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活到老學到老的大智慧(2 / 2)

李嘉誠勤於自學,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忘記讀書。青年時打工期間,他堅持“搶學”,創業期間堅持“搶學”,經營自己的“商業王國”期間,仍孜孜不倦地學習。一位熟悉李嘉誠的人說,晚睡前是他雷打不動的看書時間,他喜歡看人物傳記,無論在醫療、政治、教育、福利哪一方麵,對全人類有所幫助的人他都很佩服,都心存景仰。早在辦塑料廠時他就訂閱了英文塑料雜誌,既學英文,又了解世界最新的塑料行業動態。

應該說在當時,懂英文的華人在香港社會是“稀有動物”。也正是因為懂得英文,使得李嘉誠可以直接飛往英美,參加各種展銷會,談生意可直接與外籍投資顧問、銀行的高層打交道。如今,盡管李嘉誠已事業有成,仍愛書如命,堅持不懈地讀書學習。

李嘉誠說:“在知識經濟的時代裏,如果你有資金,但缺乏知識,沒有最新的訊息,無論何種行業,你越拚搏,失敗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識,沒有資金的話,小小的付出就能夠有同報,並且很有可能達到成功。現在跟數十年前相比,知識和資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熟悉IBM公司的人都知道,在它的總部的大樓上寫著“學無止境”四個字,公司每年都要花費10多億美元進行130萬人次的職業教育和培訓。在培訓過程中,緊張的學習每天從早上8點到晚上6點,而附加的課外作業常常要使學員們熬到半夜。學員們還要進行銷售學習——這是一項具有很高價值和收益的活動。可以說商業界就是一個自我表現的世界,而作為銷售人員必須做好準備去適應這個“世界”。每天長達10多個小時的緊張學習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但是卻很少有人抱怨,幾乎每個人都能完成學業。因為他們知道在這個時代,如果你不學習、不會學習、不終身學習,其結果肯定是被淘汰。

也許我們驚歎猶太人的聰明,其實這個民族在曆史上經曆了太多的苦難,但卻依然頑強地生存到現在,並且湧現了許多聞名於世的偉大人物,因為猶太人懂得了“知識就是力量”的道理。他們在孩子剛剛懂事時,母親們就會將蜂蜜滴在書上,讓孩子舔書上的蜂蜜,她們這樣做是想告訴孩子:書是甜的。因為他們知道知識的重要性,認為這樣做可以讓孩子從小就產生對知識的渴望。

可以說人的一切知識都是從學習中得來的。我們從出生就開始學習,學習說話,學習走路,學習做事,學習一切。如果不學習,我們就不可能成為一個健全的人。歌德也曾經說:“人不是靠他生下來擁有一切,而是靠從學習中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其實,人的一生就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不管你有沒有意識到,其實你也是一直在生活中、在工作中學習。但這種被動的學習效果肯定不會明顯。你隻有自己首先具有這方麵的意識,去激發自己的潛能,不斷地主動學習,這樣你才能一直保持著強大的競爭力,從而去實現成功的夢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