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帝的眼裏,公司是一種與人非常類似的東西。人是自然的人,公司是法人。人是上帝的造物,公司也是上帝的造物。公司是一種團契,是以商業為天職者之間的自願結社。人是創造者,公司也是創造者。人有夢想與擔當,公司有願景與目標。人有種種毛病,公司也有種種缺陷,會犯各種錯誤。神學家們強調,公司首先出現在信基督的地方,然後擴展到世界各地。這大概是不爭的事實。遠的不說美國、歐洲,近的看看浙江,尤其是溫州,就會感受到商業、公司與某些特定宗教的隱秘的共生關係。有了人這樣的創造者,仍然需要公司。人需要通過公司來提升和擴展自己的創造力。人們聯合起來通過公司的形式可以完成單獨的個人無法做到的事情,創造出僅靠個體作為無法比擬的財富,從而更好地完成上帝賦予的天職。如果不借助微軟公司或任何其他公司來行事,比爾·蓋茨(BillGates)在今天仍然不過是一個軟件個體戶。公司在以下四個方麵的作為,遠遠大於個體的作為:1.創造就業;2.提供產品與服務;3.創造財富;4.為民眾提供獨立於政治權力的社會依托。因此,公司更能服務於上帝的目的和人的目的,也為個人提供了更大的社會舞台。

在市場經濟下,經濟的發展和民眾的富裕是通過公司實現的。財富不是政治權力機構的黨政官員創造的,而是在公司裏麵工作的人創造的。然而,政治家總是要通過命令與指令來使公司就範,不懂商業的門外漢甚至也會口口聲聲地要對私營公司進行領導與指導。公司使億萬窮人脫貧,使得一些人非凡成功,使人們對產品與服務的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滿足。而公司的創造力的大小,也正取決於它所激發出來的個人創造力的多少。

公司不是教會,不是國家,不是福利機構,不是家庭,隻是一個有具體的有限責任的經濟實體,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為大眾服務。公司是建立在個人的自由和自願基礎上的自治體,是自願與自由結社的最好典範。基督教政治哲學認為,公司是上帝為自由的人發明的。人們通過公司來創造新的產品、新的技術、新的服務,使得人們能夠更有力、更有效地在一起工作。沒有一種機構比公司更死心塌地地為社會服務。公司不是你死我活的那種零和遊戲,它創造出來的是本來不存在的財富。軟件業是最有力的例證。公司是一種社會工具,獨立於國家,為自由社會的其他活動提供物質的和道德的支持。對公司的攻擊即是對自由和文明的攻擊。公司的作用,不僅在創造財富方麵不可替代,而且在守護文明社會與個人自由方麵也是不可替代的。公司的確為我們提供一種獨立於政府、政治的社會依托,使我們不再像以前要找到一個在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才覺得在社會上有麵子、有地位。當然,就像人有好壞,公司也有好壞,但公司確實給人提供了更自由的選擇。

保守主義認為社會是有機的、演化的而非機械的。好的公司、卓越的企業是一個生命體,而不是像機器那樣,由別人做大做強的,公司是自己長大長強的。大部分公司,卻很短命,或幼年夭折,或英年早逝。公司的嬰幼兒死亡率非常高。公司的“大”、企業的“強”是生長出來而不是“做”出來的。靠一夫之勇,或一紙命令通過資產劃撥來做大做強的公司是靠不住的。投機者喜歡做大的公司,而真正的投資者喜歡長大的公司,喜歡經過時間考驗的常青公司。保守的投資者應該投資保守的公司,那些保守其經過道德檢驗的核心價值的公司。

除通常的財務標準和商業尺度外,保守主義投資哲學為衡量作為投資對象的公司設立了三個標準。保守主義最強調的是道德思想體係,它最看重的是道德。因此,第一個標準是公司的道德價值,即所投資的公司必須是有道德的公司。查理?芒格在為自己擬定的投資決策清單中,給自己的重要告誡就是避免和道德有問題的人或公司打交道。在他看來,投資對象的最大風險是道德風險。

保守主義以注重曆史傳統著稱,喜歡有來曆的並經過實踐檢驗的東西。聯係到投資領域,保守主義投資哲學為好公司製訂的第二個標準是公司的曆史價值,即這個公司必須有一定的曆史,越悠久越好。存活的時間越長,說明這個公司的品行與業務越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所以,在價值投資中有這樣一條不成文的規則,不投資上市不滿五年的公司。芒格甚至在再婚挑太太時也要挑生過孩子的。

保守主義不僅喜歡舊事物,就像美國保守主義哲學家羅素?柯克(RussellKirk)所說,保守主義更喜歡恒久的事物(permanentthings)。所以,第三個標準是公司的未來價值,即適合投資的好公司需有恒久的存在價值,不會被現有的和後來的競爭者所輕易取代。我們可能聽說過這樣一句名言:我最喜歡的持有一家公司股票的時間段是:永遠。還有一個更極端的忠告:任何一檔股票,如果你沒有把握能夠持有10年的話,那就連10分鍾都不必持有。

這樣深究公司未來價值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首先,既然要長期持有,你在購買之前就要絕對謹慎;其次,通過避免頻繁操作,你可以節省費用與納稅;還有,你減少了作為的次數,也就減少了犯錯誤的機會。最後,你會大大地減少心力的支出。你投資的次數越少,付出的心力和精力就相對越少,你的工作也就變得越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