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暢銷的牙膏品牌,因為在市場上的占有率很高,企業也風生水起,發展勢頭良好。十年後,消費市場逐漸趨於飽和,企業的發展也呈現停滯狀態。如何能夠打破這種沉寂局麵,讓企業煥發新的生機呢?公司召開了會議,商討對策。大部分人的建議都是擴大生產規模、改進工藝、降價等傳統的方式,這些方式雖然會得到暫時的效果,但不過是權宜之計,可能堅持不了多長時間,企業就又會陷入困境。有個員工說,把牙膏盒的開口增加1毫米。老板欣然接受了這個建議,並且迅速投入生產,當年該公司的效益就增加了35%。這是一個典型的打破思維定式的成功案例,我們一般都會在想要提升企業實力的時候采取增加自身工藝水平等方式,而那個員工提到的這個建議突破了傳統的思維方式,如果牙膏口多開1毫米,人們根據習慣的驅使,一定長度的牙膏,因為膏體粗了,而消費就會多。這樣無形中就會增加牙膏的使用量,而使用量會帶動消費量的增加,從而促進了公司的效益增加。
隻有突破思維定式,才能突破原有的框架束縛,激發創新思維和取得新的成功。
在科學史上,那些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就的人大多不是當時的名家,而是那些學問並不淵博、經驗也不豐富的年輕人。愛因斯坦在26歲時提出了狹義相對論,貝爾在29歲時發明了電話,西門子在19歲時發明了電鍍技術,巴斯噶在16歲時寫成了圓錐曲線的論著。
突破舊的思維,才能讓人的大腦擁有無限的想象力。我們在認識和研究問題的時候才能夠從更多層次和角度出發,多學科地考慮問題,而不僅僅局限在某一領域或者某一方麵尋找唯一的答案。
發散思維可以是跳躍的、多元的,尋找眾多的可能答案。
能量巨大的頭腦風暴
在東方的文明古國——中國,古代那些聖賢就有這樣的教誨:“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意思是:如果隻顧自己學習,而不和同學朋友討論,知道的知識就會很少。隻有集思廣益,充分發揮團體的作用,才能博學多聞。發散思維不僅要求我們用上自己的全部大腦和能源,還要學會用上身邊人的大腦,集思廣益的力量是巨大的。
楚襄王做太子時,被送往齊國做質子。楚懷王死後,楚襄王便向齊王提出了回楚國的願望。齊王不答應,要楚國割地五百裏才肯放他回去。楚襄王和自己的師傅慎子商量之後答應了齊王的要求。
楚襄王回到楚國,齊國就派了50輛使車來索取土地。楚王又問慎子怎麼辦,慎子讓楚王第二天召見群臣,大家共商對策。
於是,子良來見楚王,楚王向他陳述了割地的緣由。子良說:“大王不能不給,因為您已經答應了,作為王,應該一諾千金。如果您答應了他們割地,現在又不肯給,這就是失了信用,以後您再和其他諸侯國談判結盟的時候就會很困難。應該先割地給他們,然後再出兵攻打齊國。割地是守信,攻齊是不示弱。所以,我認為該割地。”
子良走後,昭常拜見楚王。楚王也告訴了昭常割地的事情。昭常說:“不能割地。我國是萬乘之國,如果割地,我們一半的財產都會歸了齊國,這樣我們的萬乘之國隻是徒有其表了,不能割地。我願意堅守東地。”
昭常出來之後,警鯉拜見楚王。楚王也告訴了警鯉割地的事情。警鯉說:“不能給。不過楚國單獨守住東地比較困難,既然大王都答應了割地,如果不給,就在諸侯麵前違背大義。我情願求救於秦國。”
警鯉也出去了,慎子這時候進來了,楚王把三個人的建議都講給慎子聽。慎子聽完了楚王的敘述之後說:“三個建議都用。”
楚王不明白慎子的意思。
慎子接著說:“大王您先派子良帶上兵車50輛,到齊國進獻東地。在派遣子良的第二天,再任命昭常為大司馬,要他守衛東地。第三天,派警鯉帶50輛戰車到西麵秦國求救。”
楚王說:“好!”於是,按照慎子說的順序,依次派出子良、昭常和警鯉。
子良到了齊國,齊國派了兵車來接受東地。昭常卻回答齊國使臣說:“我是主管東地的大司馬,我們要與東地共存亡。我現在已經動員了東地的所有男女老少,我們雖然武器魯鈍,鎧甲陳舊,但是我們東地的百姓和官兵願意奉陪到底。”
齊王對子良說:“你們要獻地,為什麼昭常卻要在這裏守衛東地,這是怎麼回事?”
子良說:“大王,我是受了我們楚王的命令來進獻土地的,現在昭常守衛東地,這是他假傳王命,大王可以率兵進攻他。”於是,齊王大舉進攻東地,討伐昭常,當齊國大軍還沒有到達東地邊境,秦國已經派出了50萬大軍駐守在東地邊境上。秦國將領說:“你們扣押了楚國的太子,不讓他回國,這是不講仁道;還想搶楚國的土地,這是不講正義。如果你們收兵就算了,如果不收,我們就在此決一死戰。”
齊王聽了之後很害怕,就讓子良回去轉告楚王兩國議和,又派人出使秦國,聲明不打楚國。楚國不用一兵一卒,竟確保了東地的安全。
楚王的師傅慎子集思廣益、歸納總結、博采眾長的決策功夫值得現代社會的我們學習。慎子在割地這件事上采納了所有人的觀點,隻不過整體上將各觀點進行了排列組合。在處理一些大事、難事時,決策者一定要集合眾人的思路和點子,采用“頭腦風暴法”,讓每個人獻計獻策、暢所欲言。
中國有句俗語“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就說明眾人的智慧產生的合力是巨大的。每個人有不同的立場、角度和思路,將眾人的觀點集合起來,進行選擇和整合,就可以有解決問題的良策出來。
現在的發明創造活動也變得日趨複雜,需要綜合多個領域的知識,單槍匹馬的冥思苦想已經不能解決現代社會的錯綜複雜的問題,而這種“頭腦風暴”的群體戰術卻在發揮著它攻無不克的威力。
有一年,美國的北部地區大雪紛飛,電線上的積雪把長跨度的電線壓斷了,嚴重地影響了通信。很多人都嚐試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都沒有成功。後來,電信公司的經理把不同專業的技術人員召集到了一起,組織了一次特殊的座談會,並且製定了這個會議的特殊原則:自由思考、延遲評判、以量求質、結合改善。大家開始七嘴八舌地討論。有人建議設計一種電線掃雪機,有人想到了用電熱化雪,有人建議用震蕩技術清除積雪。讓人感覺荒唐的是,有人提出了讓直升機帶著掃把掃雪的建議。就是這個看起來最荒唐的建議引發了一個技術人員的靈感,他想到了一個簡單可行而且效率高的掃雪方法。他想,每次大雪之後,直升機就沿著電線飛行,靠著螺旋槳高速旋轉帶來的風把積雪吹落,達到清掃積雪的目的。大家也迅速參與進來,不同的人根據自己的專業背景不斷完善這個想法。一個困擾大家很久的問題就這樣被解決了,經過大家的現場試驗,這個方法很有效。
不同的行業之間進行交流可以產生極大的互補效應,能夠促進思想火花的碰撞和思維向多方向的擴散,得到更多的創造性的想法,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頭腦風暴就是讓不同的人,即使擁有不同的經曆、不同的教育水平、不同的專業背景,也都參與到對一個問題的討論中來,大家可以各抒己見、自由暢想、禁止批評、重視數量和意見的改善的思維方法,發揮的是團體的力量和智慧。
怎樣在生活中獲取靈感
許多事情看似沒有關係,但是都是息息相關的,它們之間存在著一些共通的道理。我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苦苦思索,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在大腦裏會形成一定的優勢區域。這種優勢區域一旦接收到外界信息,就會被激發,形成問題的解決方案。這種思維方式對人類有極大的益處。把其他領域中好的方法運用到本領域中,這是解決技術難題或者進行創新的基本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