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方高科技資源更多,我們正好學習學習。”遲健民也表了態。
接下來,各位骨幹都談了看法,做了保證。楊真什麼話也沒說,她現在隻是普通偵查員,如果不是因為調研室創辦時就有她,今天都不會坐到這裏。
◆ ◆ ◆
“胚種023,你見它動彈過沒有?”“沒有,但是電量仍然很充足。”
跟蹤信號還亮著,熱成像儀中看來也是一切如常,但是馮錕按捺不住,還是踢了踢池中那隻鐵螃蟹。不,它現在已經成了隻鐵烏龜,發展出十足的龜類行為模式。
“嘿嘿,你也違規了!”耳機裏傳來戴源的叫聲。
“它這麼懶,早晚會被淘汰的。”
按照實驗規則,實驗員可以進場檢查,但不得幹擾胚種的行為。不過,它們經常幾個小時不動彈,實驗員免不了無聊或者興起,刺激它們幾下。
“也許,這才是動物正常的行為模式,”戴源在監控室裏麵說道,“就像非洲草原上的獅子,不睡覺時,一天都要臥上幾個小時。咱們為什麼起早貪黑?不是為了公司的原始股嘛,胚種又不需要買房子置地。”
是啊,這哪是機器人,分明是一群原始的機器獸。馮錕離開023號,繼續觀察著其他原型機。他也覺得自己不像機器人專家,更像躲在非洲叢林裏的一名動物行為學家。
“胚種055,多次充電磨損了插頭,得去換個新的插頭。看樣子,它的視覺感受器出了問題,導向不精細。”
“胚種076……看起來和誰發生過衝突,被打敗了。”
第一次胚種間的攻擊行為會永載史冊,又進化到現在,馮錕已經見怪不怪。這些小家夥“你搶我一根外置天線,我就擰掉你一個螺絲,轉過去就裝在自己身上。”
野蠻、原始!馮錕隻想到這兩個形容詞。
“胚種008,胚種008,你看到008沒有?就是天天轉圈的那個?”
實驗場地裏24小時都有監控,不過實驗員也有打盹的時候。相似的行為看久了,就會熟視無睹,昏昏欲睡。戴源把監控倒回去一看,大吃一驚。
“它爬出去了,應該在你右側牆角裏!”
場地邊沿有半米高,表麵是一層摩擦力極小的有機玻璃。這樣安排,就是為了防止胚種爬出去。畢竟,它們的原型機隻有三十厘米直徑。馮錕顧不上問008是怎麼做到的,立刻跑到右麵牆角尋找。那裏有堆沒開封的矽絕緣體,008鑽到它們後麵,將插頭伸入牆壁上的電源插座,懶洋洋地吸收著電能。
“所有胚種加起來,這是第一次越界行為嗎?”馮錕問道。
“第一次!又一個第一次。具體怎麼辦,等老大回來再說吧。”
當晚,實驗投資人王雪宏驅車到達現場。這期間,實驗組的人都沒有碰胚種008。現在,這隻鐵螃蟹就在實驗池外麵繞圈子。遇到障礙物就停下來,伸出觸手,感知著它的新天新地。是的,它在觸摸,機械手掌裏裝著微重力感受器,能感覺物體的硬度和表麵粗糙度。
雖然沒有糾正它的行為,他們已經知道它是如何越獄的。一隻胚種爬到試驗場地邊沿,另一隻爬到它的身上,008再攀著它們的身體翻越出去!
“這能證明它們之間產生了集體行為嗎?”戴源興奮不已。一群獨立的機器人自發地變成集體,這可以寫幾十篇論文,填滿主流科技報刊,獲得超高的引用率。甚至,絕對能夠拿下機器人技術領域的最高獎——恰佩克獎。
“你們高興得太早了,它們之間都沒有信息交流,哪來什麼集體行為,這就是偶然現象。”王雪宏猛地站起來,因為趴在那裏觀察了半天,一下子沒站穩,戴源順手把他扶住。“前一個胚種正好在那個位置,後麵一個把它當成梯子,如此而已。”
但是,在場的人都知道,偶發行為隻要持續成功,就能變成習慣。“老大,可以進入第二階段了嗎?”戴源躍躍欲試。
“好,投放飼料,讓它們加快形體進化!”王雪宏按捺不住內心的狂喜。演化機器人實驗並非隻有他在搞,王雪宏參觀過很多實驗室,那些同行最多搞出會走迷宮的小輪子,或者八條腿的機器蜈蚣。從任何角度看,他都比他們高上至少兩個台階。
王雪宏走後,馮錕把戴源拉到一邊,悄聲問道:“這事要不要告訴老江?他可是囑咐過,任何胚種如果越了獄,就得通知他。”
戴源再次搖頭,指指王雪宏的豪車:“老江已經不算這裏的人了,你可以告訴他,別讓我知道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