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知識有限而且容易出錯,審慎的必要性由此產生。保守主義認為,在政治領域,審慎是政治家的首要美德。同樣,在資本市場上,審慎是價值投資者的首要美德。審慎與耐心、克製、堅毅是聯係在一起的。這就要求投資者首先遏製住心中追求速富這頭衝動的怪獸。價值投資的策略就是審慎投資的策略。保守的投資者是消極的、審慎的投資者。對普通人而言,審慎意味著小心謹慎。對保守主義者而言,審慎更有其特定的意涵:隻有根據長期後果來衡量一件事情,才能算得上是審慎。用審慎原則來投資,就必須考慮到這個投資的長遠後果。隻有其長遠後果而不是近期後果非常可取的投資,才是審慎的、正確的投資。因此,審慎意味著隻投資於自己理解的領域、行業與對象,還意味著隻有長期持有才能享受到預期的後果。

保守主義特別看重時間與傳統。保守主義認為時間是檢驗價值的最重要的尺度。但斌先生把它形容為“時間的玫瑰”。經受不了時間考驗的價值不是可持久的價值。而價值投資幾乎是長線投資的同義語。

從效用上看,保守主義是關於如何降低風險的主義。用保守主義來指導投資的最大優越性在於降低風險、保守價值、增加樂趣。保守主義的政治哲學根本性地降低了國家層麵在政治上的係統性風險。保守主義的投資哲學根本性地降低了投資活動的係統性風險。其中,安全邊際概念的最大效用就是在於它有助於降低風險。

從內核上看,保守主義的投資哲學是由一組原則與觀念組成的信仰。保守主義特別強調信仰與道德的重要性。投資活動的本質是有關道德與信仰的。投資者怎樣信仰,按什麼樣的道德準則生活,就怎樣投資。沒有一個卓越的價值投資者不強調道德情操對成功價值投資的極端重要性。有人總結道,保守的價值投資就是做人。在投資中做人越到位,投資也就越成功。

保守主義的價值觀是個人本位而不是集體本位的個人主義價值觀。價值投資的本質是個人主義的,它鼓勵每個投資者做與眾不同的事情。價值投資的原理是普遍適用的,但是價值投資者的個性、各自的能力圈、投資風格卻各有千秋。但是共同的一點是,保守的價值投資者都拒絕做集體主義的旅鼠,堅持用反向的、批判的態度來麵對市場。

在意識形態領域,保守主義與激進主義是互為對手的兩種對立的政治哲學。在投資領域,價值投資與激進投資是互為對手的兩種對立的投資哲學。激進的投資哲學對風險的容忍度非常高,壓下大賭注、追求高回報,頻繁操作,期待速富。套用20世紀50年代“大躍進”期間流行的一句激進主義政治口號,這類投資者的心態是,“超英趕美,跑步進入共產主義”。激進主義是折騰的哲學。保守主義是不折騰的哲學。50年代“大躍進”的折騰給中國帶來了什麼,這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激進的、追逐趨勢的投資者以萬變應萬變,即以萬變的操作在市場中頻繁進出來應付市場先生的萬變情緒,當然更加無法安枕。相反,保守的價值投資者,對風險的容忍度非常低,追求穩定性與長期回報、不下賭注、極少操作,當然也就睡得香。所以,如費舍爾先生所言,保守的投資者當然可以夜夜安枕。

保守主義政治哲學珍視和保守的是自由。保守主義投資哲學珍視與保守的是價值。保守主義致力於保守自由,而價值投資幫助人們獲得財務自由,從而使人身自由有了堅實的物質保障。什麼是保守的投資者?以發現與保守價值為最高追求的投資者就是保守的投資者。保守的價值投資的最大妙處,不僅是它能幫助投資者致富,而是它能保守這個世界上最值得珍視的東西:自由!一個人有了財富,有了財務自由和人格獨立,就不會被逼著去做傻事了。所以,財務自由為人格獨立與政治自由提供了強有力的後援。在這一點上,保守主義的政治哲學與保守主義的投資哲學都服務於一個共同目標,即保守與擴大個人的自由與獨立。

由上所述,可以說,價值投資的每一根經脈都流淌著保守主義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