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剛開始教書時,喜歡去為教師提供教育資源的書店,那裏有許許多多的課程範例,足夠我逛一整天的。那些“罐頭課程”或寫作預備課是我最喜歡的:有的以一個故事作為開始,有的以能夠馬上吸引學生注意的神秘主題開篇,讓他們帶著興趣投入寫作。他們開始寫作,留給我十五分鍾時間喘喘氣。雖說學生看上去很興奮,而且也交出了合格的文章,但這些在寫作檔案夾中的一篇篇隨意而孤立的文章,卻讓我感覺缺少從宏觀角度來思考問題的意識:我為什麼要寫作?我怎麼用自己的想法來激發別人的想法?怎麼利用自己的經驗來作為寫作的靈感來源?我用哪種寫作技巧來抓住讀者的心?
入行差不多二十年後,我依舊不停地問自己:這門課程的目的是什麼?在學生整個的學習體係中,這門課應起到什麼作用?在教授學生之前,我需要他們知道自己為何而學,知道這門課在他們整個的學習體係中會起到什麼作用。教授寫作的過程也不例外。我不再單單教授學生寫作課,而是讓每一堂課程都成為孩子整體學習的一部分。所以,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在開始一個教授特別策略的寫作課程前,教師應該預先引入一些宏觀問題:寫作的意圖、寫作的資源、寫作的種類、寫作的工具等。這些問題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一個優秀的寫作者是怎樣的,這樣,之後的寫作課才更加有意義。因為,寫作課已成為整體學習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