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之下,父母便帶他去哈爾濱一些大醫院治療。醫生檢查後,嚴肅地告訴夫妻倆:“你們兒子的感冒症狀隻會越來越嚴重,這樣下去,會對他今後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嚴重影響。建議你們帶他去南方生活,越往南越好,因為他無法適合大慶的氣候。”
醫生的話讓夫妻倆倒吸一口涼氣:“我們是土生土長的大慶人,怎麼可能到南方去生活呢?再說,我們也沒有這個能力啊,還有別的辦法嗎?”醫生無奈搖了搖頭說:“這是唯一可行的辦法。”
夫妻倆左右為難:如果去南方,不僅會失去眼前的工作和一切社會資源,安家費也實在掏不起啊。再說,去了南方,一家人也無法生活呀。可不去,兒子該怎麼辦呢?
小於見父母整日愁眉苦臉,便勸他們說:“爸媽,我知道你們是為了我才這麼犯難,但我不想給你們增添負擔,我們哪兒也不去!”說完,他又埋頭研製自動水箱,母親見狀把他拽到一邊說:“兒子,你就別瞎折騰了,你身體這麼不好,還折騰它幹嗎呀?等到了南方,養好了身體再說吧。”小於沒聽母親的話,他又倔強地研製起自動水箱來。夫妻倆覺得兒子這樣下去,肯定影響學習,他們轉念一想:要是遷到南方,那麼我們每天就不會再起早貪黑地接水和清洗水缸了。這樣一來,兒子研製自動水箱也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到那時,我們就有辦法讓他把精力集中到學習上來。
想到這裏,夫妻倆下定決心:就是砸鍋賣鐵,也要到南方生活,否則兒子的前途就是一片黑暗。經過一番考察,他們把家選在了深圳。
隨後,夫妻倆就辦理了內退手續,並把房屋財產變賣一空,但離到深圳安家的費用還差一大截。無奈之下,他們隻好向女兒求助。當時,女兒在馬來西亞從事演藝工作,便幫父母在深圳福田某小區買了一套房子。
2002年秋,夫妻倆將家從大慶遷到了深圳。遷居深圳後,小於轉到一所中學讀書。夫妻倆幾經輾轉,也找到了工作,一家人終於安頓下來。
在深圳生活一段時間之後,小於像換了一個人似的:感冒症狀比前好了很多,身體也越來越壯實。小於覺得這一切都是父母用金錢和汗水換來的,從心底感激他們。
2003年除夕夜,小於在給父母拜年時,發自肺腑地說:“爸媽,我知道你們棄家舍業來到深圳都是為了我。我會記住你們對我的恩情,我會好好報答你們!”
見兒子如此懂事和有孝心,夫妻倆高興得流下了熱淚。但他們沒有想到,兒子報答他們的方式卻是繼續研製那個自動水箱。
2003年春節過後,小於又像往常那樣在家裏搗鼓自動水箱。父親見狀立即火了,他斥責兒子說:“你怎麼又不務正業?我棄家舍業遷到深圳,就是想讓你放棄這個念頭,把心思用到學習上,可你卻對那玩意念念不忘,再說深圳也用不著它了,你還研究它幹嗎?”
小於倔強地說:“研製自動水箱是我很久以來的願望,怎能放棄呢?我要用它來孝敬您和媽媽,您必須允許我完成它!”兒子這麼說,父親有些哭笑不得:“要是在大慶,你把那東西研製成功了倒是有用,可這裏是深圳,用不著啊!”小於不服氣地說:“怎麼用不著?我們現在雖然生活在深圳,可您和媽媽的用水習慣還是沒改啊,你們用水還是那麼辛苦,我心疼你們。即使你們用不著,老家很多人也能用得著吧。再說深圳也是個缺水城市,人們浪費水現象很嚴重,我要是把自動水箱研製成功了,肯定有市場!”
兒子的話讓父親無言以對。他覺得兒子的想法和做法都很有道理,仔細想想後便堅定地說:“兒子,爸爸不再反對你搞發明創造了,爸爸支持你!”小於聽後,高興得跳將起來,他趁熱打鐵地說:“我搞發明創造,肯定需要錢買材料,您能支持我嗎?”父親拍著胸脯說:“當然能,這事包在我身上了!”
從此,小於一邊查閱資料,一邊繪製圖形,而父親則一邊籌錢,一邊按兒子的要求購買水管、電鑽、有機玻璃等工具和材料。小於起初的想法是,用一個水泵把洗菜和洗澡水抽到水箱裏衝馬桶,但抽水要用電,失去了自動和環保的本色,於是他否定了之前的設計。
這樣一來,小於隻好琢磨新的發明項目。一天,他見母親將水管接在水龍頭上衝洗衛生間的汙物,頓時來了發明靈感:水往低處流,水也有壓力,我何不把上一層人家用過的水,通過過濾器,接入高位水箱,再利用高位水箱的落差來衝洗馬桶呢?他立即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父親,但父親提醒他說:“你可以用上一層人家的水,但用汙水衝廁所,人們能接受嗎?”小於覺得父親的話有道理,但他很快就回過神來:“爸爸,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原來我想發明的那個自動水箱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啊。看來,我要同時搞兩個發明項目了。”
小於分別把兩個發明項目命名為“樓房汙水回收利用裝置”和“內刷式自動儲水箱”。父親見兒子忙得熱火朝天,便幫著動手操作,但原來購買的那些材料經常性壞損。不得已,他隻好又籌錢購買新的材料。可有些材料和部件家裏做不了,父親隻好聯係工廠加工。這兩個發明項目,父親總共貼補進去了3萬元,但他卻毫無怨言。
小於在設計過程中,碰到了很多技術難題,如廢水過濾淨化、水位控製和水源補充等。每次遇到難題,他都會找父親商量,或者上網查資料,就這樣,難題一點點地解決了。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小於的兩個發明項目終於研製成功。在自家投入使用後,他算了一筆賬:目前家用抽水馬桶,每衝一次至少耗水6升至10升,而使用他發明的項目,每次僅耗水1升。假如每人每天衝10次廁所,那麼就可節水50升至90升。如果深圳有一半人使用他的發明項目,全市一年的節水量就相當於一座深圳水庫的容量!
這個數字是十分驚人的,而這個數字也經過了專家論證。2004年6月,小於向國家專利局申報專利,專家認為他的這兩個發明項目,不僅不需要任何動力,還能有效回收利用汙水和節水,值得大力推廣,於是便給他頒發了專利證書。其中,“樓房汙水回收利用裝置”還獲得了實用新型專利。這一年,小於僅僅13歲!
拿到專利證書的那一刻,全家人不禁開懷大笑。父親由衷地誇獎兒子:“你用一片孝心換來兩項發明專利,了不起!”兒子所有若思地說:“我想把兩個專利推廣出去,把孝心推廣出去,這樣就更了不起!”說完,父子倆再次大笑起來……
為兒子再度蕩產,報恩少年成為天才發明家
小於很快在深圳小有名氣,不少媒體也爭著對他進行采訪報道。夫妻倆為兒子感到高興,可他們又擔心兒子背上很多光環,會變得浮躁,會影響學習。於是,他們一個勁兒地提醒兒子:“榮譽隻代表過去,你要再接再厲,更要提高學習成績。如果不積累豐富的文化知識,今後的發明創造就很難進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