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教師的精神準備(1 / 2)

因此,認為靠獨自研究就能為他的使命作準備的教師可能錯了。對一位教師所要求的第一件事是正確地處理他的工作。

我們觀察兒童的方式是極端重要的。僅僅隻有教育理論知識是不夠的。

我們強調這個事實,即教師必須係統地研究自我,使自己內心作好準備,這樣他才能消除根深蒂固的缺陷,事實上,這些缺陷會妨礙他跟兒童的關係。為了發現這些潛意識的弱點,我們需要一種特殊的教學。我們必須像其他人看待我們那樣地看待我們自己。

這也就是說,教師必須得到引導。他必須一開始就研究他自己的缺陷,以及他自己的壞脾性,而不是過分地迷戀於“兒童的脾性”,迷戀於“糾正兒童錯誤”的方式,或者甚至迷戀於“原罪的影響”。隻有先清除你自己眼中的沙粒,你才能清楚地知道如何消除兒童眼中的塵埃。

教師內心的準備截然不同於宗教信徒所追求的“盡善盡美”。一位好教師不必完全消除過失和弱點。事實上,一個在不斷地追求使自己內心生活完美的人,也許不會注意到阻礙他理解兒童的各種缺陷。我們必須受到教育,我們必須願意接受指導,隻要我們希望成為有效的教師。

正如醫生向病人揭示折磨他的疾病一樣,我們也應該指出會阻礙未來教師工作的缺陷。例如,我們告訴他們:“發怒是一大罪惡,它會製約我們並使我們不理解兒童。”正如一種罪惡從來都不是單獨的一樣,發努會帶來另一種罪惡――傲慢。它會隱藏在友善的偽裝之下。

我們可以用兩種不同的方法從內部和外部來征服我們的壞脾性。第一種方法是跟我們已知的缺陷進行鬥爭。第二種方法是抑製我們壞脾性的外部表現。外部表現服從公認的行為標準是重要的,因為它會使我們反省,意識到自己的缺點。一個人對鄰居意見的尊重,也會使他征服傲慢;整治過的環境有利於減少貪婪;其他人強烈的反應有助於製止發怒;為了生活而生活的需要會有助於製征服偏見;社會習俗能製止散漫的行為;在獲取奢侈品方麵所遇到的困難能減少揮霍;保持一個人尊嚴的需要會排除妒忌。所有這些不同的外界因素對我們的內心生活都會有一種持續的和有益的影響。社會關係有助於維護我們的道德平衡。

我們仍然不會帶著像服從上帝那樣純潔的願望去服從社會的壓力。盡管我們很樂意承認必須糾正我們自己所認識到的錯誤但其他人對我們的錯誤的糾正而使我們產生的羞恥並不會被我們輕易地接受。我們寧可犯錯誤也不會承認它。當我們必須改正我們的方式時,我們會本能地力圖挽回麵子,借口我們所選擇的做法是不可避免的。這方麵的一個例子可以在小小的諾言中證實。當我們沒能獲得我們所要的東西時,我們就會說:“我們並不要它。”這是我們對外界阻力的本能反應。我們不從內部來完善我們自身,卻繼續這種戰鬥。這裏,正如在其他的戰鬥中一樣,我們不久就會發現,我們個人的努力需要得到其他人的幫助。那些具有同樣缺陷的人會本能地互相幫助,找到他們聯合的力量。

在崇高的和不可推卸的責任的借口下,我們掩蓋了自己的缺陷,正如在戰爭時期,進攻性武器被描繪成保衛和平的手段。對我們缺陷的抵製越軟弱,我們就越容易編造我們的借口。

當我們由於自身的過失而遭到批評時,我們會很容易地原諒它們。但實際上,我們不是在捍衛自己,而是保衛自己的錯誤,把它們隱藏在我們稱為“美”,“必不可少”,“共同的善”等等偽裝下。漸漸地,我們使自己相信,把我們的意識認為完全是虛假的東西看作是真實的,日積月累,那就會變得越來越難糾正。

教師以及一般與青少年教育有關的所有人,應該使自已從這種錯誤的圈子解脫出來,這種錯誤會損害他們的身份。他們應該努力擺脫掉自己由傲慢和發努組成的基本缺陷,用正確的眼光看待它。發怒是主要的缺陷,但是它得到了傲慢的掩護,傲慢會導致某種尊嚴,甚至還會要求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