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高原(1 / 3)

一般來講,在青藏高原也就是酒高原的飲酒群落裏,沒有“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寂涼——獨酌幹什麼呀?有酒無令不算酒,有醉無朋不算醉。也沒有“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複一杯”的興趣——兩人太少了,兩人喝酒能喝多長時間?還“一杯複一杯”呢,那可是用火柴一點就能燃燒的烈烈青稞酒,連喝幾杯就醉了,不像古人,古人喝的是水酒,低度的,跟如今米酒啤酒的度數差不多。也沒有“風前酒醒看山笑,湖上詩成共客吟”的雅致——酒場中的人,高官平民,商賈教授,三六九等,芸芸眾生,黃的白的葷的素的什麼都說,愛情的放浪的頹廢的革命的什麼都唱,惟獨不作詩,一作詩就酸了,連酒連嘴連腸子都酸了。更不會有“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文人之狂——酒高原上的作家和詩人反而是不怎麼貪杯的,他們對做人的流俗保持著足夠的警惕,對文學始終不肯放棄理想主義的追求,自然也就不願意把許多精力和時間拋擲在一杯酒的爭執和一句令的輸贏上。

甚至也沒有舉杯消愁愁更愁的事兒,發愁的人、發愁的時候,反而是較少沾酒的。在多數人的觀念裏,喝酒是為了走出孤獨,拋開憂愁,為了縱酒為樂,物我兩忘,為了親朋高興,良友美好。一句話,醉裏且貪歡笑,要愁哪得工夫。愁兮兮苦巴巴不能投身歡樂、製造熱鬧的人是不配喝酒的,隻配喝水,喝茶,喝湯,或者什麼也不喝,就喝獵獵東南西北風,所謂“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愁啊,一人淩風,無限淒清,滿目荒景,天為誰春?高原人,即使發愁的時候,也有意無意地貼近著自然,有意無意地把自己合一在電光朝露、風吹雲散裏。愁緒在悲風中活躍,酒反而顯得不那麼重要了。酒是歡宴之水、喜鬧之物,不想喜鬧的人喝酒幹什麼?

是的,至少在表麵上,在酒高原的飲酒群落裏,絕少獨自扶頭話酒愁的人。有的是“團團聚鄰曲,鬥酒相與斟”的熱鬧;有的是“高談滿四座,一日傾千觴”的放達;有的是“醉裏乾坤大,壺中日月長”的幻想;有的是“杯盤狼藉人何處,聚散空驚似夢中”的失落。不錯,失落了,長棚萬裏,酒盡人散,把感情寄托在酒場上的人內心沒有不空曠的,沒有能馬上找回自我的,找不回自我就是失落,再堅強的性格也受不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從熱鬧到放達到幻想再到失落,這幾乎是所有鋪排著人影食影酒影的場合所必然經曆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孕育了另一個過程,那就是從失落到孤獨到尋找再到熱鬧——失落誘發了孤獨,為了驅散孤獨,便去尋找或者創造熱鬧,於是新的一輪喝酒又開始了。周而複始,循環往複以至無窮。這就是酒高原、醉高原、連麻雀都能喝二兩的青藏高原。

一般來講,在青藏高原也就是酒高原的飲酒群落裏,沒有“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寂涼——獨酌幹什麼呀?有酒無令不算酒,有醉無朋不算醉。也沒有“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複一杯”的興趣——兩人太少了,兩人喝酒能喝多長時間?還“一杯複一杯”呢,那可是用火柴一點就能燃燒的烈烈青稞酒,連喝幾杯就醉了,不像古人,古人喝的是水酒,低度的,跟如今米酒啤酒的度數差不多。也沒有“風前酒醒看山笑,湖上詩成共客吟”的雅致——酒場中的人,高官平民,商賈教授,三六九等,芸芸眾生,黃的白的葷的素的什麼都說,愛情的放浪的頹廢的革命的什麼都唱,惟獨不作詩,一作詩就酸了,連酒連嘴連腸子都酸了。更不會有“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文人之狂——酒高原上的作家和詩人反而是不怎麼貪杯的,他們對做人的流俗保持著足夠的警惕,對文學始終不肯放棄理想主義的追求,自然也就不願意把許多精力和時間拋擲在一杯酒的爭執和一句令的輸贏上。

甚至也沒有舉杯消愁愁更愁的事兒,發愁的人、發愁的時候,反而是較少沾酒的。在多數人的觀念裏,喝酒是為了走出孤獨,拋開憂愁,為了縱酒為樂,物我兩忘,為了親朋高興,良友美好。一句話,醉裏且貪歡笑,要愁哪得工夫。愁兮兮苦巴巴不能投身歡樂、製造熱鬧的人是不配喝酒的,隻配喝水,喝茶,喝湯,或者什麼也不喝,就喝獵獵東南西北風,所謂“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愁啊,一人淩風,無限淒清,滿目荒景,天為誰春?高原人,即使發愁的時候,也有意無意地貼近著自然,有意無意地把自己合一在電光朝露、風吹雲散裏。愁緒在悲風中活躍,酒反而顯得不那麼重要了。酒是歡宴之水、喜鬧之物,不想喜鬧的人喝酒幹什麼?

是的,至少在表麵上,在酒高原的飲酒群落裏,絕少獨自扶頭話酒愁的人。有的是“團團聚鄰曲,鬥酒相與斟”的熱鬧;有的是“高談滿四座,一日傾千觴”的放達;有的是“醉裏乾坤大,壺中日月長”的幻想;有的是“杯盤狼藉人何處,聚散空驚似夢中”的失落。不錯,失落了,長棚萬裏,酒盡人散,把感情寄托在酒場上的人內心沒有不空曠的,沒有能馬上找回自我的,找不回自我就是失落,再堅強的性格也受不了。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從熱鬧到放達到幻想再到失落,這幾乎是所有鋪排著人影食影酒影的場合所必然經曆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孕育了另一個過程,那就是從失落到孤獨到尋找再到熱鬧——失落誘發了孤獨,為了驅散孤獨,便去尋找或者創造熱鬧,於是新的一輪喝酒又開始了。周而複始,循環往複以至無窮。這就是酒高原、醉高原、連麻雀都能喝二兩的青藏高原。

不止一次地聽人說,全世界人均白酒(烈性酒)銷售量排名第一的城市是莫斯科,第二便是青海省的西寧市。也不止一次地聽人說:這些人幹點什麼不好,非要把那麼多時間那麼多金錢花在喝酒上。其實我也思考過這個問題,思考的結果令我自己大吃一驚:要是沒有烈酒作為他們生存的伴生物,能活八十的就一定隻能活五十或者六十,能蓋大樓的就一定隻能蓋幾間平房而且是土坯房,能舌耕為業做教授或者吹拉彈唱做演員的就一定一事無成甚至難以養家糊口,能在高原生活一輩子的就一定隻能度過最初的三五年然後不擇手段地孤然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