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所有的人都受到了召喚,如果他們克服了困難,所有這些人都能響應這個召喚。因而,“皈依”的現象屬於童年。問題在於,這是一種迅速的、有時幾乎是瞬息即逝的變化,它通常來自同一根源。皈信產生於使兒童的活動不是集中在一項有趣的任務上,這樣的例子我一個也舉不出。各種各樣的皈依就是這樣產生的。神經質的兒童變得平靜了。有壓抑感的兒童重新獲得了活力,所有的人都共同沿著這條有紀律的工作之路前進,通過內在的、已找到表達手段的能量的外在表現而取得進步。
這些固定下來的成就具有一種劇變的特性,它預示著兒童以後的發展。可把它們比作兒童長出了他的第一顆牙齒或跨出了他的第一步。其他的牙齒將跟隨第一顆牙齒而長出,言語將隨著第一個單詞而出現,在跨出了第一步之後,兒童將開始走路了.
我們的學校在世界各地的擴展,表明了這些兒童皈依的普遍性。許多幼稚的品質消失了,而被其他的品質所取代。在兒童訓練中的一個最初的錯誤可能會成為他精神生活中無數歧變的根源。
正常化
在這些兒童的皈依中,特別要注意的是一種心理治療,使兒童回複到正常的狀態中去。實際上,正常的兒童是一個智慧早熟,已經學會克製自我,平靜地生活,以及寧可有秩序地工作而不願無聊和無所事事的兒童。當我們用這種眼光去看兒童時,我們可以更正確地把他的“皈依”稱之為“正常化”。人的真正本性潛伏在他自身裏。這種本性在他胎兒時就授予他了,我們必須承認這種本性並允許它發展。
但這種解釋並不會消除兒童皈依的現象。即使一個成人也許也會以同樣的方式皈依,但是,這種變化是如此困難,以致不再能把它看作是人性要素的一種簡單複歸。
在一個兒童身上,正常的心理品質可以容易地成熟起來。到那時所有不正常的品質都消失了,正如恢複健康之後疾病的所有症兆都消失了一樣。
如果我們用這種眼光來看待兒童的話,那我們就能更快地認識到,即使在不良的環境中正常化也會自發地展現。雖然由於兒童的正常化沒能得到承認或幫助,這些正常發展的跡象會被否定,但它們仍然會作為充滿活力的原則而得到恢複,這些原則能越過障礙物,使得它們的要求得到成功。甚至可以這樣說,兒童正常的能量,就像基督的聲音,它教導我們要寬恕,隻是不止7次,而是“無數次”。盡管成人壓抑兒童,但兒童從他本性的深處不斷地原諒成人,並努力使自己成熟起來。兒童正在不斷地跟壓抑他正常發展的力量進行鬥爭。
更多小說.盡在^星^月書^吧!《童年的秘密》最新章節21.嬌生慣養的兒童由星-月-書-吧W★w★⑧⊙c★○m整理上傳
致童年的秘密的讀者:
①若讀者閱讀其他小說小說《童年的秘密》最新章節21.嬌生慣養的兒童時發現本站未能及時更新或者本書章節出現錯亂內容缺少以及頁麵不能打開等情況,請您發站內短信通知我們:【發信給管理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