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談判對手的需求是有一定限度的,讓步策略的運用也必須是有限的、有層次區別的;②讓步策略的效果是有限的,每一次的讓步隻能在談判的一定時期內起作用,是針對特定階段、特定人物、特定事件起作用的,所以不要期望滿足對手的所有意願,對重要問題的讓步必須嚴格控製;③時刻對讓步資源的投入與你所期望效果的產出進行對比分析,必須做到讓步價值的投入小於所產生的積極效益。並不是投入越多回報越多,而是尋求一個二者之間的最佳組合。
(3)最佳時機讓步原則
所謂最佳時機讓步策略就是在適當的時機和場合做出適當、適時的讓步,使談判讓步的作用發揮到最大、所起到的作用最佳。在談判的實際過程中,時機是非常難以把握的,常常存在以下種種問題:
①最佳時機難以判定。例如難以判定最佳時機是談判的對方提出要求時還是對方已經有所讓步時;②對於讓步的隨意性導致時機把握不準確,在商業談判中,如果談判者僅僅根據自己的喜好、興趣、成見、性情等因素使用讓步策略,而不顧及所處的場合、談判的進展情況及發展方向等,不遵從讓步策略的原則、方式和方法。這種隨意性導致讓步價值缺失、讓步原則消失,進而促使對方的胃口越來越大,在談判中就容易喪失主動權,從而導致談判失敗,所以在使用讓步策略時千萬不得隨意而為。
(4)雙方共同讓步原則
談判中如果形勢所迫,如果自己再不做出讓步就有可能使談判夭折時,必須把握住雙方共同讓步原則。即在某一方麵給了對方優惠,在另一方麵必須加倍地,至少均等地獲取同報。當然,在談判時,如果發覺這個問題己方若是讓步可以換取對方更大的好處時,也應毫不猶豫地給其讓步,以保持全盤的優勢。
某大型知名超市在北京開業,供應商蜂擁而至。張某代表一家弱勢品牌與對方進行進店洽談,談的異常艱苦,因為對方要求十分苛刻,尤其是60天賬期實在讓人難以接受,談判陷入了僵局並且隨時都有破裂的可能。期間一天,對方采購經理打電話給張某,希望張某提供一套現場製作的設備,能夠吸引更多的消費者。張某剛好有一套設備閑置在庫房裏,但他卻沒有當即痛快的答應,張某這樣同複:“陳經理,我會同公司盡力協調這件事,在最短的時間給您答複,但您能不能給我一個正常的貨款賬期呢?”最後,張某贏得了一個平等的合同,超市因為現做現賣吸引了更多的客流,一次雙贏的談判就這麼形成了,這當然是共同讓步起到的作用。
在商業談判中,為了實現共贏,讓步是必要的。但是,讓步又不能草率,必須慎重處理。成功的讓步策略可以起到以犧牲局部小利益來換取整體利益的作用,甚至可以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