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機智談判,順利簽約1(3 / 3)

你可能會說:“價格我們是不能再變了,但我們可以在其他方麵談一下。如果你接受這個價格,我可以親自監督安裝,保證一切順利。”或許你本來就是這樣打算的,但現在你找對了時機,不失禮貌地調動了對方,使他做出回應:“如果這樣,我也就接受這個價了。”此時對方不會覺得自己在談判中輸給你了,反而會覺得這是一次公平交易。

為什麼不能一開始就直接給予買方最低報價?讓對方容易接受交易是其中緣由之一,如果你在談判結束之前就全盤讓步,最後時刻你手中就沒有調動買方的砝碼了。

交易的最後時刻可能會改變一切。就像在賽馬中,隻有一點最關鍵,那就是誰先衝過終點線。作為一名深諳談判技巧的談判高手,應能自如地控製整個談判過程,直到最後一刻。

向客戶表達不同的意見

有些客戶乍看起來反應敏捷,常常在交涉進行到高潮時,忽然做出決斷,實則缺乏深謀遠慮,容易做出錯誤判斷。和這類客戶相處,最好的辦法就是經常給他潑潑冷水,提提意見,讓他保持清醒的頭腦,切莫感情用事,草率做決定。這時,你可能要用到說服性交流。

說服性交流要求根據客戶的興趣和需要,而不是根據你的興趣和需要同他們談話。在你說話之前吸引住對方的注意力。

至於在討論棘手的問題或商量複雜的事情時,彼此有不同的意見和觀點,這是難免的。不同的意見和觀點往往建立在否定他人意見的基礎上。如果方法不巧妙,很可能會使人處於尷尬境地,甚至得罪他人。因此,如何向客戶提出不同意見,大有講究。

盡量用商討或詢問的口吻,不用命令或過於絕對的語氣。當你要表達不同意見時,先可用較溫和的口吻說話。先商量,當對方仍堅持己見時,你再用堅定的語氣也不遲。商量是尊重人的表現,你非常尊重人家,即使人家不想否定自己的意見,不想接受你的意見,也會充分考慮你的意見,並給以相應的尊重。

大多數人,包括你自己,都習慣以自我為中心。這也不是件壞事,這使得你可以保護自己。不要假設誰會知道你的私心,把對你來說是最重要的事說出來。也要問問別人有什麼意見,這會給雙方的溝通打下良好的基矗

借助他人的觀點和做法替代自己的不同意見,也是一種好方法。有時,自己直接說出不同意見比較為難。此時,你可借助同類型的、對方也熟悉的,或已經明確的事例來替代自己的意見。同類型的,是指性質和類型相同的;對方也熟悉的,往往說服力強。

意見往往在溝通中解決。反過來說,溝通,意味著與別人進行意見交流。在與對方交流時,要求你把意見巧妙表述出來,引起對方思索和考慮,誠懇地聽對方的看法。意見不是無所顧忌地亂提。與那些充滿畏懼的、怒火中燒的、或是遭受挫折的客戶提意見,就更難了,因為對方一旦被那種糟糕的情緒所控製,他的態度會讓你感到難受,不知如何是好。例如這筆生意還做不做,那筆欠款還能按自己的意見要求對方支付嗎?等等問題,會讓你不知所措。但是,你選擇了經商,當了公司領導,做直銷工作,你就不要對自己在與他人溝通上的障礙感到絕望,或是放棄。否則你的事業做不好、做不大!再好的交流家也是一點一點磨煉出來的。

如果你需要別人協助,就用你的活力影響他們。例如,你要更新某人的電腦,並可能會打擾她的工作,你可以說:“我知道在這個不方便的時間打擾你,很不禮貌,但我將感激你的合作。我們的維修工作可以使你的工作係統恢複正常,我們將會在下午3點鍾到您那去,5點鍾就會結束工作。”

日本商人在談判桌上,多信守哈佛大學創造的“重點放在利益上而非立場上”這一格言,善於施展各種手段設置自己的意見,平衡各方意見。談判之前,日本商人要召開多次會議進行策劃,以決定最佳時機,提出意見。每個參加談判者都要背誦統計數據,考慮好對付預設的“敵情”戰略,談判要點分別編排在各個不同階段,所有計劃好的意見都要作為“炮彈”,不到節骨眼上決不能發出。

日本人盡量安排多一些人員參加談判,這樣既體現了團體精神,又可以輪番上陣,進行意見轟炸。然後又在接收對方的意見中作適當讓步。他們習慣提出諸多的提案,長時間討論,從中尋找時機。

把握簽單的時機

傳說南朝梁代張僧繇在牆上畫廠四條龍,沒有眼睛,後來在別人的要求下給其中兩條龍點上了眼睛,結果這兩條龍就飛上天了。可以說,做生意也一樣,當你在充足準備的前提下與客戶接近,向他闡述了較詳細的產品介紹或服務,並較好地回答了有關問題的時候,就應該想到整個直銷的目標是簽單——讓龍飛上天。那麼該怎樣來點這個“龍的眼睛”呢?

1.把握時機

釣魚的人都知道,當浮漂開始浮動時,雖然知道魚兒已經上鉤,卻不能把釣竿提上來,必須等到浮漂停止浮動,而且浮標一次、二次、三次地被拉到水麵下時才可提起竿來,不能太早,也不能太遲,否則魚就逃掉了。

談生意也是一樣,猶如畫龍點睛與釣魚把握提竿時機一樣,談生意一定要把握簽約時機,錯過時機,生意就很可能泡湯,所以一定要在關鍵的時刻去成交。

如何把握簽約成交的時機,各行各業不盡相同,但大體上有如下幾個要點:

頻頻詢問的時候——當客戶頻頻詢問商品性能、用法等情況時,就是被引發購買欲的征兆。

請坐下來談的時候——如果客戶把你從門廳請進客廳,便可能是對商品產生強烈興趣的表示。

開始談到價錢的時候——一對情侶交往一段時間覺得愛慕、誌趣相投,就會談到婚嫁,便是結婚的前奏。同樣,如果客戶談到價錢、付款方式等,便證明他已經很現實地考慮到購買問題了,可以視之為成交的前奏。

客戶的表情、態度開始變化的時候——比如客戶忽而陷入沉思,忽而表情開朗,屈身俯視商品簡介、說明,而且邊看邊屈指而數,口中念念有詞……這些都表明對方已在認真、仔細、全麵地考慮購買問題了。

問到售後服務的時候——便是可以嚐試簽約的時機。

生意談到上述最後一階段,便可以趁勢把話轉到成交簽約的問題上去。

就是在這個時機也要運用技巧,即讓對方感覺“我已經買下了”。 比如說:“我想你已經沒什麼問題了,對吧?好,這是購買契約,請在這兒簽字蓋章吧。”而如果對方說:“不,等一下。”那麼你應該說:“哦,是不是我的說明還有不清楚的地方?”總之,要始終把客戶誘導到決定購買的意向上去。不管對方如何反應,都要準備妥善的應付言辭,而且言辭一定要得體、巧妙。如果說出“難道你不買嗎?”之類的話,那就愚不可及了。

2.協助客戶決策

可以說,促成生意的關鍵在於客戶的決策,無論你怎樣的精明也不可能代簽,因而重要的是在於你協助客戶決策。

3.快速簽單

白紙黑字,往往會讓人感到事情已定,因而,嫻熟的簽單往往會讓客戶在不自覺中就會默認。因而,你在與客戶的交往中,一旦有成交的時機,就趁機做好簽單準備,諸如填寫好客戶的姓名、感興趣的產品等。這樣,客戶就會在緊張的氣氛中感到直銷人與自己正做一件對其有利的事。

4.適當優惠

很多人都存有占到便宜而沾沾自喜的心態,買主與賣主之間“砍價”就是這個道理,同樣,在商談中“砍價”也是常有的事,在關鍵時候“點睛”是你促成交易的另一種高明的方法。

起初,要適當地留有餘地,即妥協的空間,然後,在進入談判的時候,就會得心應手了。這就是適當優惠。

學會簽約

簽約是指直銷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客戶基本同意成交。不管客戶最終應承還是拒絕,都意味著你目前進行的工作已取得初步的成果,可以做一個了結,這種意向的結果被稱為簽約。

1.簽約的作用

簽約是你測量客戶內心想法的最直接有效的武器,通過簽約,你能夠了解客戶目前心中的想法。

真的有興趣還是沒有絲毫興趣;

可以發現客戶目前還有哪些不願購買的異議,除非能化解它,否則客戶最終將會拒絕成交;

發現客戶真正關心的結點。

另外,簽約依使用的場合與目的,通常分為三種:

2.最終簽約

最終簽約是指最後要成交的過程,這也是你通常最緊張的時刻。對你而言,你投下的努力,祈盼的結果,將在此一時刻揭曉。就客戶而言,他必須下個決心,做個決定,必須克服心理上的搖擺不定,給對方做出明確承諾或回絕。

3.中途簽約

中途簽約能讓你逐步展開直銷,把工作推向最終的簽約。如獲得與有決策權、有購買能力人的會麵,獲準進行事實調查,客戶同意聆聽產品說明會,客戶同意你產品具有那些特殊利益……

這些中途簽約有如建築工程的地基與支柱,讓你能更堅定地朝最終簽約邁進。

4.試探簽約

某甲:如果您能早一天安裝就能早一天提高生產量,現在開信用證,正好可以趕到月底的船期進口,否則船期要下月底才有,是否您現在就同意安裝,我們立刻通知銀行開信用證進口?

某乙:李經理,您剛才已看過操作示範了,我們的價格相對也非常合理,是否明天就開始給你送貨?

上麵兩個試探簽約的例子,你可以假設直銷至這個階段,客戶應該已願意購買,而用試探的方式企圖簽約。

隻要你認為時機成熟,你就可采用試探簽約,因為試探簽約若是不成功,客戶必然會說出目前仍不能同意的理由或異議。此時,你可使用直銷學中的異議處理技巧,進一步解除隱藏在客戶內心的異議,使你的直銷進度往前再進一步。

5.簽約的準則

最終簽約、中途簽約、試探簽約有哪些準則呢?最好遵守三個準則。

經常簽約。經常簽約能讓你顯得更犀利、更有效率、更能引導直銷的方向及進展。

對每一個直銷重點要做簽約的征詢。

當你說明完每個重點後,要做簽約的征詢,以確認是否是客戶的特殊利益。

重大異議處理完後即簽約。

化解了客戶提出的重大異議後,你即可進行簽約。因為相對於其他的異議,它們則顯得已不重要,客戶提出時,也不會過於堅持,或者你也可做相對的小讓步,將無損於完成直銷的目標。

小心結算詐騙

1.合同

結算詐騙多始於合同製定不嚴密。如:上批貨銷完再付款——隻要上批貨有一點沒銷完就有理由不付款;驗收合格後再付款——收款後說驗收人不在,過幾天才能回來,或找借口說產品不合格,拒絕付貨款,甚至以“供貨質量不合格使我蒙受損失”為理由反咬一口。

遇到這樣問題的對策有:

企業建立購銷合同要參考標準法律文本;

正式購銷合同由專業人士把關;

注重對客戶的資信調查;

不要怕麻煩,把合同拿去公證。

2.票據

常見的是利用信用付款方式,如信用證、商業彙票轉賬支票等,或幹脆製作假支票。詐騙方常以故意寫錯支票抬頭、開戶行號等手段造成支票已付的假象,騙取貨物。

遇到這樣問題的對策:

培訓業務人員識別假票。核對抬頭、賬號、暗記。觀察支票號碼與簽發行號是否相符,對有字號大小不一,汙損痕跡的支票特別要小心。

尋找工作作風嚴謹的開戶行。有些企業會認為那些工作認真核查嚴格的開戶行給自己造成麻煩,反而願意找那些“工作靈活”的銀行合作,結果詐騙發生後才知道後悔。

銀行人員對識別假票據有專業經驗,必要時可找他們來核對。

不見兔子不撒鷹。票據收到確認無誤,鑒發行提供書麵證明或開戶行確認已收到後再發貨。

收款的六字真經

1.“預”

未雨綢繆。回款開始於直銷之前。與其在應收賬款追討上耗費精力,不如在客戶選擇信用發放上早下工夫!

2.“快”

債務發生後,要立即要賬。據英國直銷專家波特·愛德華的研究,賒銷期在60天之內,要回的可能性為100%;在100天之內,要回的可能性為80%;在180天內,要回的可能性為50%;超過12個月,要回的可能性為10%。另據國外專門負責收款的機構的研究表明,賬款逾期時間與平均收款成功率成反比。賬款逾期6個月以內應是最佳收款時機。如果欠款拖至一年以上,收款成功率僅為26.6%,超過兩年,成功率則隻有13.6%。

3.“勤”

經常要賬。對那些不會爽快付款的客戶,如果業務員要賬時太容易被打發,客戶就不會將還款放在心上,他會覺得這筆款對你來說不重要,能拖就多拖幾天吧。業務員經常要賬會使得客戶很難再找到拖欠的理由,不得不還你的款了。

4.“纏”

對某些總想方設法不還錢的客戶,討債人一定要有不達目的不罷休的精神。山東省一業務員想出一套心理討債法:他設計了一套討債服,擬一張討債公告貼在對方門口;準備一張破鑼去討債時敲,讓欠款的人的麵子沒處放。他去找一個債務人要賬,債務人開始不承認,討債方拿出證據後對方又說沒有錢。第二天這位業務員就開始調查債務人的經營項目及位置,知道他有一個飯店生意很紅火。就和對方攤牌:“如果你不還債,我就穿上討債服,寫上討債公告,帶上破鑼,去站到你門前。”債務人聞言變色,態度一下子就轉了180度,同意還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