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物語
其實,福利就是薪水的物質形式,要求上司給你增加福利,要像要求上司為你加薪一樣,努力地去爭取。
怎樣讓“晉升”的機會落在自己的頭上?
克裏斯:“你好!媽媽,公司今天給我升了職!”
媽媽:“太棒了!我們以後可以多花一些錢了!”
克裏斯沉默了一會兒,回答說:“嗯,確切地說我沒有拿到錢。但是他們確實多給我配了幾把鑰匙。”
與加薪一樣,晉升也是消除職場三十“年齡恐慌”的最佳途徑之一。晉升,是每個渾身於職場的人都希望得到的東西,因為你通過晉升可以使自己獲得更高的聲譽,更高的地位,更多的薪水,更多的職權,可以控製和駕禦更多的人和事。因此,對於職場三十的人來說,晉升,非常值得你去好好的“鑽營”一番!
為什麼晉升的機會與我擦肩而過?
職場三十的人經常會有如此疑問:公司裏有幾個職位虛位以待,自己是候選人之一。可是最終晉升卻沒有自己的份,甚至比自己晚進公司的人都獲得了提升。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你應該好好反省自己了——你是不是走入了晉升的誤區,或是個人素質妨礙了你的晉升。
想當然的想法會害了你
你為什麼獲得不了晉升,很多時候,正足由於你想當然的想法害了你:
1,人們應當知道我是名勤奮工作的員工
很多職場三十的人在公司任勞任怨,勤奮工作,就是盼望著有一天上司會看到自己的努力,提拔重用自己。然而,事實卻是,做一名勤奮工作的員工並不意味著你就一定可以獲得應有的回報,或許你的努力上司沒有看見或是不太注意。
2,上司當然知道我想升遷
你不說出來,上司怎麼會知道你的想法呢?花一些時間構思改進工作的計劃,找機會跟上司會麵,陳述你的目標。這樣做對你很有幫助的!
3,同事是我最好的朋友,他或她不會和我競爭新職位
事情並不如你所想一一如果新職位的報酬比目前提高了10%-20%,人們通常就會去競爭它。記住,辦公室可不是咖啡館,公事總是排在友誼之前。
職場上升潛力不足
事實上,公司提拔重用一個人,很大程度上要看這個人的工作潛力如何。―個人的工作潛力大,就意味著他能為公司做出更大的貢獻,這當然是公司真正需要的。
有工作潛力的人,是最具有職場魅力的人,也是最具有成功希望的人,
一個人的工作潛力包括人際關係溝通潛力、學刀能力潛力,等等。我們來看一則例子:
在某公司做了10多年財會工作的何琳連年獲得公司優秀員工稱號,是部門經理的熱門人選,可最後公司高層卻沒有任命她,而是從外頭招聘了一個善於計算機操作,說得一流利外語的“外人”.其實,這並不是領導對小琳有什麼不滿,領導早就想栽培她,多年來幾次提出送她去進修,可她卻以工作忙並有家庭拖累為由婉拒了領導的美意,由於不及時給自己“充電”,知識日趨老化,難以應對新的挑戰,自己的位置也隻能“原地踏步”了,
當今社會,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會不斷出現新知識、新技能,需要我們不斷地“充電”,以及吸收有利於自己的知識,才能使自己適應形勢的發展,立於不敗之地,在不斷創造出效益的同時,還可增加自己在職場上的砝碼,讓自己擁有更多的升職機會。
個人性格缺損
對於職場三十的人來說,你遲遲得不到晉升,除了—些客觀的原因外,你有沒有認真反思過自己本身存在著哪些不足之處呢?讓我們來看看以下幾種情況:
1,極不合群
林龍在他們出版社裏裏外外都是個公認的能人,他負責的幾套叢書為出版社帶來了雙重效益,書商們也常常找人遊說他幫著做些選題策劃,並給予豐厚的報酬。按常理來說,他的資曆和能力早該得到提升了,可他至今還是個普通編輯。在他眼裏,社裏平庸之輩太多了,張三李四都成了他評說的對象,就連社長他也不放在眼裏。於是一到考核之時,同事們都說他不好共事,並表示自己不會到他所負責的部門工作,丁是他成了“孤家寡人”。而領導們一談論到他,也是無可奈何地說:“可惜個性太強了!”因為他的個性,他在眾人眼裏成了一個處處與人過不去的“反對派”,被公認為一個有工作能力卻不懂得與“群眾”溝通的人,可想而知他想要晉升已經是不可能了,因為有誰還敢對他委以重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