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離職恩怨(2 / 2)

對於個人來說,為長遠考慮,不論去職的根源和動機,應給單位盡量留下好的印象,以理性平和的心態和向前看的態度友好道別。走之前應做到:1.表現出博大的心胸,如果曾有誤會或矛盾,以人之將走,其言也善的真誠態度主動解釋,用行動化解矛盾爭取冰釋前嫌,不留嫌隙。不乏辦離職時猛然相互理解、感情增進的例子,人走情留,為今後相互扶助留下個伏筆。

老總對N常流露出不滿,合同快到期也不提續簽的事,N悄悄找到新工作後向老總告辭,老總心裏偷偷兒樂,假裝惋惜地讓N坐下再談談,沒想到談出很多他不知情的內幕,原來N默默地做了這麼多重要的事情,為他抹平了不少難事。他竟自以為是地誤會了不善張揚的N,到此時想挽回也不可能了,咬著後槽牙後悔地說了句:“我真的不想讓你走,公司的大門永遠向你敞開。感謝你在這裏的貢獻。”

2.臨走前一分鍾也要保持職業化,不可鬆懈,應更加敬業、負責任,而且通過具體事例表現出來。有一名老員工被勸退,人們普遍認為他不主動,有他沒他都一樣,沒留用價值。沒想到,他臨走時的表現卻改變了人們的一貫印象,贏得好評,他把有史以來的檔案數據全部整理出來,做成詳細文檔,留做以後備用,他並沒有摔摔打打或鬧情緒。最後,雙方珍重道別。

3.不要口出惡言,采取不理智的措施,比如給上級寫信控訴、揭老底兒甚至誣陷栽贓,對各方都沒有什麼好處。

4.以情動人,事後彌補。有員工因執行上級的指令,引大老板暴怒被開掉,上級不敢解釋,隻能遵令執行。員工非常委屈,但平靜地走了,兩個月以後,見大老板怒氣消了,這位員工拿著自己做的厚厚的兩本公司業務分析和未來建議向老板認錯,同時解釋當時責任不在自己,現在還想回來。大老板心裏也正後悔,自然同意。

除裁員這條路外,很多時候企業確實沒有別的好辦法,員工有時不能理解。

缺少懷柔色彩的離職事件中,人力資源總監總是逃不過被唾罵、被集體仇恨的命運。2003年,SOO震撼性大裁員,員工被找去單獨談話後,僅留有很短的收拾個人物品時間,然後網關和電話等被關閉。員工一個個魚貫進出,一個個位子先後空出來,甚至整個部門走空。

京城很多HR收到署名“SOO員工”的控訴email,揭示HRD的“不法行為”,比如,私吞員工的賠償金,以收到賄賂的多少給員工定薪等等,信中最後寫道:如果你收到署名“張良”(SOO的HRD)的求職信,一定不能錄用他!要讓他永遠找不到工作!

不久,我在凱萊大酒店的HR周末沙龍上見到張良,他當眾講了這樣一段話:我是農民出身,我們村裏家家養羊,每群羊配一隻牧羊犬。大山裏放牧,狗負責保護羊們的安全,天黑了怕貪戀美景的小羊掉隊,咬著頭羊的角催著羊群回村,惹得羊們很不高興。羊們撒著歡兒地出欄有吃有喝,自由自在地玩得正在興頭上,每每被這個討厭的狗打亂了情緒,於是召開集體辦公會,商議開除他。沒有這個多管閑事、招人討厭的家夥,沒有他製定的這麼多清規戒律,羊群該多麼幸福自在!最終,傷心、寒心的忠誠牧羊犬戀戀不舍地走了。果然,有一天傍晚,在羊們悠閑自在時,狼衝進了羊群。

每個團隊必須得有牧羊犬這個崗位,人們可以不理解他、討厭他,但他是團隊健康、安全、有序發展的保障。我就是SOO的那條牧羊犬。

我們被他的機智折服,報以熱烈的掌聲。

這位從農家走出的年輕職業人,日後不但沒有四處求職,還成為創業成功的數字英雄,堪稱傑出典範。

正確對待和化解恩怨需要運用智慧,更需要調整心態,多個朋友多條路這句話永遠不錯,不要一葉障目,一時意氣用事留下懊悔,職場強調理性,有能力保持理性的人,前路才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