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躲在背後悶聲發財(1 / 1)

南京一德高科技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俊說:“浙江商人從來都不喜歡張揚,我們盡量躲在人群背後悶聲發財。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是我們浙江人信奉的準則。”

談及浙江商人在人背後悶聲發財的特點,曾有一家報社的記者抱怨說:“浙江的老板怎麼都像‘縮頭烏龜’似的,躲起來不肯見人”。

有一家報社記者寫一篇關於浙江商人的專題報道,其中的主題就是給浙江名企中的前十強做一個專訪,請他們談談他們每個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同,並希望他們能分享一下他們成功的經驗。

可是令這個記者感到難以理解的是,當他主動邀請這些企業的負責人的時候,不是被老板們婉言拒絕,就是被人拒之門外,就連這幾個企業的高層都沒有見到,接觸過的最高層麵就是經理級別的人。

這位記者心想:“我這是在給他們做正麵的報道,為什麼他們要主動地放棄這麼難得的一次機會呢?采訪沒有別的目的,就是為他們自己的企業做做免費的宣傳也很有益的啊!”試想一下,假使這位記者能充分地了解浙商們行事低調的特點,那麼類似的事情也不會發生了。

在浙江類似這樣的企業數不勝數,他們無人知曉,但是每年的銷售業績卻總是名列前茅,被人們戲稱為“隱形冠軍”。

在浙江,躲在背後悶聲發財的人不在少數,浙江紹興的很多老板尤為突出,紹興師爺昔日做事含蓄、低調的作風讓世人印象深刻,而今天的浙江紹興商人則可以無所羈絆地走向前台,在廣闊的商業空間展現自己的才華,但是昔日他們身上低調的做事風格依舊承傳了下來。這種靈活機變的低調作風成就了他們一代又一代的事業。

浙江紹興商會秘書長俞馬潮曾說過:“低調與精明是浙江人的真實寫照,低調是浙江商人、也是越文化最為顯著的特點。”

縱觀所有的浙商企業,其中湧現出了許多綜合實力非常強的公司,如萬向集團、雅戈爾集團和納愛斯集團等。他們的企業領導人的共同特點就是低調做事。

俞馬潮說:“低調求穩的性格要辯證地解讀。低調,雖然步子邁得小了些,但把經營風險降到了最低,這是積極的一麵。當然也有一定弊端,步子邁不大,難免在某些領域無法超越和突破。紹興民企浙江玻璃2001年12月就在香港特區成功募集資金五億港元,成為第一家發行H股的內地民營企業。對於這一極具新聞性的事件,該公司老板馮光成從未主動在媒體做過宣傳。低調產生的客觀效應,是使得人們更關注浙江民企的整體,而不是關注個別的老板與富豪。有了這樣的輿論環境,浙江民企才有充裕的精力專注於發展實業;少了一份浮躁,浙江老板才能沉下去踏踏實實地做實業——這恐怕也是浙商們的主觀訴求。”

美國《財富》雜誌中文版曾經首次評出八位中國大陸商人,居於首位的是華立集團老板汪力成。此前他在國內都不是很出名,但華立這個企業在2001年的銷售額就已達28億元,利潤三億元,連續多年名列全國電氣工業百強之首。

一位浙江企業家表示:“我們浙江人的低調既可以是一種素養,也可以稱之為‘一種強有力的戰略手段’。”戰略手段可以解釋為,由於一部分企業所生產的一些產品,要求的技術知識並不是非常的高,入門的標準也很簡單。麵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對手“無孔不入”的模仿能力,他們不希望自己業務的進展狀態和新產品研發的成果經過媒體的大肆宣傳之後招致新的競爭對手,導致利潤下降,所以隻能在背後悶聲發大財。

悶聲發財的浙商,低調並快樂著。他們活躍的思維、謹慎的行事風格,注定造就了許多悶聲發財的企業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