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鳥建造它的巢的方式是識別它所隸屬的物種的一種手段。昆蟲是令人不可思議的建造者。例如,蜂房是名符其實的王宮,它建造在精確的幾何線上。整個蜂群共同勞動,為下一代建造了這個家。我們也可以注意到其他雖然並不很壯觀,但極其有趣的勤勞的例子。蜘蛛為它的敵人伸展出了巨大的網。但是,突然它忘記了它的敵人和自己的需要,著手進行一項嶄新的工作。它用絲密集編織成一隻精致的小袋。它是防水的,通常由兩層組成,以抵禦蜘蛛通常的棲息地的寒冷和潮濕。蜘蛛在這個小袋中產下卵,但是驚人的事實是,這隻蜘蛛如此強烈地依戀這個小袋,以致當它痛苦地看到它的小袋破損或遭毀壞時會悲哀地死去。事實上,它是那麼緊緊地依附著它的小袋,以致這似乎成了它自身的一部分。因此,它的愛集中在這個小袋上,而並非在卵上,也不在那個最終要從卵中孵出來的小蜘蛛上。甚至他似乎沒有注意到小蜘蛛的存在。本能指導這位母親在並沒有一個生物作為它直接對象的情況下,為這物種做某些事。因此,存在一種並沒有現存對象的本能,它不可抵禦地在活動著,展現了對一種內在命令的服從,去做它必須要做的事,去愛應得到愛的東西。
蝴蝶在它們整個生命期間以花蜜為食,並不需要任何其他的食物。但是當產卵的時候一到,它們從不把卵產在花上。它們受另一種本能的指導。這種尋找直接有利於個體的食物的本能被另一種本能所替代。蝴蝶轉向另一種食物,這對它們自身是無價值的,但是對幼蟲是必不可少的,蝴蝶最終就是從幼蟲孵化出來的。這樣昆蟲自身就攜帶了自然的命令,這種命令與它們自己是不相幹的,但對這個物種是有益的。瓢蟲和類似的昆蟲從來也不把卵產在葉子的頂端,而是產在葉子較低的部位,在那裏,從卵中產生出來的並以葉子為食的幼蟲得到保護。在大量從來也不以植物為食物的其他昆蟲中,也可以發現類似的為了後代的營養而選擇以植物為食物的昆蟲。它們本能地知道什麼東西是對它們後代更適宜的營養物,甚至能夠預見到可能來自下雨和太陽的危險。
負有保存物種使命的生物改變它自己的愛好並自我改造,似乎支配它自身的規律在一段時間裏擱置起來了,對某個偉大的自然事件——創造的奇跡處於一種期待的狀態。然後它超越尋常的活動,在這個奇跡麵前進行了可稱為典禮的活動。
事實上,盡管新生兒完全缺乏經驗,但是大自然最輝煌的奇跡之一是,新生兒所擁有的力量能使自己適應於外部世界,並防止外部世界的傷害。借助敏感期的部分本能的幫助,他們能夠做到這一點。這些本能引導他們克服接連不斷的困難,以不可抵禦的趨動力不斷地激發他們。自然並沒有給成人如同新生兒所擁有的那樣的保護。自然有自己的規律,並嚴密地注視著這些規律得到遵循。成人必然隻能在指導物種保護的本能所規定的限度內給予合作。
通常,正如我們在魚和昆蟲中所看到的,成年的和新生的生物的主導本能以明顯不同的和獨立的方式在起作用,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和後代相互之間從來沒有聯係。在較高等的動物中,這兩種本能協調一致地工作,並且母親的主導本能和她後代的敏感期是一致的,這使母親和兒童之間產生了愛,或者形成了一種母係關係,這種關係還擴展到整個有組織的社會,由社會承擔對新一代的照料。例如,這種情況出現在如蜜蜂、螞蟻等生活在群體中的昆蟲之中。
物種並不是靠愛和犧牲而得到保護的。相反地,這些是主導本能的結果,主導本能來源於生命的偉大的創造性的實驗室之中,它決定所有物種的生存。生物在照料它們後代時所擁有的情緒或情感使自然所施加的任務易於完成,並且提供了在完全服從自然的命令時能感受到的特殊樂趣。
如果我們希望迅速地了解這個已成熟的世界,我們可以說,支配這個世界的規律會周期性地出現例外情況。似乎是那麼絕對和不可變更的自然規律為了一個更崇高的利益而被擱置起來了。它們服從於有利於物種年幼生命的新規律的要求。由此,通過不斷地擱置和更新自然規律,生命得以永恒地維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