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7章 喀納斯湖水怪之謎(2 / 3)

向禮陔很興奮,第二天一早,他帶領考察隊全體成員來到一處較高的地方,希望能再次看到那個怪物。

太陽出來幾分鍾,大家就看見在山坡對麵,出現了他們自己的影像,後來又看見有七色的光環,當時大家都高興得跳了起來,因為那是佛光,佛光可是難得一見的光影現象。

佛光消失後,有人發現湖裏有異常的東西,紅紅的,有幾十個東西微微在遊動。隨行的徐金發教授隨身攜帶了照相機,他拍下了兩張清晰的照片。從照片上看出那些遊動的東西是魚,這些魚都碩大無比。

考察隊認為他們看到的東西很像大紅魚,他們觀察了幾個小時後,就下山了。下山時正好遇到新疆環境保護科研所的另一支考察團。向禮陔告訴新疆環境保護科研所的研究員袁國映說他們看到了巨型大紅魚,袁國映並不相信。因為袁國映在1980年曾經到喀納斯湖考察過,甚至還在湖裏遊過泳,但是並沒有看到過什麼奇怪的東西。

第二天一早,袁國映和同伴們也來到湖邊。當天天氣非常好,袁國映看到藍綠色的湖麵上有很多紅褐色的圓點。起初他認為這可能是湖麵一片一片紅褐色的水藻,或者是什麼浮遊生物聚集在一起,但是旁邊拿望遠鏡的同伴說那是大魚。他趕快接過望遠鏡一看隻見一片一片紅褐色的大點子,看起來很像魚的頭。

由於袁國映隨身攜帶了錄像機,因此他及時地錄下了當時的情景。雖然已經時隔20餘年,但是,從這段錄像中,還可以看到湖麵上有很多巨大的影子。有些影子還可以隱約看出魚的形狀。

這些影子會不會是一些小魚聚集而成的呢?

一些小型魚類喜歡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大片影子,但是,魚群不會長久聚在一起,一般持續幾分鍾就散了。而這些影子一直存在了3個多小時都沒有散開。而且,袁國映通過望遠鏡看到了更清晰的細節。

袁國映說,那些紅色的點分明是一條一條的大魚,眼睛很大,嘴也很大,一張一合地呼吸空氣,不怎麼遊動,周圍一圈圈的圓環波紋非常明顯。在望遠鏡裏甚至可以看到魚的鰓。袁國映認為是低氣壓造成了湖裏缺氧,所以,這些大魚都浮到水麵。

從袁國映拍攝的錄像中可以看出,這些巨大的影子都浮在水麵上幾乎一動不動,很像是大魚在吞咽表層水以獲得氧氣。而且,袁國映認為,他們看到的隻是大魚身體的1/3.

袁國映說,他們當時隻看到魚頭和魚的上半截一點,再往下的部分就看不到了。

通過研究徐金發拍攝的大魚照片,如果把魚隱在水下的部分也勾勒完整,可以發現,這條魚的大小幾乎和岸邊的大樹長度差不多。而這些大樹的高度一般都在15米到25米之間。如果這真是一條魚,那麼它的長度遠遠超過人類已知的任何一種淡水魚類的長度,它的大小幾乎可以和世界上體形最大的動物鯨魚相媲美,絕對是世界淡水魚之最。

向禮陔和徐金發等人,決定捕捉一條大紅魚,以證明他們看到的確實是巨型的大魚。他們下山以後,在縣城的一個鐵匠鋪打製了一個巨型魚鉤。他們用一整隻羊腿做誘餌,一根2.85米長的圓木作魚漂,尼龍繩做魚線,繩子的另一頭拴在岸邊一棵樹上。

然後他們就在岸邊等待,但是等了很久都沒動靜,好不容易發現有條魚過來了,大家都很高興,但是那魚就是不上鉤,慢慢地從浮標旁邊遊過去了。通過和浮標相比較,這條魚的長度大概有浮標的三倍長,所以大概有10米左右。隊員們又抓了一隻野鴨子當誘餌,仍然一無所獲。

雖然沒有抓到所謂的“水怪”,但是大家已初步得出結論:“水怪”肯定是一種魚類。根據對喀納斯湖水下魚類的考察,通過對幾種食肉性魚類的比較和研究後,大家傾向於認為這種魚類是哲羅鮭,哲羅鮭俗稱大紅魚,是北方一種珍稀的冷水型食肉魚類。

袁國映說,在喀納斯湖,有兩種魚類最為凶猛,一種是江鱈,但是江鱈長不了很大,最長就一米多。而哲羅鮭則可以長得很大。哲羅鮭肚皮是白色的,身上有紅色的斑點,這些紅色的斑點在成年以後非常明顯,這也正好符合目擊者看到的水怪的顏色。

但是哲羅鮭真能長這麼大嗎?據說過去人們捕捉到的哲羅鮭最大的也隻有2米多。

雖然還存在一些困惑,但是向禮陔回去後還是寫了一篇論文,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並堅持認為他們發現的就是哲羅鮭,而且最長的達十幾米。

這篇論文一發表立刻轟動了學術界,國內外都為之震動,許多國外的研究怪物的機構和學者,紛紛來到喀納斯湖考察、攝影和錄像,甚至要求捕捉巨型哲羅鮭。

但是黑龍江水產研究所的任慕蓮,在震驚之餘產生了強烈懷疑。任慕蓮長期從事水產資源研究工作,哲羅鮭也曾經是他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他覺得哲羅鮭不太可能長到10米這麼長。他說任何一種生物,都有它的生長規律和生長特點,沒有一種生物可以無限製地生長。在特別好的環境中,有的魚類可能長得要大一些,但是根據喀納斯湖的生長環境和魚類生長的公式推算,喀納斯湖的魚類最大的體長頂多達到3.73米,體重達到506公斤。

看來,長度達10米以上的哲羅鮭已經嚴重超出生物學家們的經驗範疇。任慕蓮決定親自前往喀納斯湖進行現場考察,他計劃捕捉到一條哲羅鮭,以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

任慕蓮帶領一支考察隊來到喀納斯湖,他們把喀納斯湖分成六段,逐段進行捕撈。

首先從湖底開始捕撈,但是一條魚也沒撈到。根據哲羅鮭捕食上層食物的特點,考察隊把捕撈的深度確定在60米深度以上,這回他們終於有所收獲,但是捕撈到的哲羅鮭都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