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從跌倒處爬起(1 / 3)

“伸出右手食指,接觸我的手指。快,要快、再快……”

“大家坐好,雙手放到膝蓋上,克製著不要動。記住,出現一個動作就算輸,要退場,看誰堅持到最後。”

……

帶著孩子們玩過一個又一個遊戲,楊真額頭滲出汗水,心情也興奮起來。休息時,她坐在門口的泡沫椅子上。往裏麵能看到玩耍的孩子,往外麵能看到坐成一排的家長。他們有的聊天,有的玩手機,有的打瞌睡,都在等自家孩子結束課程。

裏裏外外構成一幅慵懶輕鬆的畫麵,楊真靜靜地坐在那裏,被這種氣氛俘虜了。沒有死亡威脅,沒有鉤心鬥角,不用緊繃神經,一輩子就在這裏待下去該多好。

行為矯正,這還是她學過的專業課,做起來手拿把攥。

辭職有什麼問題?當然不存在,她完全可以辭職,隻要她樂意。

……

代理處長梁文博來自軍方一個專攻技術情報偵察的部門。從“我們”案到“宇宙人”,調查處參與的案件有的涉及軍事用途,有的需要軍方出麵解決。上級領導對此早有了解,正在醞釀整合“高控”資源,而不是把它們分散在各部門中。現在派一名得力幹將管理調查處,開始了整合資源的關鍵一步。

沒有調整組織結構,梁文博隻帶幾名助理到任。李漢雲和他一起在全體人員會上亮相,先是宣讀上級任命,向大家介紹代理處長,又向新代理處長逐一介紹調查處的中層幹部。然後,李漢雲談起大家最敏感的那個話題。

“宇宙人這個案件偵破失敗,給國家帶來重大損失。我負全責!前麵那些案件偵破得過於順利,讓我開始麻痹大意。現在,希望大家吸取經驗教訓,在梁處長帶領下完成更艱巨的任務!”

李漢雲還告訴他們,相關部門已經著手修法,將新技術中蘊含的風險用法律形式予以確認。今後無論官民機構,在某些敏感領域進行科學實驗都要先做申請,通過後在國家機構的監督下才能進行。

不過,法律不咎既往。一次科學實驗從立項到產生成果,少則三五年,多則十幾載。現在還有多少危險的科學研究正在進行?又有哪些高科技成果需要納入防控體係?調查處要進行一次係統的摸底排查,為立法提供依據。

“你們又迎來五十名新同事,但是國內科研項目這麼多,人手遠遠不夠。每個人都要加把勁才行。”

接下來,代理處長梁文博講話。他先向大家問候,然後回顧自己與科技的淵源。梁文博畢業於國防大學,軍事曆史信手拈來。他告訴大家,晚清洋務運動中產生的第一批現代工廠都是軍工廠,中國第一代工程師幾乎都為軍隊服務。從那時起,直到搞出兩彈一星,中國最優秀的科技人員往往集中在軍隊。

“20世紀80年代後情況發生變化,大量優秀科研人員服務於民用行業,乃至民企。民間很多新技術開始領先於軍方。它們哪些會有軍事價值、如何管控,成為我們的新課題。所以同誌們,以後我們會有大量的新任務,希望我們團結起來,摸著石頭,走過這條陌生的河。”

“伸出右手食指,接觸我的手指。快,要快、再快……”

“大家坐好,雙手放到膝蓋上,克製著不要動。記住,出現一個動作就算輸,要退場,看誰堅持到最後。”

……

帶著孩子們玩過一個又一個遊戲,楊真額頭滲出汗水,心情也興奮起來。休息時,她坐在門口的泡沫椅子上。往裏麵能看到玩耍的孩子,往外麵能看到坐成一排的家長。他們有的聊天,有的玩手機,有的打瞌睡,都在等自家孩子結束課程。

裏裏外外構成一幅慵懶輕鬆的畫麵,楊真靜靜地坐在那裏,被這種氣氛俘虜了。沒有死亡威脅,沒有鉤心鬥角,不用緊繃神經,一輩子就在這裏待下去該多好。

行為矯正,這還是她學過的專業課,做起來手拿把攥。

辭職有什麼問題?當然不存在,她完全可以辭職,隻要她樂意。

……

代理處長梁文博來自軍方一個專攻技術情報偵察的部門。從“我們”案到“宇宙人”,調查處參與的案件有的涉及軍事用途,有的需要軍方出麵解決。上級領導對此早有了解,正在醞釀整合“高控”資源,而不是把它們分散在各部門中。現在派一名得力幹將管理調查處,開始了整合資源的關鍵一步。

沒有調整組織結構,梁文博隻帶幾名助理到任。李漢雲和他一起在全體人員會上亮相,先是宣讀上級任命,向大家介紹代理處長,又向新代理處長逐一介紹調查處的中層幹部。然後,李漢雲談起大家最敏感的那個話題。

“宇宙人這個案件偵破失敗,給國家帶來重大損失。我負全責!前麵那些案件偵破得過於順利,讓我開始麻痹大意。現在,希望大家吸取經驗教訓,在梁處長帶領下完成更艱巨的任務!”

李漢雲還告訴他們,相關部門已經著手修法,將新技術中蘊含的風險用法律形式予以確認。今後無論官民機構,在某些敏感領域進行科學實驗都要先做申請,通過後在國家機構的監督下才能進行。

不過,法律不咎既往。一次科學實驗從立項到產生成果,少則三五年,多則十幾載。現在還有多少危險的科學研究正在進行?又有哪些高科技成果需要納入防控體係?調查處要進行一次係統的摸底排查,為立法提供依據。

“你們又迎來五十名新同事,但是國內科研項目這麼多,人手遠遠不夠。每個人都要加把勁才行。”

接下來,代理處長梁文博講話。他先向大家問候,然後回顧自己與科技的淵源。梁文博畢業於國防大學,軍事曆史信手拈來。他告訴大家,晚清洋務運動中產生的第一批現代工廠都是軍工廠,中國第一代工程師幾乎都為軍隊服務。從那時起,直到搞出兩彈一星,中國最優秀的科技人員往往集中在軍隊。

“20世紀80年代後情況發生變化,大量優秀科研人員服務於民用行業,乃至民企。民間很多新技術開始領先於軍方。它們哪些會有軍事價值、如何管控,成為我們的新課題。所以同誌們,以後我們會有大量的新任務,希望我們團結起來,摸著石頭,走過這條陌生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