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路故事的故事漫畫可以用於非虛構類寫作。在塞斯密斯小學,溫蒂·哈格雷老師的一年級學生去參觀水族館後,用故事漫畫寫作。每一個空格用來描述一件學生做的事情,比如看見的、學到的或喜歡的事情。
在第44頁上,第一個平路故事可以畫四張圖,而第二個平路故事隻畫一張大圖。教師根據主題來決定用哪一張圖。一篇關於秋天的文章可能包括季節的四個方麵——天氣、節日慶祝、在這個季節我喜歡做的事,以及秋天的氣味——正好用到四張圖。一篇關於我的龍的文章,或許隻需要一張圖。
第一課:介紹平路故事和爬坡故事
故事漫畫可以幫助年齡大的學生來計劃和組織他們寫作的點子。每一個格子代表一段文章,可以用細節和舉例來擴充內容。
·課程開始:
雖然我們念的每一個故事都不同,但故事通常都沿著一條道路發展。我們把這條道路叫作故事的結構。有一些故事是沿著一條平坦的道路發展的。
(在黑板上畫一條水平線。)
我們把這個稱為“平路故事”。通常這些故事是在描述一個人物、一個地點或一個事件。寫作者會圍繞題目補充很多細節,還需要用一條主線或者重複的詞語讓故事平穩發展。
另外一類故事稱為“爬坡故事”,這些故事由一段平路開始,發展一段時間後,突然之間,一些事情發生了!
(畫一條水平線,然後將線先向上再向下畫,變成一個山坡形狀。)
寫作者用這整條線開始的平直部分來給我們介紹一個角色,然後發生了一些事,故事開始爬坡。你或許會留意到故事爬坡的開始,作者會寫“一天……”“突然……”。當然,作者不能讓讀者停在山頂上不知所措。作者得解釋問題如何解決,將讀者再一次帶回地麵的平路上。當道路回到平路的時候,這個故事便結束了。當你寫一個爬坡故事的時候,你必須沿著這樣一條路走:走——走——爬坡——爬坡——下坡。
·平路故事的例子:
平路故事:雪
雪,亮晶晶,冷冰冰。雪靜靜飄落,給我的後院蓋上一層白色的毯子。雪,讓鳥兒有機會留下腳印。雪,是冬天的魔法。
解釋:這是一篇平路故事,因為作者隻講了一件事——雪,並且加上很多細節的描述,但實際上並沒發生什麼事情,所以我們一直在一條水平線上。
·爬坡故事的例子:
爬坡故事:喬治猴迷路了
教師示範
喬治猴和媽媽、弟弟一起住在叢林裏。喬治猴喜歡用尾巴從一棵樹蕩去另一棵樹;從他弟弟的毛上捉走虱子。
解釋:這是一篇故事的平述部分,用一些細節和例子來介紹人物。
有一天,喬治猴在叢林裏迷路了。他到處尋找媽媽和弟弟,可哪兒都找不到。
喬治猴爬到一棵樹上,哭了起來。
我們不能在這裏結束故事,因為讀者會發瘋,他們會問:“喬治猴之後發生什麼了?”所以我們得解決問題,結束故事。
突然,他看到媽媽和弟弟在樹底下。
喬治猴爬下樹,給了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
(故事結束)
·給學生解釋清楚,留給他們一些時間練習寫平路故事和爬坡故事,將閱讀和寫作聯係起來。
(我們閱讀時,也會留意到這兩種類型的故事。)
第二課:介紹詩歌
·為了引入詩歌,討論故事和詩歌的不同之處,需要將一首短詩展示在電子黑板、白板或互動白板上。
·要求學生念一遍,然後和一位夥伴討論一下,這是平路故事還是爬坡故事。(兩者皆不是,因為這是一首詩。)
·解釋給學生聽,詩歌有時候可以說故事,有時候則描繪一樣東西。
·問學生:
什麼是詩歌?你怎麼區分故事或詩歌?(看上去有不同:短小的句子,更多空白;聽上去有不同:有韻律,有時候重複,有時候押韻。)
·解釋了平路故事和爬坡故事,學生也需要學寫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