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節知識貶值一例(1 / 1)

新知識如果是對原知識體係的補充,那麼新知識會使原有的知識體係升值;新知識的產生如果是知識體係的一次更新,就會導致大範圍的知識貶值現象。

知識這個東西有很多特性,比如說,物質是守恒的,知識也守恒?比如說,物品的使用是有損耗的,但知識卻越用越多。當然,知識也會貶值,卻不是因為使用的緣故。請看下麵這個事例。

1994年8月24日,韓國株式會社LG電子、湖南曙光電子集團公司、LG電子(中國)有限公司、湖南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合資組建LG曙光電子有限公司。投資額為2.3億美元,韓方(韓國株式會社LG電子、LG電子中國有限公司)占54.06%;中方(湖南曙光電子集團公司、湖南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占45.94%。新組建的公司生產彩色顯像管、顯示器及零部件。

一期工程1996年5月28日建成投產,年生產能力300萬隻彩色顯示管。後經過擴建,累計投資6億美元,建成2個工廠、5條生產線,形成年產彩色顯像管、彩色顯示管1200萬隻、電子槍1300萬支、偏轉線圈600萬隻的生產能力。產品內外銷約各占一半,外銷市場主要是東南亞國家。投產以來發展迅速,生產規模每年都以39%的速度增長。到最高峰的2003年,彩管銷量900萬隻,銷售收入52億元人民幣,稅收2.88億元,利潤約2億元。LG曙光電子有限公司成為中國第二大彩管生產廠、中國電子百強企業、湖南省最大的電子企業、LG集團在海外投資最成功企業。

然而,從21世紀初開始,國內電視機市場一個顯著的變化是,高清平板取代CRT(一種使用陰極射線管的顯示器)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在國內一二級城市市場中,平板電視已經在銷售額上超過了傳統CRT電視。這一變化在歐美市場出現更早。平板的崛起給CRT帶來了極大的衝擊,彩管業陷入行業性虧損困境,國內的彩管企業在2005年全部虧損。LG曙光電子有限公司也是從這一年開始,銷量大幅減少,出現虧損。而且這一趨勢一直在加劇,沒有好轉的跡象。

麵對這一變化,LG曙光電子有限公司所采取的對策是CRT超薄化改造。2005年,董事會通過決議,在原生產線上進行SUPERSLIM(超薄、短尾管)改造,使CRT顯示器從50厘米下降到35厘米左右。

理論上CRT超薄化改造的確可以延長CRT電視和彩管的生命周期。不過,CRT平板化後,由於顯像管變短,偏轉角度增加,電子束到屏幕四角和到屏幕中間的焦距比遠遠超過普通CRT,在聚焦時會出現散焦現象,在屏幕四角最為明顯,這嚴重影響了畫質的清晰度、透亮度以及色彩的飽和度;同時變短的顯像管會造成高壓穩定性變差和圖像幾何失真。這是技術問題。還有,超薄CRT必須對生產線進行改進,必定會增加生產費用,增加的費用就會體現在商品價格上,同等尺寸的超薄CRT價格要比普通CRT電視機貴大約1000元。因為這個原因,所有進行了超薄化改造的整機廠和彩管廠在試探性推出超薄CRT產品後,一直未上量。

即使CRT超薄化改造可以延長CRT電視和彩管的生命周期,被平板取代也是遲早的事,不過是苟延殘喘。因此,LG曙光電子有限公司最終隻有兩個結果,要麼轉產平板產品,要麼關門。然而,這兩個結果都意味著原生產線報廢,租值歸零。這個公司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由盛而衰,是一種典型的知識貶值現象。如同黑白電視被彩電替代一樣,模擬電視被數字電視替代,這種技術升級(知識更新)使企業的租值歸零。當一個行業發生知識更新,一批企業會死掉,一批企業會興起,整個行業重新洗牌。

這種知識貶值現象不限於電子行業,隻不過電子行業知識更新的速度快,周期短,這種現象更頻繁。其實,在經濟學界,我們也可以觀察到知識貶值現象。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經濟學界出現了一次大的知識更新,從歐美引入的經濟學(主要是價格理論和新製度經濟學)得以廣泛傳播,並取代了從前蘇聯引進的那一套經濟學說。在這一過程中,一批人原先投資累積的資產,如江湖地位、名聲、租值歸零。表現出來的現象是,與此前的顯赫形成巨大反差,被無情冷落。對此,這其中年輕一些的人,其選擇如LG曙光電子有限公司在原生產線上進行SUPERSLIM改造一樣,對原來那套學說加一些所謂現代經濟學的修飾,企圖收點殘租,盡管看上去不倫不類。年紀大一些,已沒有餘力再搞什麼“超薄化改造”,卻試圖阻止知識更新過程,其所作為就不說了吧。經濟學界是非不斷,很多現象的產生是因為知識更新引起的知識貶值所致。

新知識如果是對原知識體係的補充,那麼新知識會使原有的知識體係升值;新知識的產生如果是知識體係的一次更新,就會導致大範圍的知識貶值現象,因此知識的傳播會遭受巨大的阻力。然而我們發現,在市場中,發生知識體係更新時,知識傳播的阻力是最小的。市場製度為什麼有這種效果,有待後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