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機智談判,順利簽約1(1 / 3)

掌握成功的談判策略

迪巴諾公司的麵包非常有名,可是一家飯店卻不向他們購買麵包。4年來,迪巴諾每周拜訪一次這家飯店的經理,也參加他的會議,甚至住進這家大飯店,但他的強攻和側擊均未奏效。

迪巴諾回憶說:“我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我想改變一下策略,就調查他關心的問題。很快,我發現他是飯店協會會員,而且熱心協會的事,凡協會召開的會議,他都會趕去。我再去拜訪他時,就以協會為話題,引起他的興趣。他和我談了很長時間協會的事情,還說這個協會給他帶來了樂趣,他準備擴大組織,又邀我參加。談話時,我未提及麵包。幾天後,飯店打電話,讓我把麵包樣品和價格表送去。我有些喜出望外,趕到了飯店。飯店的采購組長說:‘我猜不透你怎麼使老板那麼賞識你。’真讓人哭笑不得,迪巴諾麵包並非無名,向他直銷了4年,都未售出去,如今僅關注一下他關心的事,形勢竟改觀。如果沒有發現他關心的事,恐怕現在仍窮追不舍呢!”

談判就是不流血的戰爭。要想在談判中獲勝,達到預期目的,直銷員要掌握一些談判策略,成功的策略往往使談判獲勝50%。現實中,以下幾種策略常用。

1.攻心戰

在戰略戰術中,兵家常用攻心戰。談判中攻心戰運用頗多,它從心理與情感角度解決分歧,而達成協議。攻心戰經常使用策略如下。

(1)滿意感

使對方在精神上滿足的策略。即待他禮貌、關注他提出的問題,並盡力解答。解答以利於對方理解為準。重複提問也應耐心重複解答。並做些證明,使解答令人信服。接待周到,使他有被尊重的感覺。敘談雙方友誼及分析對方做成買賣的意義,使其感到“溫暖”和“實利”,達到“促進”的目的,對方滿意時,就會付出高價。所以你製造“滿意感”,運用“滿意感”的策略,能保護自己的利益。

(2)頭碰頭

大會談判外,雙方小圈子會談解決棘手問題的做法。由雙方主談加一名助手的小範圍會談,也稱為頭碰頭會談。這種策略有較強的心理效果;加重了主談的責任性,突出了問題的敏感性,寄希望於關鍵人物及談判方式。這種會談可以隨時進行。

(3)鴻門宴

鴻門宴指做某事的表麵不在於此,勸宴”之形,“意”之本。通過宴會緩解氣氛,減除心理戒備對立情緒。

(4)奉送選擇權

讓對手挑選自己給出的解決方案,自己不反悔的做法。具體做法有擬出技術方案或服務方案、價格條件各幾種,讓對方挑。如:兩條生產線,可放在兩個廠房,兩個廠房兩個方案。服務:人多時間短,人少時間長等方案常常使用。使用這種策略,應注意時機:在僵持到雙方疲倦或很長時間後,或談判成交前提出,效果最佳。

2.蘑菇戰

“軟磨硬泡”反映了對耐心、耐性和韌性的要求。它也是一種策略。

(1)疲勞戰

買賣雙方均有誠意,有時日程安排得滿,一口氣談判十幾個小時,有時到淩晨,以求達成協議。除了時間限製外,也有人為使用的疲勞戰。這種策略目的是幹擾對方,瓦解其意誌,製造漏洞,從而以達成協議有利己方。

(2)泥菩薩

不論談判人員是虔誠還是虛偽,像泥菩薩一樣,不進也不退,立在原地。這也是策略,談判中對於不同意的建議,持否定態度,即守著不動。隻有對方無望了,改變了態度和建議,你才考慮態度。

(3)擋箭牌

擋箭牌策略是談判人持盾牌,擋在立場前,同時尋找借口,以推托真實意圖的做法。另一做法是隱蔽手中的權力,推出“假決策人”,以避免即刻回答對方的問題。

(4)磨時間

磨時間是以時間做論戰工具。即在一段時間裏表示同一觀點,等對方改變。可反複說理,態度和氣。不講話也突出無奈,在“無可奈何”的表情中等待著談判時間流逝。這一招,對異國談判的人壓力很大。在這一招中避免“閑扯”或開玩笑“消磨”時光。因為“磨時間”戰術是策略,是有目的的行為,是受控狀態。

3.影子戰

影子戰以虛為主,以情報見長。利用信息流傳的狀況,製造符合邏輯的假象,使對方接受自己的條件。策略如下:

(1)空城計

談判中的“空城計”與三國的“空城計”不同。一為了退兵,一為了要條件。但在做法上均一樣——你作賣方時要以無充有。談判專家的概念:空城計是以“開最高的價,你作賣方時要出最低的價震驚對方”的做法。

(2)欲擒故縱

雖然急需做成交易,但在談判中卻表現出不在乎談判成敗的策略。在做法上,應使自己的態度半熱半冷。在日程安排上,不急切,隨和對方,既禮貌又可利用與己有利的條件。在對方態度強硬時,讓其表演,采勸不怕後果”的態度,讓他摸不著頭腦,製造心理優勢。該策略的基點是“擒”,因此“縱”時,是“積極”的縱。通過積極的“縱”降低對方談判的價碼。怎麼做才算“積極”呢?第一,每一“縱”都給對方留下“機會”,待對方等到這個機會時,會“珍惜”。第二,注意言談,避免從情感上傷害對方,造成矛盾轉移。

(3)聲東擊西

轉移對方注意力,以求實現自己的談判目標就是聲東擊西。即在無關緊要的事上糾纏不休,或是在某一問題上大做文章,分散對方對自己要解決的問題的注意力,在對方無警覺時,實現自己的談判意圖。

(4)木馬計

在談判中,以有興趣、認真考慮對方建議的態度,從對方搞到信息,再攻擊對方,以求有利於己方條件,叫做“木馬計”。

運用“木馬計”關鍵在對方的邏輯思維中,這麼提問,實屬應該。此外,對方感到此舉對自己有利,樂於遵囑而行。再者,這種計策要有個“延後時間”。

4.強攻戰

強攻戰是在談判中以強硬立場迫使對方讓步的策略。談判中,可采用各種形式表達強硬態度。在製造心理優勢,維護利益方麵有作用。

強硬的談判人員表現為:開始要價高(賣方)或出價低(買方),並堅持其所提要求,退步很小;隨著談判深入,讓步越來越小;不怕形成僵局。做法如下:

(1)針鋒相對

針對談判對手的論點和論據,逐一駁斥,堅持自己的立常並針對他的論據邊駁邊立新的方案。

(2)最後通牒

在談判僵持階段時,宣布某個期限作為談判成敗的最後決定時限,逼對方做答複。

(3)最大授權

對某方案表示感興趣,但自己的最大授權不能接受該方案,迫對方修改建議。如賣方將報價從7億降到6億,買方說:“你的方案不錯,但我隻有5.5億的預算。”這是“最大預算”策略的運用。買方用資金預算限製對手的要求。運用這個策略時應注意留餘地。在對方不管你“最大”真假,堅持原立場時,可救危局。使用這個策略應有“保密”觀念,因為這招也會讓對方證實你的底牌,時機掌握不好,會達不到預期效果。

5.蠶食戰

蠶食戰是以小積大,逐漸達到預期談判效果的策略。此策略在談判中,不能一下子達成協議。談判人員的思想應頑強向談判目標靠攏。具體策略如下:

(1)擠牙膏

如牙膏一樣,即不施加壓力不讓步。談判中,雙方均有多種方案,但這些方案是在對方的壓力後才出台的。而且各部分可以分批讓。運用這種策略,應善“壓”(說理),壓對方讓步,要有耐心和足夠的時間,急躁不但看不到對方反應,還等於主動放棄了勝利。

(2)連環馬

即你要我的條件,我也要你的條件,談判中互換條件,互換不是白讓掉自己的要求。在“一對一”的交換中,會出現“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3)“挖灶增鍋”

談判中的“挖灶增鍋”是多列名目,以增加費用或談判的設防。這種策略主要在對方做報價時使用。 表現著價格“詳細”,但還可把虛頭打進報價中。

(4)小氣鬼

小氣鬼是在讓出條件上,斤斤計較,不放過的做法,這種策略以退為進。讓了點,糾纏對手不放,這對你談判時消耗對方銳氣,堅守立場有效。

6.擒將法

在談判中,許多事態取決於主談人。因此圍繞主談人會出現激烈的爭鬥,通過這場爭鬥,實現談判條件。其策略有:激、寵、告。下麵介紹“擒將法”的戰略技術。

(1)激將法

以話激對方的主談,使其感到他所堅持的觀點已直接損害形象與榮譽,從而動搖所持態度,這種做法稱“激將法”。具體做法有“直接激對方主談”、“間接激對方主談”,可以“能力好壞”、“權力高低”去激對方。

(2)寵將法

以好言頌揚對方,以物品贈送對方,使對方產生好感,放鬆思想的戒備,軟化談判立場,從而使目標得以實現的做法,稱“寵將法”。

(3)告將法

在對方主談的上司前說他的壞話,達到施加壓力、動搖對方主談意誌,或撤換主談的目的。

7.運動戰

在第一項談判時,要準備預防措施,不限於一個陣地談判的策略,屬“運動戰”。“運動戰”式的談判創造了成功的機會,確保了談判目標在預定期限實現。

(1)貨比三家

在談判某筆交易時,同時與幾個供應商談判。這種策略廣為人知,且是商業上最有效的策略。買賣人都應會用此策略。做法是把賣方或買方請來,同時展開談判,得到對比,擇優簽約。

(2)紅白臉

紅白臉是軟硬兼施的策略。其做法是,以兩個人(或一個人)扮演“紅臉和白臉”,使進退有節奏,效力更大。

使用這種策略應注意:①扮“紅臉”的人既要“凶”,又要出言在理。 比如,態度強硬,但處處講理。決不可“橫蠻”。外表上高聲屬“俗相”。“紅臉”也可有笑容,“立潮硬、“條件”狠;②扮“紅臉”的人應為主談人,要求善於把握火候,及時請對方就範;③若一個人扮演“紅白臉”,要機靈。如聲色俱厲的時間不宜過長。說出的“硬話”要留有餘地,萬一衝動之下,反而被動時,最好“暫停”。讓“對方去彙報、研究”;④化整為零。將整體不能談的條件,分塊實現的做法。

8.外圍戰

為了保證談判效果,談判人員要清除影響雙方談判決心的因素,澄清談判的形勢,掃除談判外圍障礙,稱為“外圍戰”。策略如下:

(1)打虛頭

在談判價格之前,分析報價的虛頭,並展開價格格鬥,力求水分盡可能少點,需再還價。這種策略做法有兩種:設多餘的物品,或服務不切實際的費用。

(2)反間計

反間計即在談判中可挑撥賣方或買方之間,如使主談人與其同僚間不和,以尋找機會實現談判目標的做法。反間計使用辦法有:尋找矛盾、利用矛盾、製造矛盾。

使用反間計應注意,使用的“引子”應與“現實”沾邊。用理智人認為“可能的事”挑撥方有作用。使用此策略時,總是伴隨著目標進行,不能盲目使用此計策。這種計策效力有“時間性”,啟動該計時,應加快“目標”的實現過程,等真相大白時,是非說不清了,況且爭鬥者中,已有人得到合同,沒興趣去證明什麼。

(3)中間周旋

當參談雙方陷於矛盾中不能自拔時,從外界尋求有影響的力量,把矛盾予以緩衝並使他們接受新方案叫“中間周旋”。該策略中“中間”的含義廣泛。兩方矛盾人外的第三者,均可稱為“中間人”。

(4)緩兵計

為了完成另一個談判目標,對目前談判既不說“行”,也不說“否”,使其處於等待狀態的做法稱為“緩兵計”。做法有:請其“等待回答”,對於不能讓其走的對手,給他“新題目”讓其準備。或安排新會談,以探討各種題目為由拖延時間。

9.決勝戰

談判到了一定階段時,不能再拖延了。從雙方情緒、上級要求、交易的意義均使談判要進行最後交鋒,決定談判是否成功的做法稱“決勝戰”。此處應說明:談判無勝負之分,可能雙方在局部談判中,有勝與負的評論,主談人的言論,會給第三者優劣之鑒,但就談判結果,是雙方接受的協議,對在某種壓力下成交的條件令人似有“敗感”。但針對競爭者,你還是勝了。

(1)抹潤滑油

抹潤滑油即為了解決最後的分歧,做些對己方利益影響不大、但對對方仍為有利條件的讓步稱為“抹潤滑油”。

(2)折中調和

折中調和,也叫共同向對方靠攏解決談判的最後差距。折中也可以“條件”換“價格”。

運用這種策略應注意以下條件:①時間。在談判尾聲時,不率先提出折中,保持“再折中”的機會;②不搞絕對折中。條件基本達到成交要求時,可折中。如差得很遠,談判“尾聲”,也不能同意折中。③搞折中時,自己應還有餘力。運用這種策略後,自己必須多得利了。

(3)三明治

三明治做法即將不同水平的條件一齊打出,讓對方都得接下“三明治”,又稱“一攬子交易”。從規模上講二者涉及的買賣大小不同。規模小,以“三明治”命名,規模大,以“一攬子”命名。

(4)釣魚計

以不利於對方的條件吸引對方,使其與你談判到底,稱“釣魚計”。它也是以小利為誘餌以取大利成交的做法,“釣魚計”在全局談判中均可使用,但瞄準的是最後成交。

選擇恰當的提問方式

提問是談判的重要內容。 邊聽邊問可以引起對方的注意,可以傳達自己的感受,引起對方的思考,並為其思考提供既定的方向;可以獲得自己不知道的信息,讓對方提供自己不了解的資料;可以控製談判的方向,使話題趨向有利於自己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