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書.吧Ww8⊙c○m重複練習
我特別注意到的第一件事是,一個大約3歲的小女孩不停地把一些圓柱體放進容器中,然後又從容器中取出。這些圓柱體大小不同,正好可放進容器中相應的孔,就像軟木塞蓋住瓶口一樣。我驚訝地發現,年幼的兒童能如此聚精會神一遍又一遍地進行這項練習。這個小女孩並沒有顯示出明顯加快速度或提高靈敏程度。這是一種重複不停的運動。由於習慣勢力,我開始數她重複這項練習的次數。另外,我決定要看看她在這種奇怪的工作中專心到何等程度。我要求教師讓其他的小孩唱歌和到處走動。但這絲毫也沒有幹擾她的工作。然後,我輕輕地抬起她正坐著的椅子,把它放在小桌上。當我抬起小椅子的時候,她一把抓起正在操作的物體,把它們放在她的膝蓋上,仍然繼續從事這同樣的工作。這時我開始計數,她重複這項練習42遍,然後才停下來,仿佛從夢中蘇醒過來並愉快地微笑著。她的眼睛炯炯有神,環顧四周,甚至還沒注意到我們對她的幹擾。至此,她的工作無疑已經完成了。但到底完成了什麼呢?為什麼她要這樣去工作呢?
這使我們第一次洞察到兒童的尚未被探索的心靈深處。這小女孩正處於一個注意力不能持久的時期,她的注意力會不停頓地從一件事跳到另一件事上。然而,她卻變得如此專注於她正在做的工作,以致她的自我變得感覺不到外部的刺激。當她使不同的物體彼此協調時,伴隨著她的專心致誌是她的手的有節奏運動。類似的事情不斷出現,而且每次當兒童經曆這種體驗之後,他們就像經過休整的人,充滿著活力,仿佛感受到某種極大的欣喜。
雖然使兒童處於忘卻外部世界狀態的全神貫注並不多見,但我發現一種所有人都具有的奇怪行為,而且幾乎在他們所有活動中經常不斷地表現出來。這就是我後來稱作“重複練習”的現象。
有一天,當我發現他們正在工作的小手很髒,我想我應該教他們一些有益的事----如何洗手。接著,我發現,甚至在他們的手已經洗幹淨後仍在繼續不斷地洗。當他們離校時,會再一次洗手。有些母親告訴我,在早晨,他們發現自己的小孩在盥洗間洗手。有些小孩甚至很自豪地伸出他們幹淨的小手,以至他們有時被誤認為是討東西的小家夥。他們一次又一次地重複練習,並沒有任何外在的原因。這種現象還不斷地在其他活動中發生,一項練習的各種細節越是教得祥細,它就越可能成為無窮盡的重複練習的對象。
自由選擇
我們還看到了另一個十分簡單的事實。兒童擺弄的一些實物是由教師分給他們的,使用完以後由教師把它們放回到原來的地方。這位教師告訴我,每當她收回這些實物時,兒童就從座位上站起來走到她的跟前,不管她怎樣多次打發他們回到自己座位上,兒童總是回到她跟前。因此,她認為這些兒童不順從她。
我觀察了這些兒童,懂得了他們是希望把這些實物放回到他們擺弄它們時所在的地方。我讓他們這樣做,這就使他們開始了一種新生活。他們著迷於把實物整齊地排列起來,一切井然有序。如果一個兒童摔壞了一隻玻璃杯,其它兒童就會奔上去檢玻璃片和掃地。
有一天,這位教師把一隻盒子打翻在地,盒內裝有80多種漸次變化顏色的小方塊。我還記得她的窘態,因為要把這麼多不同色彩的小方塊排列起來是很難的。而這時兒童們跑來了,令我們驚訝的是,他們迅速地把小方塊按正確的色彩順序排列起來了,表現出一種遠遠勝過我們的驚人的敏感性。
有一天,這位教師到校遲了一點,事先她又忘了鎖櫃子。這時她發現,兒童們已經把櫃子門打開了。許多人圍著它,還有些人正取出教具把它們搬走。這位教師把這看作是一種偷竊行為,認為這些兒童如此不尊重學校和老師,以致於偷竊,應該嚴肅處理,並應該講些道德原理引導他們。相反,我把這件事看作是一個標誌,即兒童現在已經充分認識了這些教具,以至他們已經能作出自己的選擇了,情況證明確實如此。
這使兒童開始了一種新的和有趣的活動。現在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特殊的愛好選擇工作。從這時開始,我們製作了低的櫃子,這樣兒童可以拿一些與他們的內在需要相應的教具。因此,重複練習的原則又加上了自由選擇的原則。
兒童自己所作的自由選擇,使我們能看到他們的心理需要和傾向。其中最有趣的一個發現是兒童並不會選擇我們給他們的所有各種教具,而隻選擇某些同一類型東西。他們總是去挑選同樣的東西和一些自己明顯偏愛的東西。其他的很少被留意到,以致落滿了灰塵。
我常把所有的教具都拿給兒童看,並讓這位教師分給兒童並講解如何使用這些東西,但兒童從不主動再次使用其中的一些教具。
於是我認識到,對兒童來說,每一樣東西不僅應該井然有序,而且應該跟兒童的需要相適應;隻有消除了教具混亂的情況和去掉不必要的教具,兒童的興趣和專心才會油然而生。
玩具
在我們的第一所學校裏,雖然兒童可以玩一些確實稱得上昂貴的玩具,但沒有一個兒童願意去玩。這使我驚訝萬分;我決心幫助他們玩這些玩具。我教他們如何拿小碟子,如何在小廚房裏點火,並在它附近放一個可愛的娃娃。但兒童隻有片刻的興趣,然後就各自走開了。由於他們從來沒有自由地選擇這些玩具,我認識到,在兒童的生活中,遊戲也許隻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由於沒有更好的事情要幹兒童才去玩的。當兒童感到他有重要的事情要幹時,他是不會進行這種瑣細的活動的。他視遊戲就如同我們看待下棋或打橋牌一樣,隻是閑暇時的一種快樂的消遣。如果強迫他們長時間從事這種遊戲,他們就會感到痛苦。當我們有重要的事要幹時,打橋牌就會被忘掉。由於兒童手頭總有一些重要的事,他對遊戲就並不感到特別有趣。
因為兒童不斷地從一個較低的階段轉變到一個較高的階段,所以,他的每一分鍾都是寶貴的。由於兒童正在不斷地生長,他會迷戀於對他的發展有幫助的每一件事,而對悠閑的工作變得不感興趣。
獎勵與處罰
一次我去學校,看到一個兒童獨自坐在教室中央的一隻椅子上,無所事事。在他的胸前佩戴著一枚教師為獎勵表現好的學生而發的獎章。然而,這位教師告訴我,這個小家夥正在受懲罰。原來另一位兒童得到了這枚獎章,起先把它別在自己的胸前,然後又把它送給了這位正在受懲罰的小家夥,獎章對於他是無用的東西,似乎會妨礙他要從事的工作。
坐在椅子上的那個兒童毫不在乎地看了一眼獎章,然後安靜地環顧教室四周,毫無任何恥辱感。僅僅這件事就使我們認識到獎勵和懲罰的無效,但我們應該作更進一步的仔細觀察。長期的經驗隻是證實了我們最初的直覺。教師甚至落到了這種地步,對那些毫不在乎任何一種處理的兒童來說,她已經無顏再去獎勵或懲罰他們了。更令我們驚訝的是,兒童經常拒絕獎勵。這標誌著在尊嚴感的意識方麵的一種覺醒,而在這之前並不存在。
最後,我們不再對兒童獎勵或懲罰了。
肅靜
一天我抱著一個隻有4個月的女嬰到教室去,她的母親就站在院子裏。這個嬰兒緊裹著繈褓,這是附近地區盛行的風俗。她的臉蛋豐滿紅潤。她是如此的安靜,這種安靜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要其他兒童跟我共享這種感受。我對他們說:“她毫不作聲。”然後我開玩笑地補充說:“你們誰也不能像她那樣好。”使我極為驚訝的是,我看到兒童們異乎尋常地盯著我。他們似乎在專心傾聽我講話,渴望領悟到我講話的意思。“注意,”我繼續說,“她的呼吸多麼柔和。你們誰也不能像她一樣平靜地呼吸。”驚奇的和一動不動的兒童開始屏息了。這時出現了一種令人感動的肅靜。平時難以聽見的鍾的嘀嗒聲開始聽到了。似乎是這個女嬰把平時從來沒有過的肅靜氣氛帶進了教室。
沒有一個人發出可感覺到的動作。他們都專心致誌地體驗著這種肅靜,並在腦海中再現它。所有的兒童都參與了這項活動。這並不是出於一種激情,因為激情意味著是一種衝動和外在表現的東西,而這主要來自一種深沉的願望。所有兒童都十分安靜地坐著,盡可能平靜地呼吸著,臉上露出一種像那些正在沉思的人那樣的寧靜和專心的神態。在這令人感動的肅靜中,漸漸我們都能聽到極其輕微的,如同遠處的滴水和鳥鳴那樣的聲響。
這就是我們的肅靜練習的由來。
一天,我想我可以用這種肅靜來檢驗兒童聽覺的靈敏。在不遠處我開始低聲叫他們的名字。無論誰聽到他自己的名字就必須走到我跟前來,走的時候不要發出任何聲響。我想,這種耐心等待的練習對這些兒童來講是一種磨練,因此,我帶了一些糖果和巧克力以獎勵那些達到這些要求的兒童。但他們拒絕拿這些糖果。他們仿佛在說:“不要沾汙我們美好的體驗。我們的心靈一直是欣喜的。不要分散我們的心思。”
我終於認識到,兒童不僅對肅靜敏感,並且對叫他們的聲音也很敏感,即使這種聲音在安靜環境中幾乎很難聽到。他們會踮起腳尖慢慢地走過來,並且小心翼翼地不碰撞任何東西以免發出可聽到的聲音。