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觀察與發現(2 / 3)

後來我又認識到,每一項含有能糾正錯誤活動的練習,例如這種以肅靜製止噪音的練習,對兒童來講是極有幫助的。重複這種練習能使兒童表現出完美的行為,而這僅僅通過言教是難以獲得的。

我們的兒童通過學習如何繞過各種物體而不碰撞它們,通過學習如何輕捷地跑步而不發出聲響,變得敏捷和機靈。他們對自己能完善地完成這些動作而感到高興。他們趣味盎然地去發現自己的潛力,並在他們的生命力不斷展現的神秘世界中練習自己。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使自己相信,在兒童拒絕拿糖果的後麵有一個內在的原因。眾所周知,兒童喜歡吃糖果,因此這種拒絕對我來說是如此離奇,以致我決定作進一步的試驗。我隨身帶些糖果到學校去,但兒童拒絕接受或者把它放在罩衫的口袋裏。由於他們都很貧窮,我想他們可能要把這些糖果帶回家裏去。我對他們說:“我給你們的那些糖果,你們可以帶到家裏去,但這些是給你們的。”他們接受了這些糖果,但再一次放進口袋而不吃它。後來當他們的教師去看望其中一個生病的小孩時,她發現,兒童是珍惜這種贈物的。這個小男孩十分感謝老師的來訪,他打開一隻小盒子,取出一大塊他在學校中得到的糖果給老師吃。這誘人的糖果已經存放在小盒子裏好幾個星期了,而這個兒童一直沒有去碰它。這種態度在這些兒童中是如此尋常,以致許多參觀者後來到我們學校來隻是要證實一下他們在閱讀不同的書籍中得知的這一現象。這是在兒童內部的一種自發的和自然的發展。沒有一個人想到要教他們修苦行和放棄糖果,或者不現實地對他們說:“兒童既不應該玩耍也不應該吃糖果。”當兒童在精神生活中升華時,他們自願地拒絕這些無用的、外在的樂趣。一天,有個人給他們一些烤製成幾何形狀的小甜餅。這些兒童沒有吃,而是目不轉睛地看著它們說:“這是一個圓!這是一個長方形!”流傳著一個逗人笑的故事,講的是一個貧家子弟,他注視著在廚房裏的母親。當他母親拿起一塊黃油時,這個小孩說:“這是一個長方形!”他母親削去了一隻角,這小孩就說:“現在你隻有一隻三角形了。”接著又補充說:“剩下來的是一個不規則的四邊形。”他一直沒有說人們意料之中的話:“給我一些麵包和黃油。”

尊嚴

有一天,我決定給兒童們上一堂有點幽默感的課:怎樣擤鼻涕。我給他們示範了運用手帕的不同方法,最後還指導他們如何能盡量做得不引人注目。我以一種他們幾乎不能覺察的方式拿出手帕,並盡可能輕地擤著鼻子。兒童們凝神注視著我,沒有一個發出笑聲。但是,我剛結束示範他們就熱烈鼓掌,掌聲就像在劇場中那樣長久熱烈,這使我感到納悶。我從來沒聽到過這樣小的手竟能發出這麼響的聲音,我也沒想到這些幼兒會那麼熱烈地鼓掌。接著我明白了,也許我觸及到了他們極其有限的社會生活中的敏感點。兒童在擤鼻子方麵特別困難。由於在這件事上他們屢屢遭人責備,他們對此十分敏感。他們聽到的叫嚷和辱罵的語言強烈地刺傷了他們的感情。進一步傷害他們的是,為了不丟失手帕他們在學校裏還得把手帕惹人注目地別在圍兜上。但沒有一個人真正地教他們應該怎樣擤鼻子。當我這樣做的時候,他們感到抵償了過去的羞辱,而他們的鼓掌表明,我不僅公正地對待他們,並且使他們在社會中取得了一種新的地位。

長期的經驗告訴我,這正是對這件小事的正確解釋。我逐漸認識到,兒童有一種強烈的個人尊嚴感。通常成人意識不到他們是很容易受到傷害和遭到壓抑的。

某一天當我要離校時,這些兒童開始呼喊起來:“謝謝你,謝謝你上的這一課!”當我離開大樓時,後麵跟著一支靜悄悄的隊伍,直到我最後對他們說:“你們回去吧,踮著腳尖奔回去,小心不要撞到牆角。”他們轉過身,飛一般地在門背後消失了。我已經觸及到這些貧窮的幼兒的最敏感之處。

當參觀者來到這所學校時,兒童們的舉止表現得尊嚴和自重。他們知道如何熱情地接待這些來訪者,給這些來訪者看看他們是怎樣進行工作的。

曾經有一次,有人預先通知我們,有一個重要人物要單獨跟這些兒童在一起,以便能夠觀察他們,我告訴這位教師:“聽其自然吧!”然後麵對兒童我又說:“明天你們將有一位客人要來。我希望他會認為你們是世界上最好的兒童。”後來我問這位教師這次訪問進行得如何。她回答說:“這是一次巨大的成功。有些兒童給這位客人一把座椅,文雅地說:‘請坐’。其他的兒童說:‘你好’。當這位客人要離開時,他們把身子探出窗外叫道:‘謝謝你的來訪,再見!”我問:“你為什麼要教他們這樣呢?我告訴過你不要做任何特殊的事情,要讓兒童們隨自己的意願行動。”她回答說:“我沒有跟兒童講任何事情。”然後她繼續說兒童們比平時更勤奮地做各種作業。所有的事都幹得很出色,令這位來訪者驚歎不已,大受啟發。

有時候我也懷疑教師對我所說的話。我擔心她也許給這些兒童以特殊的指導,於是我再次問起她這件事。但最後我領悟到,兒童們已經有了他們自己的尊嚴感。他們尊重他們的客人,他們對能向客人表演他們所能做的事情感到自豪。我不是跟他們講過:“我希望你們的客人會認為你們是世界上最好的兒童”嗎?可以肯定,並不是我的規勸使他們如此去做。無論何時當我跟他們說:“你們將有一個客人要來”,這就等於宣布客人已到會客室。這些充滿魅力和尊嚴的富於自信的幼兒,總是樂意接待客人的。他們再也沒有過去的那種羞怯。現在在他們的心靈和周圍環境之間已不存在任何障礙。他們的生命自然地展現,就像蓮花在散發出芬芳的花香時,伸展出百色花瓣以接受陽光的哺育。重要的是,兒童們發現在他們發展的道路上沒有障礙。他們無需遮蓋,無需害怕,無需回避。事情就是那麼簡單,他們的沉著可能歸功於他們能迅速和完美地適應他們的環境。

這些兒童是機靈的、活潑的,但又總是鎮靜自若的,時時散發出一種精神暖流,使跟他們接觸的成人從心底裏感到振奮。許多人開始來訪問他們以親自體驗這一點,而且他們都得到了這種感情體驗。

看到由這些參觀所引起的反應是饒有興趣的。婦女們衣著華麗,佩帶珠寶,似乎她們是到一個欣賞兒童純潔無瑕的招待會上去,她們對兒童表現自己的好奇性的方式感到欣喜。

兒童們摩挲著女士們華麗的衣料,撫摸著她們芳香柔軟的手。有一次,一個兒童走到一位正在居喪的婦女麵前,他的小腦袋倚著她,然後拉著她的一隻手,用自己的雙手握住。這位婦女後來深情地說,沒有一個人能像這些幼兒一樣給她那麼多的安慰。有一天,總理的女兒伴著阿根廷共和國大使來參觀兒童之家。這位大使曾提出,對他要作的訪問不必事先通知,這樣就可以證實他經常耳聞的有關這些兒童的自發性的行為。然而,當他們一行到達學校時,才知道因為是假日學校不開門。當時,在院子中的一些兒童走上前來,其中一個相當自然地解釋說:“今天是假日,但這沒有關係。我們都在這幢大樓裏,門衛有鑰匙。”於是,這些兒童跑到各處去叫他們的小夥伴。教室的門打開了,他們都動手工作起來。他們奇跡般的自發性行為無疑再次得到了證實。

這些兒童的母親對所發生的一切讚歎不已,並跑來告訴我在家裏所發生的事。她們悄悄地彙報說:“這些三四歲的小孩,如果不是我們的小孩,那他們所說的話會令我們惱火的。例如他們說:‘你的手多髒,該洗一洗了。’或者說:‘你應該擦掉衣服上的髒東西。’當我們聽到他們對我們說這種話時,我們並不惱火,他們對我們的告誡仿佛是夢中之事。”

如今,這些貧窮的人變得更清潔整齊。破碎的鍋罐從他們的窗台上消失了。窗戶玻璃幹淨得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麵對院子的窗口上的天竺葵也開始怒放了。

紀律

盡管兒童的舉止行為有較大的自由,但總的看來他們給人的印象是非常有紀律的。他們安靜地工作,每個人都全神貫注於自己的工作。當他們去拿或去換他們所要操作的實物時,都安靜地走來走去。或許他們會離開教室,張望一下院子然後又回來。他們執行教師的吩咐快得驚人。這位教師告訴我:“他們完全照我所說的去做,以致我開始感到對我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應負責。”

事實上,假如她要求兒童進行肅靜練習,那麼在她說完要求之前,他們就會一動不動。然而,這種表麵的依從並沒有阻止他們獨立地活動,也沒有妨礙他們按自己喜好安排自己的一天。他們會拿他們工作所需要的實物,並把學校整理幹淨。如果教師來遲了或單獨讓兒童們留在教室中,一切都會照常進行,讓參觀者最著迷的是他們成功地把秩序和紀律與自發性結合在一起。

即使在十分安靜中也體現出極好的紀律,幾乎在下命令之前就表現出服從,這些美德的源泉是什麼呢?

當兒童進行工作時,教室中充滿著安靜的氣氛,這是十分動人的。沒有一個人破壞過這種氣氛,也沒有一個人能通過外部的手段獲得這種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