塘江河口的泥沙主要來自大海,漲潮流中挾帶著大量泥沙,落潮時部分泥沙淤積在河口段,靠每年汛期上遊來的山水將泥沙往下衝移。一旦遇上雨少天旱,山水流量小的年份,便造成河口江道淤塞,妨礙潮波傳播。當江道淤塞較嚴重時,湧潮便不能到達杭州。所以,湧潮失期並不是沒有產生湧潮,而是傳播受阻,到不了杭州。

近二三十年內,湧潮失期現象也常有發生。不僅杭州市區,而且赭山、喬司一帶也曾出現過。杭州附近曾連年發生湧潮打翻船隻,甚至湧潮衝上岸掀翻汽車的事故。1976年開始,錢塘江山水偏少,加上1978年至1979年連續幹旱,海寧八堡東麵江心的沙洲北移,甚至同北岸相連,江道在這裏又形成了一個大彎,湧潮不僅傳播不到杭州,連海寧鹽官鎮的湧潮也大為減弱,以至於來觀潮的中外遊客乘興而來,敗興而去,感歎“海寧觀潮名存實亡”,“隻有人潮,沒有湧潮”。其實,隻要地點選擇得當,仍可以欣賞到頗佳的湧潮。

一般說來,湧潮總是有規律地在錢塘江上出現,但有的時候由於受複雜的環境因素的影響,偶爾會“失信”於人,這也是錢塘江潮最令人捉摸不定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