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活到老學到老的大智慧(1 / 2)

可以說沒有人一生下來擁有了一切,我們隻有靠從不斷地學習中得到的知識來造就自己。正如比爾·蓋茨先生說的:你可以離開學校,但是永遠不能離開學習。

在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英國工人送到訂戶門口的牛奶,奶瓶口既沒蓋子也不封口,所以,山雀與知更鳥這兩種在英國常見的鳥,每天都可以非常容易地喝到漂浮在奶瓶上層的奶油。但後來,牛奶公司為了阻止早起的鳥兒偷奶喝,於是把奶瓶口用鋁箔封裝起來。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大約在20世紀50年代,英國所有的山雀都學會了如何把奶瓶的鋁箔啄開,繼續喝它們喜愛的牛奶;但是知更鳥卻始終都沒學到這套啄功,當然它們也就無奶可喝了。

為什麼這兩種差別不大的鳥兒對同一現象卻有完全不同的表現呢?

人們在研究這一現象時發現:原來山雀之所以能繼續喝到牛奶,是因為它們具有彼此學習的能力,而知更鳥卻沒有。山雀是屬於群居的動物,常常遷徙換巢,當有某隻山雀發明了新的啄法,啄破奶瓶喝到奶時,別的山雀也會通過它們群居的特性,溝通學習到新的技能。而知更鳥則是有領域習性的獨居動物,它們各自據巢為王,相互問的溝通常常僅止於排斥來犯之鳥。因此,就算偶有知更鳥發現奶瓶的封口可以啄破,其他的知更鳥也無處學到。

有人說21世紀將是一個屬於科技的世紀;也有人說21世紀將會是一個屬於知識經濟的世紀;同時還有人說21世紀將是一個屬於中國人的世紀;但是21世紀將是一個屬於學習的世紀。人是所有地球生命中適應能力最弱的,但人卻成了地球上生命力最強大的動物,這一切都是因為人類具有強大的學習能力。是學習造就了人類,學習是人類之所以稱為“人類”的根本。

在今天,全世界在10年裏所產生的新知識是人類曆史所有知識的總和;在今天,你的大部分知識在5年後就會被淘汰;在今天,要想不成為時代的落伍者,要想不被競爭所淘汰,學習是我們唯一的選擇。

1980年,美國著名管理學家派瑞曼就說過:“到下世紀初,美國將有3/4的工作是創造和處理知識。知識工作者將意識到:持續不斷地學習不僅是你得到工作的先決條件,而且是一種主要的工作方式。”學習不再是教室裏或者上崗前的孤立活動,人們不必撇開工作專門抽出時間來學習,相反,學習就是工作的核心,學習與效率是同義詞。一句話,學習將是勞動的新形式。

變化是生命的常態,變化是世界的本質。我們的世界在前進、在創新,作為現代企業員工,緊跟時代步伐,把握時代的脈搏,是必然的選擇。我們已經很難想象不會操作電腦將如何在現代社會工作。環境在變,我們必須去主動適應,而學習就是最好的途徑。

李嘉誠是亞洲首富,曾經有位記者這樣問李嘉誠:“今天你擁有如此巨大的商業王國,靠的是什麼?”李嘉誠回答說:“依靠知識。”有位外商也曾經問過李嘉誠:“李先生,您成功靠什麼?”李嘉誠毫不猶豫地回答:“靠學習,不斷地學習。”的確,不斷地學習知識,是李嘉誠成功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