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21世紀,不管你是英國女王的公子,還是看破紅塵的隱士,都不能逃脫關係的影響力。關係的重要性,怎樣強調都不過分。假如我們把人際關係比作大腦的神經網絡,那麼其中的每個人就是一個神經元:突起的越多,與周邊的聯係就越多,也就比別人更加靈敏,從而更加易於走向成功。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以下行為:
(1)不應虛偽妒忌。
法國作家莫裏哀講:“虛偽是一種時髦的惡習。”朋友交往中再沒有比虛偽和嫉妒更可憎的了。
(2)不應忘恩負義。
忘恩負義、以怨報德是要不得的,這隻會給我們的心靈留下永遠的陰影。
(3)尊重朋友隱私。
每個人的心靈都有自己的秘密一角,有時候連自己的父母伴侶都不願相告,卻告訴自己的朋友。因此,作為朋友應珍惜這種信賴與信任,保守秘密。絕不可拿朋友的隱私開玩笑,更不要以此作為敗壞、陷害朋友的把柄。
(4)不應自命不凡。
謙和謹慎能使人廣交朋友,獲得他人的信任和好感;而孤芳自賞、自命不凡隻會使朋友離你而去。一代名將韓信能忍跨下之辱,但當了將軍之後卻得意忘形,經常炫耀自己,結果和劉邦反目成仇,終遭噩運。這樣的例子真是太多了。謙虛謹慎,才會獲得朋友的好感,這也是做人之道。
漫長的人生旅途中難免會有挫折,不是感到有誌難酬,就是長期坐冷板凳,甚至被降職,這時支持我們繼續奮鬥的就隻有家庭和朋友,他們為我們遮風擋雨。擁有朋友這棵遮蔭樹,不管是在炎炎的夏日,還是遇上狂風暴雨,我們都能有一個棲息之地。良好的關係是我們事業成功和生活幸福的源泉。擁有豐富有效的關係,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會如魚得水。
好的領導者習慣於架構關係,他們知道關係是個人成長、企業成事的重要條件與資源。關係構架起人與人、群體與群體、企業與客戶、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互動。為了企業的發展,任何一個領導者都少不了“關係管理”。西方國家的企業管理者常常邀請其他企業的管理者加入自己的董事會,這樣做不僅僅是拓寬了眼界,而且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助力。
要想在工作中更上一層樓,人際關係也是必修的一門課。10分的工作裏麵,有9分是做人,1分是做事情。認為在專業領域不需要關係的觀點是錯誤的。就拿唱片業為例,最專業的要數製作人和詞曲創作。除非你很知名,否則不可能會有人自動求上門,不善交際的你,難道真的奢望酒香不怕巷子深嗎?越是專業的人往往越內向,所以他們需要找專門人士幫忙推銷自己,比如說經紀人,否則即使關門在家寫了100首好歌,也不會有人聽到的,隻能是白費工夫而已。一個人事業成功的70%來自於與別人相處,30%來自於自己的心靈。
曾經擔任美國總統的羅斯福講:“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際關係。”事實的確如此,在美國曾有人向2000多位雇主做過這樣一個問卷調查:“請查閱貴公司最近解雇的三名員工的資料,然後回答:解雇的理由是什麼?”。結果無論是什麼地區、何種行業的雇主,2/3的答複都是:因為他們和同事搞不好關係。
很多成功的商人都深深地意識到了關係資源對其事業成功的重要性。曾任美國某大鐵路公司總裁的A·H·史密斯說:“鐵路的95%是人,5%是鐵。”美國鋼鐵大王及成功學大師卡耐基經過長期研究得出結論說:“專業知識在一個人成功中的作用隻占30%,而其餘的70%則取決於人際關係。”所以說,無論你從事何種職業,處理好了人際關係就等於在成功的路上走了70%的路程,在個人幸福的路上走了99%的路程。也難怪美國石油大王約翰·D·洛克菲勒這樣說:我願意付出比得到任何其他本領更大的代價來獲取與人相處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