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俗話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說的就是沒有事物是一成不變的。也許有人說我現在是一無所有,微小得像隻“螞蟻”;也許有人說我付出那麼多,但還是沒有成功。成功確實需要付出,但付出不一定能成功,這是為什麼呢?主要是我們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隻要我們積極努力地去付出,同時善於尋找方法,那麼我們就能慢慢地強大,總有一天“螞蟻”會變成“獅子”。
丹尼爾·洛維格是美國著名的船王,可以說他的一生從無到有,乃至到他後來的數十億美元的資產,就和他善於尋找方法從而獲得巨大成功的特點息息相關。
一天他來到大通銀行想去貸款,然而銀行工作人員看到他穿著破爛,又沒有任何的東西做抵押,所以很自然地拒絕了他的申請。但是聰明而又執著的洛維格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他通過多種途徑,千方百計總算見到了該銀行的總裁。他對總裁說,他用貸款把貨輪買到後,就立即把它改裝成油輪,而且他已經跟一家石油公司聯係好了,把它出租給石油公司。石油公司將每月付給他租金,這樣他就可以用來分期還他要借的這筆貸款。他說他可以把他和石油公司的租契交給銀行,再由銀行去跟那家石油公司收租金,這樣就等於在分期付款了。
很多銀行聽了洛維格的想法,都覺得荒唐可笑,不可能實現,且無信用可言。但是大通銀行的總裁卻不那麼認為。他覺得:雖然洛維格是一文不名,同時沒有什麼信用可言,但是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卻是非常可靠的。如果石油公司同意拿著他的租契去找他們按月收錢,這自然是十分穩妥的。
就這樣,洛維格終於貸到了第一筆款。他買下了他所要的舊貨輪,把它改成油輪,並把油輪租給了石油公司。同時他也賺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然後不斷地發展,最終成了美國著名的船王。
可以說洛維格的成功與精明之處,就在於他利用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來增強自己的信用,從而成功地達到了他貸款的目的。
李陽,瘋狂英語的創始人,以自己不懈地追求和不斷奮鬥,演繹了精彩的人生傳奇。然而他並非生來就是英語天才,1986年李陽考進了蘭州大學工程力學係。進大學後的李陽,第一年,成績名列全年級倒數第一名,英語連續兩個學期考試不及格。然而偶然中,李陽發現,在大聲朗讀時精神會變得特別集中,於是他就跑到校同空曠的地方大喊英語。也許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李陽想,這樣大喊英語也許是學英語的一種好方法。
在以後的四個月時間裏,李陽讀了10多本英文原著,背熟了大量四級考題,在當年的英語四級考試中,李陽隻用了50分鍾就答完試卷,並且成為全校第二名。一個英語考試總是不及格的李陽突然成為一個英語高手,這一消息轟動了蘭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