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大的公司,要長大的公司
保守主義是如何看待公司的?
商業領域瞬息萬變,但是,我們必須了解那些不變的事物。變化的事物越多,我們就越需要堅守那些不變的事物。
——丹尼爾·拉平(DanielLapin)
保守主義者喜歡恒久的事物,保守主義投資者喜歡基業長青的公司。
——劉軍寧
商業公司大約有500多年的曆史,在人類的曆史長河中隻是一個瞬間。在組織形式方麵,人類曆史上最重大的發明之一,就是公司。另一方麵,公司也因其成功引來了無數的敵人。在20世紀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全世界有數千萬平方公裏的國土曾不允許任何私人開辦公司。公司自誕生以來,一直強敵環伺,或遭抗拒,或被閹割。有的人想把公司徹底毀滅,將其逐出人們的日常生活之外;有人想讓公司雌服於國家的強權,為公司設置種種藩籬;有人則試圖從政策上削弱它,用權力肢解、分割它,從道德上詆毀它。但是這些企圖都未能阻止住公司發展的腳步。如果不允許公司存在,這將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公司常常既是(機構)投資者本身,又是投資者的投資對象。但是公司很少進入哲學與投資者哲學的視野,很少有人去探討公司背後的哲學底蘊。20世紀英國最傑出的保守主義政治哲學家邁克爾?奧克肖特,發現了人類社會中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結社(association)。一種是公民結社(thecivicassociation),另一種是企業結社(theenterpriseassociation)。公民結社是一種超越具體利益、具體目標的結社。這種結社沒有總體的目的,以便讓每個公民有自己的目的;沒有共同的追求,以便讓公民有自己的追求。這種結社的性質不在於動員全體成員去追求某個具體的目標、結成某種政治力量,而是為社會成員之間的良性互動和衝突解決提供一整套規則。相比之下,企業結社則不同,人們成立公司、結成企業是為了追求特定的目的,例如開餐館的目的是為了日複一日地給人們提供飲食,並以此來賺錢。
公司企業不能像一個國家,不能沒有它的目的,不能沒有它的主營業務。奧克肖特的這個發現並未引起公司企業的足夠注意。甚至連許多著名的公司,都有趣地偏離過自己的主業。可口可樂曾經養過蝦,五糧液曾密謀“釀造”芯片。經營一家公司,投資一家公司,要看它的目的,它的願景。公司作為企業,是一個有企求的事業。作為投資者,你要決定是否認可、接受該企業的目的。比如說,有的人可能寧願接受一個煙草企業,也不接受一家致力於生產推銷轉基因食品的企業。在接受和認可該公司的目的、願景之後,要看是否通過發展主營業務來很好地落實其目的、願景。有願景,落實得不好,仍然不是好公司。沒有核心目標、沒有遠景、沒有主營業務的公司肯定不是一家好公司。什麼業務都幹,或者聲稱什麼賺錢就幹什麼的企業,既不可能幹好一件事,也未必能真的賺到錢。因為這樣做違背公司命定的性質,即企業必須有自己明確的目的。保守主義哲學告訴我們,一個以追求某種明確的長遠政治理想為使命的政權一定會崩潰,一家沒有長遠目標的企業則一定會破產。這是宇宙的道德本質決定的。外在的超驗的道德秩序賦予了國家與公司兩種不同的存在方式,這不是任何人的努力可以超越的。正如美國著名投資人彼得?林奇發現的,公司常常以多樣化(多種經營,diversication)為初衷,以多樣性惡化(diworsication)為結果。他的忠告是:別選多樣化公司,關注專業化公司。
保守主義看待世界的出發點是道德本位的。一家好的公司,不僅要在法律上合法,而且要在道德上正當。一家好的公司,不僅是給股東帶來回報的賺錢機器,而且須是個道德共同體。進而言之,公司隻有是一個良好的道德共同體,才可以是一個持續的、長久的、常青的賺錢機器。保守主義的投資哲學認為,在把資本投資到一家公司之前,要判斷這個公司是不是一個良善的道德共同體,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再按照商業的標準對公司的基本麵繼續進行考察。如果不是,就立即忘掉它。公司是一個道德共同體,這意味著公司作為道德共同體,有其自己的目的、使命、結構、運行方式。道德資產是無價的資產。即使品行不端的人也不願意跟品行不端的人打交道。同樣,嚴肅的投資者也不願意與得不到尊敬的、品行不端的公司打交道,不願意對這些公司進行投資。如果一家公司的道德記錄不好,這意味著你投進去的錢會打水漂,誰願意把自己的錢投進自己信不過的公司?
公司是什麼?在律師和經濟學家的眼裏,公司是依照公司法組建並登記的、以盈利為目的企業法人。在民眾的眼裏,公司是賺錢人合辦的、以賺錢為目標的工商組織。公司與經濟、法律甚至政治的相關性已經廣受注意。但是,很少有人意識到公司有其獨特的宗教或道德的維度。
公司不僅事關道德,而且事關宗教。商業世界被公認是最務實、最實用的領域,但是其中也有宗教的、神秘的意涵。公司是最務實的場所,卻有宗教的背景。福特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亨利·福特宣稱:“大公司自有神聖處。”(There is something sacred about a big business.)也許福特沒有能力像奧克肖特那樣從哲學上對公司加以說明。從神學的角度看,以基督教為例,在上帝的眼裏,公司是什麼呢?這得先從人在上帝眼裏是什麼說起。人在上帝眼裏是一個造物,一個上帝創造的物種。人不僅是造物,而且不是一般的造物,是負有創造使命的創造者。即人是上帝創造的、同時也擔負著創造的使命的物種。因此人是應該有擔當與使命的造物。作為造物,人與上帝不一樣。人不是盡善盡美的,而是有缺陷的造物。因此,人是會犯錯誤的,是有生有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