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包括中國大陸)的快速工業化,一個重要特征是通過知識資產的有償複製使他人幾百年積累而成的工業知識(如何生產出來、如何賣出去的一整套知識),在這個地區得到了快速普及。如果一定要說東亞工業化有什麼創新,那就是找到了一些新的知識資產的交易方式(或者說知識資產的市場合約),如代工生產。
20世紀90年代末期,長沙一家服裝企業沿京廣線布局,在廣東、福建、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及北京等地開設了2000多家加盟連鎖店。然而,大約一年以後,加盟連鎖店所剩無幾;更要命的是,此舉自絕後路,企業陷入破產。從這個例子中,我們可以得到什麼啟發呢?
有人考證,加盟連鎖(又叫特許經營)這個模式,是在1000多年以前由河南嵩山的少林寺發明的。嵩山少林寺當時被稱為天下第一寺,聞名遐邇。其他地方的寺廟為了吸引信徒,也想利用這塊牌子。
於是少林寺向其他一些寺廟轉讓“少林”這塊牌子,條件是要得到一些現金。從而在其他地方出現了許多少林寺,福建有少林寺,廣東有少林寺,甚至在韓國、越南也有少林寺。不知現在的加盟連鎖同少林寺有沒有直接淵源,做法的確相差無幾。特許權人把自己擁有的知識資產(比如品牌、商業技術)的使用權轉讓給一個特許經營者,特許經營者在契約規定的地理範圍和時間期限內使用這種資產知識,並為使用這種知識資產向特許權人付費。具體到服裝的加盟連鎖是,特許權人授權使用他擁有的品牌(商標)、圖形設計、商業技術(如商業模式),同時有義務提供貨源;特許經營者使用對方提供的知識資產,並向特許權人付費,同時有義務隻從特許權人那兒進貨。
知識資產,諸如品牌、商業訣竅和技術訣竅,是富有價值的,它比有形的物質資產重要得多。假定可口可樂在全球各地的有形資產一把火燒光,隻要它的品牌不受損,秘方不外泄,不過是受了點皮外傷;反過來品牌受損,秘方外泄,有形資產完好無損,可口可樂也是萬劫不複。德國和日本在“二戰”後變成一片廢墟,但在戰後其經濟很快恢複並高速發展,這好像是一個謎。大火燒不到知識資產,戰爭也摧毀不了知識資產,德日在“二戰”期間隻是物質資產被摧毀,知識資產完好無損,這是他們的經濟在戰後迅速複興的主要原因。
知識資產為什麼這麼重要呢?讓我們以品牌為例來加以說明。
買者和賣者相遇要通過一個搜尋過程。在長沙街頭我們依然可以見到原始的搜尋,挑擔小販沿街叫賣。搜尋要消費資源,這就是搜尋成本。可以想象沿街叫賣這一類搜尋其成本會有多大。物品的品質在很多情況下是不可能通過肉眼觀察加以判斷的,比如去人才市場招聘一個人,那些前來應聘的人本事如何不可能一目了然。這就是說品質是要想辦法費工夫才可以了解的,這就是品質考核,考核同搜尋一樣需要消耗人力物力,從而產生考核成本。品牌有什麼用呢?
品牌是一個信號傳遞係統,它向社會傳遞了兩種信號,一種信號是告訴你它是什麼樣的產品或服務,在何處可以買到,其作用是節約搜尋成本,所以一種牌子的知名度越高,知道這種牌子的人越多,就可以使更多的人免於搜尋,其價值就越大;另一種信號是傳遞有關品質的信息。一開始是人們的消費經驗表明某家的商品或服務質量好,而且質量很穩定,通過口耳相傳形成了口碑,口碑可能是最早的品牌。口碑有什麼好呢?人們更願意購買這種產品或服務,而且願意出更高的價格,因為有口碑的產品質量好而且穩定,人們可以免去品質考核,從而節約了考核成本。受此啟發,商家就會主動維護它的商譽,並進而建立起一個維護係統,包括質量檢驗、售後維修、宣傳推廣等。現在,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買東西隻需看牌子而不必進行質量考核,因為牌子已經傳遞了品質信息。品牌的美譽度越高,其質量就越是穩定可靠。很多人以為品牌隻是一個符號,殊不知它是由存在於企業內部的一個商譽係統生產出來的一種知識產品,其作用是節約人們的搜尋成本和考核成本。作用有多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