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菱當時對婚姻非常失望,她認為他們的關係已經到完蛋的時候了,於是決定和丈夫做最後一次深入的談話,紅菱認為那將是他們作為夫妻的最後一次談話。那次談話雖然隻有短短的幾分鍾,但是卻觸動了紅菱。紅菱講述了那一次談話觸動她的一幕:
“我告訴他這些年來我一直活得不快樂的時候,他居然感到很吃驚,他說他一直很快樂。當時聽到丈夫的回答我也很吃驚,而且透過他的眼神和表情,我可以確定丈夫不是在撒謊。我無法理解在這近半年來自己的痛苦他竟然不知道,就像他無法理解在這些平常不過的日子裏麵我為什麼痛苦一樣。我真不知道是我們的溝通出了問題,還是我們都各自活在自己的世界裏。”
後來紅菱告訴我,她和丈夫達成了暫時的和解協議,都承諾以後要更多注意對方的感受。她說她想要多一點時間去了解丈夫,想弄清楚到底是誰把對方理解錯了。在努力去認識丈夫的過程中,紅菱有了一個令她自己吃驚的發現:丈夫根本不是當初自己以為的那種人。
這麼多年來都是自己一廂情願的以為丈夫會成為自己理想的那種丈夫形象,其實現存的生活狀態就是丈夫最喜歡的,丈夫並不具備一個成功男人該有的條件,隻是以前自己以為他會成功。這個發現讓紅菱對婚姻和人生有了新的認識,她開始轉而關注自己的內心,竟也發現了一個陌生的自己。
紅菱說:“我一直認為我是一個獨立的女人,我周圍甚至還有人說我有些強勢,他們說是我慣壞了我丈夫,是我太善於承擔才讓丈夫失去了對家庭發展承擔責任的意識。可是通過對自己的觀察和反思,我發現其實我骨子裏渴望依賴,我一直希望丈夫變成那棵我能依靠的大樹。但是現在我明白了如果我一直把改變家庭命運的賭注壓在丈夫身上,我的希望終會落空的。我丈夫非常安於現在的生活,他原本就是一個非常消極的人,是我以為他會在某一天變得積極上進。我在戀愛的時候犯下了大部分人會犯的錯誤,我給予了他太多的正投射。我們兩人屬於影子人格吸引,透過他我看到了自己的另一麵,我希望我們都能在這段婚姻中共同獲得成長。雖然我對他仍然抱有希望,但我也明白要想得到我想要的生活,我隻能依靠自己。當我想明白這些以後,我的心豁然開朗,我能更坦然地麵對家庭困難,也對他的生活少了些抱怨。家庭終於有了空前的和諧,雖然偶爾我也會有遺憾和心痛,但是我知道這是我們的人生課題,我希望我們都能獲得成長。”
婚姻中,我們需要更多的了解自己:自己是誰,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明白自己的底線在哪裏,哪些是我們的心理按鈕,我們的心靈有哪些黑洞。我們必須對自己有一個比較深入和全麵的認識,才能在親密關係中與別人畫出清晰的心理疆界。一個對自己心理疆界沒有認識的人,既容易越位幹擾別人的心理,也會在別人侵襲自己心理的時候毫無抵抗能力。一個沒有心理疆界的人,對於他(她)的伴侶和孩子也會是人生的噩夢。
在親密關係中,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接受我們的伴侶,因為親密關係這塊魔鏡反映出了我們隱藏的潛意識。如果我們的伴侶是高度依賴者,我們就應該反思自己是在容忍還是在縱容伴侶的依賴性,因為伴侶的狀態與我們狀態相互平衡。如果伴侶在婚姻中成為了我們的附庸,或是被我們逼得退到牆角,那就意味著我們並沒有為別人的成長付出什麼,不過是一味地在別人身上索取,與他們競爭。
夫妻親密關係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自我完善的機會,能幫助我們發展出更健全的人格。婚姻中,我們必須虔誠一些,確保自己沒有隱藏並真心地付出,事情才會有轉機。但能讓我們脫離情緒苦海的人是自己,親密關係“魔鏡”把我們內心深處的苦痛呈現出來,好讓我們有機會去治愈它。親密關係會讓我們有機會看清我們“卡”在過去的什麼樣的情緒中,我們可以對過去的感受和情緒進行重塑,對過去的人和事重新作出選擇。
愛情親密關係將我們潛意識中黑暗自我的部分引到光明的自我意識層麵,這樣我們就可以對自我的內在部分進行加工。當我們淨化自己並足以看清自己到足以看清伴侶真正的本質時,我們和伴侶的親密關係就處於愛的本源了。
成長支招:
幸福婚姻是一門“平衡”藝術
婚姻中夫妻之間的動能始終是相互平衡的,一個侵占,另一個就會退縮;一個依賴,另一個就會更加的獨立。親密關係的這種平衡,體現在夫妻身體、心理和事業的各個層麵,而且每一對夫妻都有他們的“平衡”之道。最好的夫妻關係應該正態平衡,婚姻中的兩個人既彼此獨立又深度聯係。他們能獨立地發展自己,又能相互滋養,並能以愛為出發點為對方做出必要的犧牲。
當夫妻關係的平衡傾斜或平衡被打破的時候,隻需其中一位對自己進行調整,就能讓平衡回到中間位置,讓夫妻關係回到和諧狀態。
做出調整需要我們對關係的平衡有敏銳性,也就是我們需要即使體察出關係的傾斜,也要避免指責和抱怨對方。當我們努力回到關係的中心點的時候,我們會發現:伴侶也正悄悄靠近。
婚姻中,快樂地付出與喜悅地接受讓婚姻更加美妙。付出與接受讓情緒在伴侶之間流動並保持一個基本平衡,我們便能在婚姻中感到更多的快樂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