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妙趣橫生的發散思維(3 / 3)

魯班被茅草的細齒割破了手指,因此受到啟發,發明了鋸子;威爾遜從大霧中拋石子的現象中得到啟發,發明了探測基本粒子運動的雲霧器;格拉塞通過觀察啤酒冒泡的現象,提出了氣泡室的設想。

應用這種思維獲得成功的企業也不勝枚舉,法國的白蘭地酒馳名世界,當初為了打開白蘭地在美國的市場,也費盡了心思,還專門耗巨資調查美國人的飲酒習慣,製定出了各種營銷策略,但是收效甚微。

一位推銷專家向白蘭地公司的總經理提供了一個高妙的營銷方法:在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67歲生日之際,向總統贈送白蘭地酒,從而借機擴大白蘭地酒在美國的影響,進而打開美國市場。

這個建議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贈酒的新聞持續播出了兩天,各大報紙也連續登載。白蘭地公司向美國總統贈酒成為了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從此以後,美國各地都掀起了搶購白蘭地的熱潮。

這位推銷專家采用的思維就是借助美國總統的影響力成功幫助白蘭地擴大影響,打開美國市場。善於運用發散思維的人總是很容易把不同領域的優勢借來發展自己,而不具備發散思維能力的人就很難發現兩種事物之間的聯係。

我們要善於從那些看起來不太相關的事物上獲得靈感,這就是一種同中求異的思維方式。這種歸納能力能夠幫助我們挖掘更多的相關素材,有效解決各個方麵的問題。當我們進行天馬行空的思考的時候,那些不相關的事物反而成了我們進行思考的助推器。在思考的前提下,不忽略任何看起來不大相關的事物,隻要你敢發現事物之間的聯係,你就能夠利用更多的資源解決問題。

如何突破固有的思維模式

發散思維要求人們積極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嚐試多種角度思考,尋找突破僵局的角度,開辟解決問題的新思路。

大雄井上是位剛剛從一家大保險公司中分離出來的一家保險公司的老板。由於競爭太激烈,他的生意並不如想象的那麼好。這幾天,他一直愁眉不展。

一個陽光明媚的早上,他的妻子實在不願看到他再這樣難受下去,就約他出去散散步。走著,走著,大雄覺得不對了,這是什麼地方啊?我以前怎麼從來就沒有來過這裏啊?

“這不就在咱們家門口嗎?你到底是怎麼啦?天天路過的,你怎麼都忘光啦?”

“噢!我以前都是從那邊走,從來就沒有從這邊走過,今天隻不過走了一個反圈子。走!快回家!”大雄好像想起了什麼,匆匆地向家走去。

一個星期後,大雄的保險公司推出了一個新的險種,他在廣告上是這麼說的:“敝公司成立保險年金,凡投保者,一次交付2000萬元,三年後,投保者可每月憑保單親自到本公司領取20萬元的年金和4萬元的利息。”

就這麼一個小廣告,大雄的保險公司的投保額在幾個月裏就翻了幾番。

心情開朗的大雄摟住妻子說:“以前,我每天早上在家門口散步,都是從左到右。那天早上,你領著我從右到左走了一圈,我竟然發現了以前沒有發現的一直就存在的東西。這使我恍然大悟。反其道而行之,便會有一番新天地。這就是那天早上我悟出的道理。我們的生命保險機製,向來都是投保者活著時每月交一定的保險金,死後由家屬一次性領取。我當時就想,我們為什麼不反過來呢?如果他們先交一定的保險金,過一段時間後,再讓他們按月領取‘健康年金’,這樣,投保者的心情不是就大不一樣了嗎?他們肯定會紛紛到我這裏來投保的。所以,我就寫了那個廣告,效果果然挺好。這幾個月,我的營業額竟達到了前幾個月總和的幾倍。”

人的頭腦一旦囿於固定模式,往往很難有新的突破,這時,不妨嚐試用一下逆向思維。在進行逆向思維時,不要太盲目,逆向思維隻是一種思維方法,行不行,還要靠實踐來檢驗。

利用發散思維打破僵局,主要克服思維定式給我們帶來的巨大慣性。現實的僵局可能源於外部環境,但是無法克服這個困難則主要是源於內心的困境,采用多角度,甚至逆向思維,問題往往能夠迎刃而解。如果自己的思維陷入僵局,不要執著於自己的觀念,要廣泛征求大家的意見,從別人的意見裏獲取靈感,從而實現思維跳躍,獲取最佳解決方案的目的。

創造從何而來

發散思維是從某一事物出發,並且以此事物作為出發點,向外擴散形成的具有新價值的思維方式。發散思維是創造的基礎,就像是以產品為核心,挖掘它的各項功能,對產品進行完善,或者開發出性能更好的產品,甚至可以利用發散思維將不同的事物按照科學的規律重新排列組合,形成新的發明。

從敲擊木桶,到胸腔叩診和聽診器的發明,是一個利用聯係原理展開思維聯想而進行創造的結果。300多年前,一位奧地利醫生給一個胸部患病的病人看病,但是當時既沒有聽診器也沒有X光射線技術,醫生沒有辦法確認病人的病灶在哪裏,那個病人不治身亡。後來屍體解剖以後,發現死者的胸腔內已經發炎化膿了,而且胸腔內有很多積液。

結果這位醫生非常自責,決心要研究判斷胸腔積液的方法,但久思不得其解。恰巧,這位醫生的父親是個精明的賣酒商,父親不僅能識別酒的好壞,而且不用開桶,隻要用手指敲敲酒桶,就能估計出桶裏麵酒的容量。

醫生在他父親敲酒桶舉動的啟發下想道,人的胸腔不是和酒桶有相似之處嗎?父親既然可以通過敲酒桶發出的聲響判斷桶裏有多少酒,那麼,如果人的胸腔內積了水,敲起來的聲音也一定和正常人不一樣。此後,這個醫生給病人檢查胸部時,就用手敲敲聽聽。他通過對許多病人和正常人的胸部的敲擊比較,終於能從幾個部位的敲擊聲中,診斷出胸腔是否患病。這種診斷方法就是現在醫學上所稱的“叩診法”。

後來,這種叩診法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1861年的某一天,法國的一位男醫生雷克給一位心髒有病的貴婦人看病時為難了。正在為難之際,他忽然想起了自己在參與孩子遊戲活動中的一件事情,孩子們在一棵圓木的一頭用針亂劃,另一頭用耳朵貼近圓木能聽到搔刮聲,而且還很清晰。在此事的啟發下,他請人拿來一張紙,把紙緊緊卷成一個圓筒,一端放在那婦人的心髒部位,另一端貼在自己的耳朵上,果然聽到病人的心律聲,甚至於比直接用耳朵貼著病人胸部聽的效果更好。後來他就根據這一原理,把卷紙改成小圓木,再改成現在的橡皮管,另一頭改進為貼在病患者胸部能產生共鳴的小盒,就成了現在的聽診器。

300多年前的醫生們因為采用了發散思維看到了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處,發明了造福人類的叩診法和聽診器。這些看似偶然的例子,卻貫穿著發散思維的創造性光芒。這些事情都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現象,我們要善於利用發散思維發現事物之間的聯係,這樣才能發揮我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我們也能夠先人一步。

在科學界,牛頓根據開普勒的天體運行三大規律和伽利略的物體垂直運動和水平運動規律,這兩個看起來毫不相關的物理學領域的規律,開創了經典力學理論,引發了以蒸汽機為標誌的技術革命;麥克斯韋組合了法拉第的電磁感應理論和拉格朗日、漢密爾頓的數學方法,創造了更加完備的電磁理論,引發了以發電機、電動機為標誌的第二次技術革命。現在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新的技術革命也在席卷整個世界,科學與技術的聯合、多領域多層次的碰撞聯合都需要發散思維作為創造力的基礎要素。

在不同領域發散思維都在發揮其神奇的魔力,發散思維是創造性思維的基礎。那麼,我們將思維無限延展,成為一個有創造力的人吧,在未來的發展潮流中領先於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