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歧變(3 / 3)

沮喪的最大根源是人深信自己沒有能力做某些事情。如果一個癱瘓的人必須跟一個完全健康的人進行賽跑,他絕對不會希望進行比賽。一個普通的市民也不會願意跟職業拳擊手在拳擊場對抗。甚至在他進入比賽之前,一種不能勝任的感覺已經使他喪失了勇氣去作嚐試。成人由於不斷地羞辱兒童,使他感到自己軟弱,從而壓抑了兒童行動的**。但是,成人並不滿足於僅僅阻止兒童的活動;他還不斷地跟兒童說:“你不能做那件事;即使想嚐試一下對你是無意義的,如果這個成人是粗暴的,他甚至會說:”你這個傻瓜,你在做什麼?你難道不知道你不能做那件事嗎?”這種行為方式不僅阻礙兒童工作,打斷了他行為的連續性,而且還是對兒童的一種侮辱。

這使得兒童相信,不僅他的行為是無價值的,而且他個人也是無能的和笨拙的。這種信念也就是沮喪和缺乏自信的源泉。如果一個比我們自己更強有力的人阻止我們做所要做的事,我們至少可以假設在將來會有另一個比我們軟弱的人,他不會阻止我們做我們所喜歡的事。但如果一個成人使得兒童相信他自身是無能的,那麼,一片烏雲就會降臨到他的心靈上,他就會陷入冷漠和恐懼的狀態之中。當這種情況發生是,兒童就形成了一種稱作“自卑感”的內在障礙。這種障礙可能作為一種無能和比其他人低劣的感覺而在他內心固定下來;這將使兒童陷入日常的生活衝突中去。

膽怯,作決定時遲疑不定,麵臨困難或批評就退縮,經常流淚,絕望的神態,這一切都跟由自卑感所導致的痛苦心態影形相隨。

相反,一個“正常”兒童最顯著的特征之一是他的自信和對行為有把握。

在聖洛倫佐兒童之家的小男孩告訴失望的參觀者,雖然教師放假在家休息,但兒童們可以自己打開教室的門,進行工作,這時他表現了完美人格的平衡,這種人格並不是傲慢的,而是了解自己的潛力。這個男孩知道他正在做什麼事,並完成行為的必需步驟,絲毫沒有感到他做了任何特殊的事情。

另一個小男孩正在用活動字母拚詞,當意大利皇後站在他麵前,要求他拚寫“意大利萬歲!”時,他絲毫沒有被打擾。當這兒童聽到這話時,他用正確的順序把剛剛拚寫的字母複原到適當的位置。他平靜地幹著,似乎隻有他一個人,雖然出於對女皇的尊重,我們希望他暫停下這項工作,這樣他才能立即執行她的命令。但是,他無法放棄他習慣性的工作方式。在拚寫新詞之前,他必須把已經使用過的字母放回到它們應放的地方。當他這樣幹完之後,他就拚出了“意大利萬歲!”雖然這個小家夥隻有4歲,但實際上,在控製行為和情感以及對他環境的自信上他已經是個小大人了。

恐懼

恐懼是歧變的另一種形式,它被認為對兒童是很自然的。它被理解為一種深深地紮根於兒童內心的情感的紊亂,跟他的環境完全無關。換句話說,恐懼就象羞怯一樣,被當作兒童性格的一部分。有些兒童是如此的畏縮,似乎他們已經被一種恐懼的預感所包圍。然而,還有其他一些兒童,他們勇敢、富有活力、常常有勇氣麵對危險,但是他們有時也會被神秘的、不合邏輯的和無法戰勝的驚恐所支配。這種態度可以解釋為是過去得到的強烈印象的產物。兒童很可能害怕過馬路,或者害怕床底下有貓,或者害怕看到雞。這些害怕很像精神病醫生在成人中所發現的病態恐懼。這在依賴成人的兒童身上特別容易發現。成人可能利用兒童的無知,用模糊的恐懼恐嚇他,這樣他就會服從。這是成人用來對付兒童的最壞的一種防禦手段,因為它利用到處存在著的可怕形象,使兒童對黑暗的天生恐懼加劇了。

能使兒童接觸現實、體驗和理解他的環境的任何東西,都將有助於他擺脫這種紊亂的恐懼心態。我們的能使兒童正常化的學校最初成果之一,就是這些潛意識的恐懼的消失。

一個西班牙人的家庭有4個女兒,其中最小的女兒就在我們的一所學校裏上課。每當夜晚有雷雨時,她是這些女兒中唯一不害怕的人。她會帶她的姐姐到父母的房間,在那裏他們能得到保護。她是那些經受這種奇怪的恐懼折磨的姐姐的真正支柱。每當她們在黑暗中感到害怕時,她們就趕快到她們的妹妹身邊,以便克服焦慮。

“恐懼的心態”不同於麵臨危險時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所產生的恐怖。這後一種恐懼在兒童身上比在成人身上出現得少,這並不僅僅因為兒童比年長者缺少麵臨危險的經曆。甚至可以這樣說,兒童可以自然地麵對危險,他們比成人能更敏捷地做到這一點。事實上,兒童常常會使自己麵臨危險,街上的頑皮兒童會偷竊汽車或卡車中的乘客的錢,鄉村兒童會高興地爬到樹上和沿著陡坡衝下來。他們常常會跳進海裏或河裏自學遊泳。在拯救或至少是試圖拯救他們同伴方麵有無數的例子,他們都表現了極大的英雄行為。例如,加裏福尼亞的一家有盲童病房的醫院著火了。在這些受難者當中,有些兒童是能看見東西的。雖然他們生活在這幢大樓的另一部分,但他們衝進去救助那些盲童。幾乎每天我們都可以從報紙和雜誌上讀到有關其他青年的英雄行為的事例。

可能人們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兒童回到正常狀態之後是否還讚成這種英雄主義的傾向。我們學校中沒有一個兒童表現出任何英雄行為,雖然他們確實有機會表現某些崇高的願望。通常我們的兒童形成了一種“謹慎”,這使他們能避免危險,因而也能跟危險共存。他們能夠使用桌上甚至廚房裏的小刀,用火柴點火及至點燃煙火,獨自站在水池邊,穿越城市馬路。我們的兒童已經學會如何控製自己的行為,避免急躁。這使他們能過一種更崇高和更平靜的生活。因此,正常化不是把自身推入到危險之中,而是獲得一種謹慎,這種謹慎使他能認識和控製危險,進而能生活在危險的境地之中。

說謊

心理歧變就象繁茂的植物的分枝,能朝四麵八方伸展出去,但是,它們都來自同一個深層的根部,隻有在那裏,才能找到正常化的秘密。教育上的一個常見錯誤是把這些歧變看作是互不相關的孤立的存在。

最嚴重的缺點之一是說謊。欺騙是一種隱蔽心靈的外套。甚至可以把它比作是一個人的全部服裝,這樣它就具有許許多多的偽裝。存在各種各樣的說謊,每一種說謊都有其自己的意義和重要性。有正常的謊言,其餘都是病的。本世紀的精神病學家們對患有歇斯底裏的男人和婦女的強製性謊言極感興趣。這種人的謊言比例如此之高,以致言語完全由謊言組成。人們還注意到青少年法庭上兒童的說謊,以及兒童被傳喚作證時無意識欺騙的可能性。由於兒童“純潔心靈”被看成是真理的喉舌,因此,當人們終於認識到在完全真誠的情況下被認為是真實的東西實際上卻是虛假的,這引起了極大的騷動。對這種現象的進一步研究表明,這些兒童實際上試圖講真話,他們的謊言是由於心理紊亂,這各紊亂由於他們的情緒進一步加劇了。

這種虛假代替真實,不管它們是經常性的還是偶爾的,都截然不同於兒童有意識用來自我防禦的謊言。但是,還有其他的跟自我防禦無關的謊言,它們是正常兒童在日常生活環境中所說的。謊言也可能起源於兒童企圖描述某種幻想的東西,這一類虛構可能是對其他人認為是真實的東西添油加醋,盡管這種詳細描述並不是為了個人利益或為說謊而說謊。它可能采取一種藝術的形式,就像一個演員能使自己深入到角色中去一樣。例如,有一些兒童曾經告訴我,他們的母親給她邀請來赴宴的一位客人喝她自己製作的蔬菜汁。這種飲料不僅有益健康,而且美味可口,這位客人說他以前從未嚐過諸如此類的東西。這故事是如此有趣和詳細,以致我請這些兒童的母親告訴我怎樣製作這種飲料。但是,她卻跟我說她從來沒有做過這一類東西。這說是兒童在謊言中表達想象力的純粹創造的一個實例,它除了編造故事之外無任何其他意圖。

這些謊言不同於因為兒童懶惰和對發現真理不感興趣而說的謊言。

然而,有時候一個謊言可能是巧妙推理的產物。我曾經遇見一個5歲的小男孩,他被他母親臨時寄托在一所寄宿學校裏。負責這小孩所屬的那群兒童的保育員非常勝任這項工作,對這個特殊兒童非常當心。隔了一段時間之後,這個小男孩開始對他母親抱怨這位保育員,說她太嚴曆了。他母親到這所學校的校長那裏去詢問,後來她相信這位保育員對她兒子是很慈愛的,並且經常對她兒子體現了這種慈愛。當這位母親問他兒子為何要撒謊,他回答說:“我不能說這位校長是壞的。”這並不表明,他缺乏指責這位校長的勇氣,而是他屈服於傳統勢力。在兒童適應他們的環境方麵采用狡詐手段的事例還可以舉出很多。

相反,軟弱和退縮的兒童是出於一時的衝動而編造謊言的,這種謊言沒經過仔細推敲,隻是一種防禦性反射。它們未加修飾、臨時編造,通常是十分明顯的,教師跟這種欺騙進行鬥爭卻忘了它們體現了什麼,很明顯它們是對成人攻擊的防禦。編造這種謊言的兒童由於軟弱、不知羞恥和不能按他們應有的方式行事而受到責備。

欺騙是在兒童期出現的一種智能現象,它隨著成熟而變得條理化。它在人類社會中起了如此重要的作用,好象遮體的服裝一樣是必不可少的、高尚的甚至美麗的。在我們的一所學校中,一位兒童放棄了這種被歪曲了的概念,表現了自然和真誠。然而,說謊並不是可以奇跡般地消失的一種歧變。它更需要的是改造,而不是轉變。清晰的思想、跟現實的接觸、精神自由以及對善的和崇高的東西有積極的興趣。這一切提供了能改造兒童心靈的環境。

社會生活沉浸於一種虛偽習俗的氣氛之中,以致如果企圖糾正它們,社會就會陷入混亂狀態之中,許多已離開兒童之家進入高一級學校的兒童一直被認為是不禮貌和不服從的,就是因為他們比其他兒童更加真誠,還沒有學會作必要的適應。他們的教師不承認這個事實。普通學校的訓練和常規,就跟社會的訓練和常規一樣充滿著欺騙,這些教師把來自我們學校的兒童的至今尚未見過的真誠當作會破壞其他人教育的一個因素。

心理分析學家對人類心靈史的最出色的貢獻之一,就是對潛意識的隱瞞作了解釋。成人的羞恥心和非兒童式的虛構編織成了人類生活的可怕的纖維織物。它們就像動物的毛皮或鳥的羽毛,覆蓋、裝飾和保護著隱藏在底下的那個生死攸關的本性。隱瞞,即隱藏自己真正的感情是一個人在自身中構築起來的一個謊言,由此他才能生活或者更確切地說,生存於一個跟他的自然情感不一致的世界之中。由於持續地進行鬥爭是不可能的,心靈就使自己適應它的環境。

最顯著的隱瞞之一就是成人虛偽地對待兒童。成人為了他自己而犧牲兒童的需要,但是,他拒絕承認這個事實,因為這將是不可容忍的。他使自己相信他正在履行一種天賦的權力,正在為兒童的未來利益而行動。當兒童保護他自己時,成人並不注意到真正發生了什麼事情,而斷定兒童為拯救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不服從,都是他罪惡傾向的結果。成人自身的真理和正義的細微聲音變得衰弱,被一種虛假的信念所代替,即他正在根據自己的權力和責任等謹慎地行事。心變得冷醋。它冷若冰霜,像水晶一樣隻會偶爾閃爍一下。所有的東西都被它擊碎了。“我的心硬如石塊;我敲擊它,連我的手都受了傷。”但丁在地獄深處運用了極妙的冰的形象化比喻,仇恨在那裏找到了它的避護所。愛和恨是心靈的兩種狀態,這可以比作水的液態和固態。隱瞞一個人的真實情感的習俗是一種精神的謊言,有助於使他自己適應有組織的社會不正常的狀態,但是漸漸地它也從愛轉變為恨。這是潛伏在潛意識的最隱深處的可怕的謊言。

更多小說.盡在^星^月書^吧!《童年的秘密》最新章節23.歧變由星-月-書-吧W★w★⑧⊙c★○m整理上傳

致童年的秘密的讀者:

①若讀者閱讀其他小說小說《童年的秘密》最新章節23.歧變時發現本站未能及時更新或者本書章節出現錯亂內容缺少以及頁麵不能打開等情況,請您發站內短信通知我們:【發信給管理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