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可以讓我們得到完善,而婚姻就是“修煉場”。要完善自我,首先我們要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我們前麵講過:我們在伴侶身上看到的問題,其實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所以了解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接受我們的伴侶。因為透過親密關係“魔鏡”,我們看到的正是我們隱藏起來的那部分自己。所以我們眼中的伴侶表現,反映的是我們自己身上那些難以察覺的東西。如果伴侶快樂幸福、事事順心,說明我們能滋養伴侶,我們也是快樂幸福和充滿正能量的人。
如果伴侶過得消極壓抑,身上問題重重,說明我們自己的生命力也被壓製,我們自己也有許多的問題。
所以婚姻中伴侶的生活狀態和表現,是我們“自我”的狀態指標。如果我們覺得伴侶不稱職或很失敗,說明是我們自己需要成長,因為我們自己已經無法給予伴侶滋養,而是在向對方索取了。如果想關係繼續朝前發展,我們必須立刻放下對伴侶的評價,在與伴侶的關係中真心付出。親密關係中我們付出什麼就會得到什麼,所以我們的付出最終都會回饋到我們身上。
無論是迷戀伴侶或情人,都是居於想要“索取”,因為我們認為對方身上有我們需要的東西,可能是生命力、能力或愛。當我們想要從夫妻之外的人身上尋找這些特質的時候,隻需全身心投入到關係中,這些特質就會在夫妻雙方或一方身上浮現出來。因為我們想要從伴侶身上得到的東西其實我們內在已經具備,隻是因為深埋潛意識裏,所以我們不得而知。當夫妻共同分享這些特質的時候,他們之間的能量相互流動,夫妻關係得到深入發展,個人也得到滋養和成長。
回到自己的“中心點”
一段親密關係的平衡狀態,與親密關係中個人的平衡狀態密切相關。因為任何關係都是相互平衡的,當夫妻中的某一個人出現傾斜後,另一個也會調整自己以維持婚姻的平衡。但傾斜平衡的婚姻是問題婚姻,遲早有一天會有坍塌的危險。傾斜平衡的婚姻總體上看是一種平衡,但就關係中的個人而言,每一個人都是失衡的,每一人都沒有站在自己的“中心點”。處於傾斜平衡婚姻中的個體是不快樂的,夫妻要麼冷漠、要麼彼此抱怨,孩子也會出現諸多的狀況。如果我們在婚姻中體會不到幸福,對伴侶或自己有諸多不滿,在婚姻中扮演“惡魔”或是“天使”,那我們自己就已經失衡了。就像我們前文中提到過的那個“溫柔迫害者”文莉所言:
“當我努力去理順我和父母的關係,再次回到了小時候的許多情景中,我突然發現了一個秘密——我心裏一直認為我的父母並不是真正的愛我。
現在我回過頭來去理解當初父母的所作所為時,我明白父母當初對我所做的一切都不是故意要傷害我。我說服自己試著去接納當初的一切,並對父母心存感激的時候,我和丈夫的關係也得到了改善。我發現以前我認為丈夫的自私和對我的忽略主要源於我自己的投射,其實他並沒有故意傷害我,是我自己的想法一直在傷害我自己,也把他卷入痛苦的深淵。”
愛可以讓我們得到完善,而婚姻就是“修煉場”。要完善自我,首先我們要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我們前麵講過:我們在伴侶身上看到的問題,其實是我們自己的問題。所以了解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接受我們的伴侶。因為透過親密關係“魔鏡”,我們看到的正是我們隱藏起來的那部分自己。所以我們眼中的伴侶表現,反映的是我們自己身上那些難以察覺的東西。如果伴侶快樂幸福、事事順心,說明我們能滋養伴侶,我們也是快樂幸福和充滿正能量的人。
如果伴侶過得消極壓抑,身上問題重重,說明我們自己的生命力也被壓製,我們自己也有許多的問題。
所以婚姻中伴侶的生活狀態和表現,是我們“自我”的狀態指標。如果我們覺得伴侶不稱職或很失敗,說明是我們自己需要成長,因為我們自己已經無法給予伴侶滋養,而是在向對方索取了。如果想關係繼續朝前發展,我們必須立刻放下對伴侶的評價,在與伴侶的關係中真心付出。親密關係中我們付出什麼就會得到什麼,所以我們的付出最終都會回饋到我們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