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好事都少不了神經科大夫。“我在政府機構做事,你們沒有什麼像我這種人可以享受的優惠嗎?”
“有的,這裏有一種票,如果您是一個國家的駐外使館人員,那可以給予15%的優惠。”
“那我又錯過了,我正和我太太一起旅行。”
“哎呀,先生您怎麼不早說呢?您太太不到60歲吧?如果她不到60歲,且你們又不趕在周末旅行,那可以享受20%的優惠價。”
“可我們非得在周末才有空呀?”
“嗯,別灰心,請問您和您夫人中有當學生的嗎?如果你們有上大學的,且又在星期五(星期五在美國雖屬周末,卻又因耶穌在星期五遇難而被視為不祥的日子)乘飛機,我們可給你們45%的減價優惠。”
“我的天,差不多便宜一半啊!可惜我已早兩年念完大學了。這樣吧,小姐,您還是給我那8%的優惠吧,謝謝您介紹。”
你看,麵對如此名目繁多而又富有幽默色彩的優惠條件,這位乘客最後雖沒得到多少優惠,卻也心滿意足地買下了機票,不用說,隻要有機會,他還會多多光顧這家航空公司。
以上是商品經營者與顧客的關係處於“和平”階段進行的情況。當由於種種原因,這一關係處於“戰爭”或“衝突”階段時,直截了當的幽默地說明白就更顯得“魔法無邊”了。
比如,有時候,由於商品經營者的過失,使顧客的利益遭受損害,導致顧客的強烈不滿,這要怎麼挽回呢?當問題發生在公司與客戶之間的關係時,直截了當講明白也能發揮調解雙方衝突的作用。
客戶的過期賬單堆得愈來愈高時,通常就成了等待解決的問題。這個客戶如果是老客戶,又是大客戶,那麼這個問題多半由公司老板親自處理。
“您知道,先生,我們很感謝你與我們的交易。”老板可能會在約客戶午餐或晚餐時這樣說:“但是您的賬目到現在過期10個月了。可以說,我們照顧你已經比你母親照顧你還要久了。”
問題可能就此解決,完全得益於這位老板對問題做風趣、幽默、直截了當的處理。
因此,無論是談判,還是處理問題,針對有些對象和事情,決不能拖泥帶水。
因發明飛機一躍成名的飛行家萊特兄弟,在慶祝會上,作了非常簡短的演說。他說:“各位先生,各位女士,鳥類中最善於講話的鸚鵡是不會飛的。而我則不善於講話。謝謝各位!”
簡單的演說能顯示機智的頭腦。想作簡單、明了、扼要的演說,就應該學習飛行家式的幹脆利落。
恰到好處地取悅對方
許多老板和經銷人員,在洽談生意的實踐中,都發現“客套”與“敦促”是好辦法。但是,由於他們不是從公關角度去熟練掌握,靈活運用,而是盲目嚐試,到處濫用,有時效果適得其反。這些經銷人員的習慣程序是:洽談雙方初見麵時互相讚美和取悅,待到進入實質性談判就收斂笑容,並咄咄逼人地計價還價。所以不少人認為這是經銷人員的“俗套”,或者不加信任,或者進行抨擊,使經銷人員名譽不佳。倘若從公關心理學角度分析,“客套”與“敦促”都是能打動對方心理的妙方,關鍵看運用的人是否能夠運用得好。人人都有自尊心,適當讚美對方可贏得好感。人人都有責任心,適當敦促對方可得到承諾,所以,交替使用這兩種方法會帶來預期效果。
海南某縣屬公司與另一個縣的工廠簽訂購物合同,定於一個月內交貨。可兩星期後,該工廠見物價暴漲,就想撕毀合同,將貨物高價轉賣。於是,某縣公司的經銷人員馬上前往談判,力爭對方履行合同。
早就準備舌戰一場,然而,某縣公司代表的一席話,使對方改變了想法。
公司代表說:“這次和貴訂了交道,我們都感到你們做生意確實非常精明,特別是領導經營有術,更令人欽佩,值得我們學習。這次我公司向貴廠訂購的貨物,是同另一家大公司合作經營的。若我們不能按期交貨給那家公司,就可能鬧出麻煩,也許到時要請貴工廠出麵解釋一番。我們的困難,想必你們是可以理解的。另外,我們是老主顧了,這次雖發生了些矛盾,但將來還要打交道的。如果貴廠無意間讓我公司蒙受損失,不僅中斷了我們的生意交往,也會使想同貴廠做生意的新客戶退而三思。再說,目前貴工廠客戶眾多,業務興旺,倘若他們知道貴廠單方麵撕毀這項合同,就會覺得你們不守信用,不可信賴,難以合作。極可能減少或中斷業務,那樣,貴工廠就得不償失了……”
在這個實例中,公司代表交替運用“客套”與“敦促”,自然而不庸俗,巧妙而不詭辯,深得公關藝術之真諦,使談判對方為之驚動,願意合作。此例啟發我們:許多傳統的經驗和方法經過改革更新,與公關理論知識相結合,就會產生新奇的良好效果,各個企業的經銷人員都應借此而發展自己的能力。
吸引顧客方案很多,其核心就是投其所好,從滿足客人的需要出發,將自己擺在客人的位置上,設身處地地想一想,該采取些什麼措施,用這種思維去尋求創意,靈感就會產生。
無論是語言上取悅,還是營造小小情趣環境,以此引招客人,都會達到好的效果。
怎樣做到“內緊外鬆”坦然應對
一般人都認為,既然經濟談判涉及利益之爭,必然緊張萬分。因此,許多企業經銷人員在談判之前就非常拘謹,十分戒備。結果,雙方容易“硬碰硬”,陷入僵局。倘若將公關藝術運用於談判活動,就應注意“內緊外鬆”,內心保持高度警惕,態度應輕鬆自如、含蓄幽默。無論談判遇到多大挫折,陷入何種困境,都不慌不亂,巧妙應對,才會把握勝利時機。同時,微笑和幽默能使談判對手自覺不自覺地被你影響,接受你的條件。
廣東某蔬菜公司一位副科長到某鎮調運鮮菜,賣方想趁機撈一把,索價很高,雙方僵持不下。眼看城裏市場蔬菜供應嚴重不足,快要脫銷,心急如火的科長卻擺出一副泰然自若的樣子,充分使用公關藝術中的幽默法來解嘲:“其實,你們把我看高了。我不過是個小科長,還是副的,我手裏能有多大決定權?再說,天這麼熱,我花大價錢買一堆爛菜幫子回去,能擔當得起虧損的責任嗎?”
賣主們聽了他的這番話,望望酷暑的太陽,知道蔬菜多積壓一天將腐爛不少,不禁大為泄氣,動搖了索要高價的決心。並且,賣主對科長的“苦衷”與“難處”還產生某種同情心理,最後終於降低了菜價,達成了協議,該科長則順利完成了蔬菜調運任務。
上述這位科長的經曆與困難,與許多企業經銷人員相似。但他在關鍵時刻沉住氣,運用公關手段發起心理攻勢,避開激烈爭執,卻贏得了對方信任與同情,達成合理交易。
美國口才大王卡耐基每季均要在紐約的某家大旅館租用大禮堂20個晚上,用以講授社交訓練課程。有一季度,他剛開始授課時,忽然接到通知,要他付比原來多三倍的租金。而這個消息到來以前,入場券已經印好,而且早已發出去了,其他準備開課的事宜都已辦妥。卡耐基緊張起來,怎樣才能交涉成功呢?
兩天以後,他去找經理。他說:“假如我處在你的地位,或許也會寫出同樣的通知。你是這家旅館的經理,你的責任是讓旅館盡可能地多盈利。你不這麼做的話,你的經理職位難以保住,也不應該保得祝假如你堅持要增加租金,那麼讓我們來合計一下,這樣對你有利還是不利。”
卡耐基先講有利的一麵。他說:“大禮堂不出租給講課的而是出租給辦舞會、晚會的,那你可以獲大利了。因為舉行這類活動的時間不長,他們能一次付出很高的租金,比我這租金當然要多得多。租給我,顯然你吃大虧了。”
對方很詫異:“怎麼卡耐基為我說話,難道他一點也不緊張,是想退租?”隻聽卡耐基接著說:“現在,來考慮一下‘不利’的一麵。首先,你增加我的租金,卻是降低了收入。因為實際上等於你把我攆跑了。由於我付不起你所要的租金,我勢必再找別的地方舉辦訓練班。”
停了一下,卡耐基繼續說:“還有一件對你不利的事實。這個訓練班將吸引成千個有文化、受過教育的中上層管理人員到你的旅館來聽課,對你來說,這難道不是起了不花錢的廣告作用了嗎?事實上,假如你花5000元錢在報紙上登廣告,你也不可能邀請這麼多人親自到你的旅館來參觀,可我的訓練班給你邀請來了。這難道不合算嗎?”講完後,他告辭了:“請仔細考慮後再答複我。”最後,經理隻得讓步了。
在經商與商務活動中,有的人由於知識麵窄,應變能力差,一涉及利益之爭就害怕不已,或者隻能機械爭執,不僅交易難成,還傷了和氣,使以後更難合作。所以,內心再緊張也不能流露出來,要放鬆自己,坦然應對。
避免攻心語成為空話
經商者如果把攻心語說實,也就是“彈無虛發”,必定收獲多多,業績超群。
一開始就讓對方心裏大安,然後,衝入其懷(逮住對方的話柄),“以子之言攻子之身”,逼得對方動彈不得……這種論戰方法,就說服術而言是最拔尖的。
一般人經常使用的是下麵的方法:如果口氣不對,或轉折無術,往往“一語撞倒山”,造成反效果。所以,使用時務必小心。例如:“以您老兄的知識程度,對這個理由當然知之甚詳。”“您對它全然不知?哪有這等事?我不相信。”
“您是故作不知,對不對?”
“這個問題,您應該了解的。”
“您該有這樣的想法呀。您不出麵,這個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您是個堂堂七尺之軀的男子漢。否則,我怎會求您?”
“我知道對您說這種話,是聖人麵前賣聖經。但是,左思右想,還是不得不打開窗子說亮話呀。”
也有比這些更高一級的說服術。例子如下:
“我知道必然這麼說,但是,進一層分析,它應該是這樣。”
“我做夢也沒想到您會反對這件事。”
“您的意見,我早就想過,倒不必多此一舉再問您的。”
最巧於運用這種戰術的人,他的話就顯得尖利,更咄咄逼人了。例如:
“這原就是您的意見呀,難道是我領會錯了意思?”
“根據您平時的主張,就是這樣。怎會錯了?”
“它本來就是從您的意見來的,豈可反悔?”
“您萬萬不會反對的。不過,為了鄭重其事,我還是再叮囑一番。”
以上所說的措辭方式經常用來“拖人進入你的步調中”,使之就範。
這些話術,句句考慮到對方的心理反應,采勸搶先機,拔頭籌”式的措辭,所以,效果遠比把自己的論調片麵強製於人,好許多倍。
有些經理人、業務員在談話時,常常把人間趣事或別人的話,套進話術之中,隻要對象合適,而且合乎時機,效果也相當大。例如:向喜歡羅曼蒂克或神秘情調的人,直銷高價品的時候,就說:“歌德說過……”
此語一出,你和你直銷的東西,一下子就給對方相當高級的印象,對方對你的親近感也隨著大漲。至於歌德是不是說過那句話,老實說,無關緊要,隻要你私自創造,而且夾著幽默的意味說出來就好,倒不必真的去翻查歌德的著作,看看他是否說過那句話。例如,對企業家就搬出曆史上的偉人。“可是,您也知道吧,拿破侖說過:‘我的辭典裏麵沒有不可能這個字眼’呀。”
“聲名遠播的閣下,怎會說出這種客氣話?隻要少去幾次夜總會,就可以買下這個價值連城的東西了。我的目的是幫助你成為更傑出的大號人物。”
這個收尾的話,可說是尊崇、激將兼而有之,由於這麼一兜轉,對方就產生了不妨買下的念頭。又如,對年輕女性就說:“某某人(舉出的男性,必須以眾所公認的標準紳士為限)說過:‘隻要看到穿它的女性,我就覺得這個世界變得更多彩,更美麗’,可見它是多麼吸引人。”
還有一種反其道而行的方法。譬如,你說:“使用這種化妝品,那些膽子小的男性,會以為卡門再世,惟恐奔逃不及呢。”
這句話可說是對方意料不及的驚人之語,也因而更具雙倍的直銷效果。
要是驚人之語仍然使對方猶疑不購,你就換個角度來個側攻:“說老實話,這個東西就有言語難以形容的缺點。那就是,它太高級,太完美了,這是它唯一的缺點。”
如此逗她一笑,再聊些張家長、李家短的話,費時約摸5分鍾,借此緩和她精神上的壓力。
攻心這一招,至為重要。就在她為了買,還是不買而舉棋不定、緊張的精神趨於鬆懈的時候,再一鼓作氣,發動最後攻擊。“瞧你,好像猶豫不決,為了讓您斷然做個決定,我就特別便宜一成。就這麼辦。唉,碰到您這樣的人,我隻有認輸了。”
或者你也可以這麼說:“瞧您這個人,也真壞。 本來就有意購買,卻故意讓我心焦情急。我隻好算您便宜一成了。”
說話說到人的心坎上,對方當然樂意聽。但要顧客盈門,其他的條件也要跟上,因為言而有實才能長期與顧客打交道。
怎樣做到不讓攻心語成為空話呢?
營造獨特舒適的環境,提供最佳質量的服務,是台灣南陽汽車維修公司爭取顧客的有效辦法。該公司“強調服務,不能隻是空喊口號”,建立並實施最佳品質服務的服務係統,正是南陽(新豐)落實服務策略的做法。硬件上,從維修服務設備的使用保管、經營管理的電腦化;軟件上,從服務人員的技術培訓、服務項目的確定以及修護品質的保證都製定出規範化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