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即使很有錢,也不忙於出名(1 / 1)

浙江商人張紀元曾表示說:“在浙江有許多這樣的商人,他們即使很有錢,也不忙於出名,隻顧悶頭賺錢。浙江人相對內斂,自認為還沒有到高調的時候,他們總是刻意保持低調。如果浙江人認為時機到了,同樣也會高調起來。”

浙商,被稱為中國第一商幫,“良賈深藏若虛”的做事風格為他們贏得了掌聲。他們雖然都很有錢,但是他們不會去炫耀,如果不是專業的統計數據,他們當中許多人都不會主動去吸引眾人的目光,因為他們從不把“名”作為奮鬥的目標。

在浙江慈善公益性質的基金會有近200個,浙江人做慈善一直是比較踴躍的,比如全國第一個非公募基金就是在浙江的永嘉成立的。

吳先生是中國微笑行動工作部駐杭州辦事處的負責人之一。他表示:“由於這種專項行動更容易看到直接的慈善效果,也逐漸受到浙商們的關注,目前有30多家浙江企業參與了這個行動。捐助一兩萬,就能幫一個孩子完成手術。三年時間有5000個家庭受益。”

吳先生透露:“在捐助的現場,最多的款項是一次捐助50萬元,是餘杭的一家房地產公司。這名企業老總表示,捐助的前提是不出席任何儀式,不做任何宣傳,隻需要收到受捐助孩子的資料。眾多的企業家不愛公布自己慈善行為的原因就是‘怕惹麻煩’。”

台州的一位知名企業家說:“一個人不管是從商還是做人,誌向和目標都是必不可少的。當有了奮鬥目標,一點要將它深埋在心底,因為有時候,在你看來是鴻鵠之誌,在別人眼裏,會被認為是野心、威脅,而招來不必要的麻煩,尤其是在生意場上體現得更加明顯。”

對於商海中的人而言,在工作和生活中,把事情做得太露骨、太張揚,肯定會引來別人或者是同行的忌恨。在眾人麵前需要展現的是一個有誌向,但是沒有野心的人。即便你很有錢,也要懂得“樹大招風”的道理。

胡賓是溫州市文成縣人,1998年創辦以房產為主業的中州集團。目前,這家集團擁有十多家全資、控股子公司,但堪稱低調、神秘。

資料顯示,高檔樓盤、旅遊地產是他們開發的強項,如上海澱山湖莊園、虹橋中園等。業內人士分析,胡賓的“閃電購買”與其在國內房地產市場多年積累的經驗與財富,以及阿聯酋狂熱的房地產形勢有關。雖然擁有如此身家,可是他做起事來往往都很低調,更不願意去出名。

浙商有錢不忙於出名表現的是一種度量,更是生意人成就事業的一項極為重要的智慧。一個成功的商人必須具有控製自己情緒與行為的能力,切忌鋒芒畢露,不要有點小錢就四處張望,這是從商、做人的基本道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