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托福中練太極拳,父親逼女兒“突擊圓夢”
小婧這次在北京參加培訓,雖然曆盡了磨難,但她卻得到了這樣一個信息:美國大學特別看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申請去美國讀大學,至少要具備兩項“特殊能力”。然而,此時小婧根本沒時間去掌握所謂的“特長”。父親得知這一情況後,勒令女兒說:“雖然你擅長演講,也一直主持學校的文藝節目,但僅憑這方麵還不夠。你必須盡快掌握一門特長,至於學什麼,自己琢磨吧!”父親的這道命令讓小婧叫苦不迭,但為了實現去美國讀書的夢想,她別無選擇。
就在這時,小婧意外結識了一位少林俗家弟子陳師傅。陳師傅武功精湛,深得少林功夫精髓,並且是陳式太極拳的推廣者。經過幾次接觸,小婧得知陳師傅不僅武藝高強,而且精通書法和國畫。於是,小婧眼前一亮:這不正是一個培養“特殊能力”的絕好機會嗎?當她把這個想法告訴父親時,父親高興地說:“這真是個好機會!”但他隨即話鋒一轉:“太極拳很難練,但你要盡快掌握要領,半年之後要達到一定的境界,否則這就算不上你的特長,而你的留學夢想也就很難實現。到時候,我會讓陳師傅檢驗你!”
在父親的鼓勵和勒令下,小婧誠懇地拜陳師傅為師,學習陳式太極拳、書法和國畫。陳師傅也頗為喜歡這個大方而樂觀的姑娘,就毫不保留地將陳式太極拳一招一式地教給她。與此同時,陳師傅還手把手地教小婧練習書法和國畫。陳師傅嚴格認真地教,小婧刻苦努力地學。無論學業有多麼繁重,她每天都要在淩晨5點多鍾起床,苦練1個多小時的太極拳。
漸漸地,小婧悟到了太極拳的意境:動靜結合,氣定神閑,心無雜念……打完太極拳後,她覺得身心無比輕鬆,思路無比清晰,學習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陳師傅告訴她,練習書法與國畫和練習太極拳是相通的,同樣能引人入境,同樣能鍛煉人的意誌和耐力。因此,這3門“功課”,小婧是齊頭並進,相得益彰。
因為練習太極拳使學習效率得到了提高,小婧於2006年6月再去北京考托福時,輕輕鬆鬆就獲得了620分。600分就可以申請哈佛了,但小婧算了一筆賬:哈佛每年學費是4.8萬美元,每年提供給學生的最高獎學金是兩萬美元,即使拿到了這筆獎學金,那麼自己還要承擔2.8萬美金的學費。這對於她的家庭來說,根本就是遙不可及的事情。於是,她又於2006年11月去香港參加SAT考試——“美國高考”,因為美國的大學比較看重SAT考試成績,有了這些才能申請到更多的獎學金。當她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從香港趕回鄭州時,又接到了美國9所大學的麵試通知,於是她又馬不停蹄地奔向北京參加麵試……
2007年春節前夕,在父親的有意安排下,陳師傅專程來到小婧家,檢驗她練習太極拳的水平。當小婧揮灑自如地打完全套太極拳之後,陳師傅高興地對她說:“你現在的水平,可以帶徒弟啦。”小婧嗬嗬一笑說:“我練太極拳是為了強身健體,可沒想過出師啊。”
然而,沒過幾天,一位徒弟真的找上門來。那天,小婧在離家不遠的一個公園練習太極拳,她那嫻熟而沉穩的動作,自信而堅定的神態,深深地吸引了鄭州某大學英語係的一位美籍教授。那位教授走過去,用漢語問小婧:“小姑娘,你練的是什麼功夫?動作簡直太優美了!能不能教我一兩招?”小婧當即收起架勢,教了那位教授兩個動作。
小婧以為那位教授隻是隨便學學而已,沒想到第二天他竟帶著另兩位美籍教授在公園裏等著自己。小婧一進公園,那位教授就迎過去誠懇地對她說:“姑娘,我們3位非常喜歡中國文化,更喜歡中國功夫,但一直找不到師父,我們現在就拜你為師吧。”說完,那3位教授真的有模有樣地行起了拜師禮儀。小婧嚇了一大跳,她趕忙攔住那3位教授說:“你們別這樣客氣,我好好教你們就是了。”從此之後,這師徒四人就經常出現在公園裏。太極拳看似簡單,但內涵深奧,中國人學起來都很吃力,更別說是外國人了。但這3位教授很快就掌握了動作要領,小婧每星期教授的兩個動作,他們練習幾遍之後,便能一氣嗬成地打下來。
小婧的這項特殊能力及其他方麵的才藝,得到了美國高校的充分肯定。加之她SAT考試成績優異,以及在北京麵試時表現出色,從2007年3月底到4月7日幾天間,她先後收到了5所美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在這5所大學中,Allegheny College每年兩萬美元獎學金的全球名額隻有5個,其中一個就給了小婧。
小婧決定,去了美國之後,要建立一個少林國際青年誌願者協會和少林寺的宣傳網站,從而讓更多的人來宣傳和認識少林寺。因為小婧是河南人,而少林寺又是河南的一張名片,加上她曾師從少林弟子,所以她要宣傳河南,宣傳少林寺。她的這種想法已得到了少林寺方丈釋永信的支持和肯定,具體合作方案一直在溝通和商討之中。
接受采訪時,小婧的父親總結說:“一路走來,我不斷地給她挖坑,然後‘誘導’她並鼓勵她跳過去。當她麵對一個坑不敢跳的時候,我隻好‘逼’她跳了。事實上,隻要具備跳坑的勇氣和信心,每一個孩子都能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