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忍耐的底線(2 / 3)

江總找上司溝通:“公司半年內出不了產品,我怎麼完成3000萬的任務?”

“什麼算好銷售?好銷售從來不談條件,完成別人完不成的任務才是你的價值”,上司隨手拎起桌上一個空可樂瓶子,“你把一瓶空氣賣出高價才是你的本事”。

原來的幾個老下級投奔他來,他組織部門員工晚上聚餐,新建的部門大部分員工都是剛來的,比他來得早的同事中隻有一個人賣了他的麵子去吃飯,江總對他非常客氣,極盡拉攏。第二天風言風語四散開來:“這哪是我們公司的地盤,整個和平演變成他原來的公司了,咱們公司還得當冤大頭給人家掏錢買單,昨天十個人喝了三箱啤的,五瓶紅的。他們這幫人來了沒掙一分錢,光知道花錢。”

江總出去打單,自知拚不過強大的競爭對手,猶如以卵擊石,困難重重;回來協調內部各部門,處處遇阻。他上報的項目利潤率高達10%,公司不批準,別的部門2個點的項目卻能通過,還大會小會的受表揚。

不論表麵理由還是深層次的原因,總之,半年裏江總沒有任何業績。在老人兒們的竊竊議論中,他的日子不好過。終於盼到產品上市,公司指定的主營部門卻不是江總分管的,他僅是配合的角色,但是根據工作分工,如果項目失敗,則他要承擔主要責任。

投標的日日夜夜神經繃得緊緊的,午夜時分,內線來了消息,告知投標結果不妙,江總發短信給老板,請求老板動用高層關係挽救,直到天亮仍沒盼來回信。

第二天早上他徑直跑到老板辦公室,被秘書攔住,說領導們在開辦公例會。“都什麼時候了,還開什麼例會!還不趕緊去挽救!”他氣憤地呆呆地等著,幾個小時後Sina發布中標結果,一切都成定局了。

但公司的想法口徑和江總不一樣,“我們取得了重大勝利,終於有了零的突破,我們為公司創造了新篇章。”很快公司向全體員工發出賀信。

和本公司曆史比,確實如此,公司官方的說辭沒錯;橫向去和競爭對手比,差距太大了。企業看的是實打實的硬指標,業績不佳得有說法。似乎隻有讓江總來承擔失敗的責任了。江總拒絕當替罪羊,公司必須找他當替罪羊,談不攏隻能攤牌。這時,雙方的底線都到了,江總走了。其實,江總和公司的最終目標、價值觀不同,這是雙方不能再忍耐的底線。

創業之初,有段時間我瘦了很多,因為工作量太大。一個月篩選幾萬份簡曆,三天之內麵試南方六省候選人,五個月內招聘到全部中高層人員,三個月內完成全部人事管理體係和製度,同時協調上下左右各種複雜的關係,而且我還沒有助手。隻要不關手機就電話不斷,經常深更半夜我還在發郵件。有一天淩晨兩點我把女兒從睡夢中叫起來,請她幫我改一張表格的格式設置,我知道她第二天期末考試,但這份材料非常重要和緊急,我必須天亮之前發出去。

工作累沒有什麼可怕,最怕心累。職場中忍耐的往往是工作內容之外的。三個事業總部中,我負責的空白平台難度最大,另外兩個事業部HR的工作量很少。最初我向事業總部一把手彙報,年中時組織架構調整,人力資源部收回人事權,我的工作內容不變,但崗位歸屬集團人力資源部,變為雙線矩陣式彙報。人力資源部通知我做季度考核彙報。彙報時才知全部門隻有我一個人被考核,別人都是考核人。

“工作沒有展開的部門不考核,都說你很忙,那你向部門做個彙報吧。”新調來的部門負責人說。

我彙報完後,補充說:“昨天事業總部做的考核和研討,我得了唯一的最高完美評分A級,受到各部門極高評價,總經理對我們用上了所有想到的讚美之詞。”

負責人用冠冕堂皇的詞語把我肯定了一番後,很不滿意地對新來的助理發脾氣:“你們還有五份人事檔案沒轉過來,怎麼搞的?這算不算沒有完成KPI?我要求兩個月了吧?我提醒過你們幾次!”

助理趕忙解釋:“我們實在忙不過來,天天加班,目前招聘和製度建設最緊急,確實有幾份外地的檔案沒有轉來,我們一直催,但這幾個員工經常出差,沒來得及回家辦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