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華立集團董事長汪力成曾說:“做生意,我們隻信奉一點,隻做不講,或者多做少講。”對於企業上千萬的捐贈儀式,他們隻派代表參加;上級領導蒞臨企業視察,他們也不一定趕回來陪同。
在浙商群體裏,有著許多為人低調、做人低調的企業家。幾乎所有浙商心裏都有一條原則:隻做不講,或多做少講。他們不喜歡見記者,不喜歡到公眾場合露麵,寧願默默耕耘自己的事業。而新浙商卻不同,隨著原始資本積累的完成,隨著企業大張旗鼓的擴張,“品牌”的重要性已經深入他們心裏。為品牌造勢、為企業造勢,浙商不約而同地選擇的方式就是“隻做不講,或者多做少講”。
翻開他們的榮譽篇章,冠給他們的頭銜有很多:他們既是企業的負責人,又是各種社會團體的負責人。但在浙商看來,自己不過是由草根變成的買賣人,徒有虛表的名號並不能給自己帶來業績上的創收。唯有低調地做回原來的自己才叫人感到踏實。
浙商普遍不擅表達,創造概念和新名詞也不是他們的長項。浙商重操作,理性化的東西比較多。
浙江省台州市富嶺塑膠有限公司董事長江桂蘭曾榮獲第二屆“浙江省十大女傑”的榮譽稱號。2010年1月至7月,公司出口創彙達到1819萬美元,超過了2009年全年的出口額。下半年競標得到了美國Wendys公司40%的訂單。
江桂蘭從一個下崗女工到一個年出口銷售超億元的企業老總,從一個普通的農家女到肯德基在中國內地唯一的指定供應商。她憑著堅毅、拚搏、低調、隻做不講的工作態度開創了“富嶺”騰飛的事業。
剛開始創業的時候,江桂蘭靠借高利貸辦起自己的廠房時,連她自己對以後的生活也沒有底。在沒資金、沒技術、沒關係的情況下,江桂蘭靠幾台舊的注塑機起家。剛開始生產漁家用的冰盒,但是,因為產品沒有多大市場,她隻有轉行生產衣服架。
創業初期,江桂蘭用四萬元的價格跟別人拚了一個1/6的攤位。正是這次展會,讓江桂蘭談成了兩筆生意。
沒過多長時間,一張傳真的到來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這張傳真來自北美,內容是詢問江桂蘭能否生產西式快餐用的塑料刀、叉、勺。江桂蘭回複“能”。
在以後的日子裏,江桂蘭就開始著手開發模具、生產樣品,很快她便開始為美國供貨。
當時的江桂蘭根本不知道自己提供的餐具是供給誰使用的。原來,向江桂蘭訂貨的那家公司是肯德基的餐具供應商,迫於成本的壓力,該公司決定找其他價格便宜的公司生產餐具,然後貼上自己的商標供給肯德基。而正是該公司的這個決策,把機會送給了江桂蘭。
肯德基收到該公司的貨箱後,發現有些貨箱裝得整整齊齊,有的貨箱裝得卻很淩亂。後來,肯德基發現,裝得整整齊齊的貨箱來自溫嶺。
肯德基總部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北京肯德基,於是北京就派專人到江桂蘭的廠裏考察。開始由於種種原因,她們沒有通過肯德基的檢驗標準。一個星期後,江桂蘭通過努力改進技術終於達到了肯德基的50多項的檢驗標準。
在2003年年底,她所生產的第一批產品被運到了美國,時間不長,她就收到了1200萬美元的訂單,從此之後便和肯德基合作起來。
無數的事實證明,想要成為一個成功人士,就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多做少說,低調地去麵對大是大非,為自己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就像建造房子一樣,隻有把基礎打紮實了,發展才會迅速,大樓才會蓋得既牢固又高大。
希望集團劉永好說:“我們沒有進入世界500強的計劃,腳踏實地地去做就是進步。”事實上,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腳踏實地,事先想好自己要達到的目標,並為自己設定一定的計劃,在這個過程中,一步一個腳印是最重要的。任何妄圖一步登天的想法都是僥幸心理,不可能幫助你實現目標。
冷靜、理智型的企業家堅信,企業最終是靠成績來說話的,在踏實做事、多出業績和分心勞神說空話之間,孰輕孰重他們都有自己的判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